王時江
批改好作業是教師的一項常規工作,它對于指導學生學習、檢查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案,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數學作業是數學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一種手段,是引導學生前進的階梯。但是現在很多學生都覺得數學作業枯燥無味,對做數學作業敷衍了事,以致于數學作業的質量普遍都不高。造成這種情況,其中有一點原因就是目前教師對數學作業的批改方式。
但很多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時片面追求題目結果的正確,追求批改作業的速度,僅以“√”和“×”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了事。其實一個“√”不能向學生傳送多少溫暖,一個“×”卻能帶給學生太多的冷漠。這種評價方式不僅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而且不能激發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更會讓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多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因此,在作業批改中,我和學生作心靈的對話,讓作業批改架起老師和學生心靈交流的舞臺,以此來促使學生肯做作業,做好作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列舉幾例:
案例一:李軍是全校出了名的“差生”,當我教他的時候,他已經是小學的最后一年了。開學第一天,他爸爸就來到學校向我數落了他的很多不是:學習態度不好,作業經常不做,字寫得潦草,這幾年數學都不及格……。我又了解到,李軍的爸爸這幾年在他身上花了不少時間,但卻是棍棒教育。課堂上,他的狀態也不好,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于是我先找來李軍談話,但無論我怎么苦口婆心地說,他都是一臉的冷漠;無論我怎么問,他總是不開口。正在我想怎么教育他時,第一次的數學課堂作業他竟然交上來了,雖然錯誤很多,字寫得很不好。但我還是很高興,在批改完他的作業后,我這樣寫道:開學第一次的數學作業,你不折不扣地完成了,說明你是一位按時交作業的好學生。老師希望你做作業還要細心一點!還有你很幸運,有一個關心你生活、關心你學習的好爸爸。
以后,我一直留心觀察李軍,發現他并不是真的很笨,只是學習習慣不好,對學習沒有信心。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每次捕捉到李軍一絲一毫的閃光點,我都會在作業本上寫幾句悄悄話:“今天你的字寫得比以前工整多了”、“老師發現你上課的時候很認真”、“恭喜你,今天的作業你做對了3道題,其實你真的很聰明”……我漸漸地發現李軍作業不僅能按時完成,而且正確率很高,課堂上發言逐漸積極,對數學的學習逐漸有了興趣。最后,李軍以89分的數學成績走出了小學的大門。
案例二:曹紅浪是一位非常英俊、內向的男孩,從不聽見他說一句話,笑一下對他來說也很吝嗇,成績很不好。《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為了保護曹紅浪的自尊心、自信心,我從沒有在班上指出他的缺點,而是想辦法尋找他的優點。我發現他的數學作業格式很規范,字寫得很工整。于是,我在他的作業本上寫道:“批改你的作業,是一種享受。”“你的作業和你的人一樣英俊。”然而一個月后,曹紅浪還是沒有一點變化,依然冷漠、依然不合群。
真正對他有所了解的是去他家家訪。曹紅浪家庭條件很優越,從小在父母的寵愛中長大,然而前段時間,媽媽在一次意外中死去,曹紅浪突然失去母愛又要面對整天以淚洗面的奶奶,本來膽小內向的他顯得更孤僻、更憂郁,成績也直線下降。于是,我又在他的作業本上寫道:“愛你的媽媽走了,但還有愛你的爸爸。做爸爸的乖兒子。”“爸爸為了你,忍著悲痛去外地做工。努力學習,用最好的成績報答爸爸。”“老師期待著你的進步。”
學習了軸對稱圖形后,我布置的作業是剪一個軸對稱圖形,涂上你喜歡的顏色,貼在作業本上。曹紅浪同學剪了一顆愛心,并涂了紅色。我批改的時候眼睛一亮,不僅等第是優,還寫出了點評:你剪的不僅是一個軸對稱圖形,而且是一顆漂亮的“愛心”,老師希望你擁有一顆愛心,經常幫助他人,和同學友好相處。
經過多次在作業本上的心靈對話,漸漸地曹紅浪走出了失去母親的陰影,上課偶爾發言,也能和同學在一起玩耍了,成績也有所提高。
案例三:江海利是一個非常聰明,卻又是令人十分頭痛的男孩。他課堂上反應敏捷、發言積極,但是作業卻是字跡潦草、敷衍了事。我多次找他談話,他總是當面虛心接受,背后屢教不改。又批改到江海利的作業,我又一次不由地緊鎖眉頭:字寫得橫不平、豎不直,不是單位名稱漏了,就是把題目抄錯了,而且隨便涂改。批評他,不行,他對批評已習已為常了,我強忍住怒火,在他的作業本上寫道:“你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同學,課堂上你的發言很積極,你解題的方法真獨特。如果你能把這字寫好一點,細心一點,老師會更加喜歡你了。”然而,靠老師一次鼓勵性評語,是不能改變江海利長期養成的粗心馬虎的習慣,這就要老師有耐心、恒心。作業本上江海利做了這樣一道題目:(2+4)×2÷2=8×2÷2=16÷2=8。我用商榷性的評語說:“仔細想想,看看錯在哪里了?”又如7-5.08=7-5-0.08=2-0.08=1.98。我在作業本上寫道:“把小數點寫成了減號,小數點會對你有意見哦!” 經過了無數次在作業本上的“商討”,江海利的作業總算有了一些進步。當然我不會忘記及時用飽含感情的文字將我的鼓勵傳達給他。
教師更新評價觀念,在批改作業時作適當點評,送去一句悄悄話。通過作業本這個舞臺,用心體會心靈的溝通,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在學習、生活上的關心,從而激發學生對作業的興趣,樹立學習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