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秀萍
導讀式教學作為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有積極的意義。導讀式教學在對小學數學的應用實踐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小學數學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導讀式教學的方法可以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同時,導讀式教學方法的實施還可以讓學生在具體教學活動的參與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實踐能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導讀式教學是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實施可以把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機聯系起來,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導入式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主體性作用的發揮,通過對學生科學性教學方法的指導來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小學生對數學課程的有效學習是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完成的,而導入式教學的運用可以充分地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信心。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和導入式教學法的特點來有效地組織教學活動,以更好地促進學生成才。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導讀式教學法的具體含義和特點
導入式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而進行自覺學習的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的指導和導向為基礎的,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還要加強對學生的科學指導,讓學生在良好學習方法的掌握中來增強對數學學習的信心,提高他們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導入式教學法自身的特殊性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差異性,通過不同方式的教學導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更積極地參與教學,促進自身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導讀式教學法的運用策略
導入式教學法對學生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具體要求采用有效的教學措施來進行導入式教學的實踐,以充分發揮導入式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1)加強問題情境的創設,積極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問題情境的創設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種常見的教學方式。教師通過有意識地提出問題可以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為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學習提供動力。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對課堂教學問題進行巧妙的安排與設計,增強問題情境創設的趣味性,通過問題科學性的安排來調動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促使教學目標的實現。小學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要與具體的生活實際相聯系,以增強學生對問題的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如在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課程中有關于認識人民幣的章節,教師在講授人民幣的知識時不能只是進行單一抽象的解說,而是要把人民幣的運用與現實生活情境聯系起來,讓學生通過去市場買東西來增強他們的切身體驗。此外,在學生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后,教師還可以通過商品買賣情境的創設來引導學生進行實物買賣情境的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發現問題和不足,從而鞏固學生對不同人民幣的認識,讓他們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去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2)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精神,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導入式教學法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把課堂教學的主體還給學生,從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輔助者,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創造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和空間,培養他們的自主思考精神,讓學生在自主的思考和學習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認識與理解,提高他們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如在重量單位的學習中,教師要想讓學生掌握“克與千克”的聯系與區別,可以通過問題情境的有效創設來導入“克與千克”知識的學習。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指導學生用秤來進行具體實物的承重,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輕松地掌握數學知識,提高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3)加強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復習與總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地運用導入式教學法,不僅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科學引導,還要求他們要加強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此外,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要及時引導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復習與總結,讓他們在復習的過程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認識,提高他們對課文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
導入式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促進作用。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和學生的自身特點創設出良好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對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讓他們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創造力,促進他們綜合能力不斷提高,早日成才。
(江蘇省東臺市時堰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