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朝
摘 要:運用多媒體精心設計活動導入,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幼兒能在直觀的師生互動氛圍中探索發現、陶冶情感、遷移經驗。
關鍵詞:電教媒體;教學導入;激發興趣
多媒體具有生動形象、感染力強、易于激發幼兒興趣等諸多優點。多媒體在幼兒園教學導入中的運用,創造了有助于學習的生動情境。通過視、聽結合的方法,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彌補幼兒直接經驗的不足,激發了幼兒的求知欲,提高幼兒對教學內容好奇心,開啟了思維的閥門。
一、多媒體在幼兒園教學導入中的重要性
教學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導入將點燃幼兒的求知欲,集中幼兒的注意力。運用電教媒體導入,通過形象、直觀、生動的展現手段,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把他們的思緒帶進了特定的學習情境中,對教學活動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諸多因素去綜合考慮,選取電教媒體的最佳切入點。
二、多媒體在幼兒園教學導入中的運用
(1)承前啟后、溫故知新。采用溫故知新的方法,要求教師在課件的設計上要找準新舊知識的聯結點。如大班的數學活動“分橡皮”中,先出示上次數學活動“分鉛筆”的課件,回憶7的分合,復習7的分成有6種不同的答案。然后在原來課件的基礎上,添上一枝鉛筆,請幼兒嘗試把這8枝筆分給兩個小朋友,試試看可以分幾次,要求每次分的答案都不一樣。通過這樣的方法,調動了幼兒的已有經驗,回憶上次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這既溫習了舊的知識,又掌握了新的知識,有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能對知識有深刻的理解。又如大班美術“美麗的花園”,在課前可先出示上次美術活動“一片蝴蝶花”課件,引導幼兒回憶可以從哪些方面觀察蝴蝶花,再仔細觀察“美麗的花園”課件中出示的圖片,說一說各種花的結構特點。幼兒通過觀察形象直觀的圖片,感受花朵豐富的色彩與造型美,回憶觀察方法和繪畫要求,從而實現了知識和方法的“遷移”。
(2)激趣導入、解決難點。多媒體課件可以將幼兒無法直接感知的現象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音樂欣賞是教學中比較難處理的問題,借助多媒體課件,能很好地將聽覺和視覺感官結合起來,幫助幼兒理解和感受。如《彼得和狼》中,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感受出音樂所表現的內容,活動導入是讓幼兒欣賞多媒體課件:隨著音樂響起,畫面上先出現的是長笛和小鳥的圖片,幼兒一看就知道,長笛的聲音就像小鳥的歌唱,輕快婉轉;隨后,畫面上出現的是雙簧管和小鴨的圖片,幼兒一看就知道雙簧管的聲音就像小鴨,沉悶扁平……把抽象音樂與畫面有機整合,幫助幼兒理解音樂所表現的情緒以及有趣的故事情節,感受多種樂器的不同魅力。
(3)化靜為動、助于探索。在科學活動中,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它可以把靜態的圖片變為動態,把知識形成的過程淋漓盡致地呈現在幼兒的眼前。如“和時間賽跑”,活動的導入可以是教師直接出示一個動態的鐘面,讓幼兒觀察這個鐘面上有些什么,有幾根指針,它們是怎么運動的。幼兒可以根據鐘面上指針的變化,觀察走得最快的指針,走得第二快的指針,走得最慢的指針。通過教師的引導,知道走得最快的叫秒針,走得第二快的叫分針,走得最慢的叫時針。在玩“和時間賽跑”的游戲時,幼兒也能根據動態的畫面,觀察到秒針走了一圈,分針走了一小格,在這段時間能做些什么,使幼兒對時間有了更加具體的認識。
三、多媒體在幼兒園教學導入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毋庸置疑,多媒體在教學活動的導入中,為幼兒提供了良好的視覺、聽覺上的新鮮感,快速地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但是,運用多媒體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只有正確認識并及時解決問題,才能使多媒體發揮更大的優勢,才能更好地為教育服務。
問題一:教學相長,成為空話
有些教師運用多媒體制作課件時,常常從活動導入到活動結束多媒體貫穿其中。整個活動教師只需鼠標點擊一下,課件就能從頭到尾順利播放。像這樣教師機械地運用多媒體課件,按照設定的程序上課,教師就會以使用課件為中心,被課件牽著鼻子走,埋頭操作計算機演示課件,無暇顧及幼兒的反應,無法將精力放在引導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上。缺乏師生互動,使“教學相長”成為了一句空話。
對策:要知道,多媒體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因此,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要注意“度與量”的問題,切勿出現“喧賓奪主”的現象。教師才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教師應重視情境的創設、情感的交流、及時的評價,以引導者的角色發揮自己在多媒體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問題二:教學目標,成為擺設
當前有些幼兒園老師為了趕時髦,把課件制作得花里胡哨,認為這樣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殊不知,這樣就大錯特錯了。如大班的一節科學活動課“好玩的動畫”,活動的導入中,教師為了快速吸引幼兒的注意,播放了幼兒最喜歡看的《熊出沒》。孩子們看了這個動畫片段之后,情緒開始激動,不由自主地進行了激烈交談,課堂一度處于嘈雜混亂之中。這樣的原因是什么?追根到底就是課件制作“華而不實”,讓幼兒只注意到了課件的有趣,而忽略了課件中的內容。
對策:對于教師來說,課件最重要的就是實用性,是為了服務于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首先必須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理解、消化教學內容和要點、難點,精心設計教學情節,然后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仔細分析,了解如何通過多媒體的運用來實現這些方法和手段,最后才是動手制作教學課件。
運用多媒體精心設計活動導入,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幼兒能在直觀的師生互動氛圍中探索發現、陶冶情感、遷移經驗。但是,多媒體教學是一把“雙刃劍”。過分依賴,不科學地導入,則會給教學帶來新的隱患。因此,在教學中以多媒體為導入手段,必須以幼兒為本,從教學實際出發,為活動目標服務,才能有效地提高活動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健平.整合學科教學過程構建信息技術平臺[J].教育發展研
究,2001(7).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江蘇省張家港南沙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