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成
摘 要: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數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學生學習數字的內動力當為興趣,沒有興趣,就沒有知識的積累和層次的提高,就沒有學習的動力。由此可見,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對一個人終身發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學習興趣是學習動力的重要心理因素,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突破口才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氣氛寬松和和諧,學習興趣油然而生,并能長久保持。
關鍵詞:愛崗敬業;激發興趣;內驅動力;心理因素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確如此,興趣是帶有感情色彩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它是影響學習進程與學習效果的強大動力,又是激發學生創新思維開發學生智力的“催化劑”,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應用人格力量去潛移默化地感染影響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愛崗敬業精神,刻苦鉆研業務,使自己的數學教學達到較高的藝術境界,以喚醒學生的情境,巧妙的將數學問題轉化為生動有趣,懸而未決,猜想等貫穿在相應的教學環境中,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智力活動去探索認識對象的能力,從而引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興趣,為產生學習興趣形成有利條件。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調動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心理學規律和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較短,在課堂教學中,小學生思維比較緊張,極易疲倦,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普遍存在,導致學習效果下降。在此情行下,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豐富多彩的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形象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通過眼看耳聽,大腦思考有機的結合起來,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趣味化,抽象的數學內容具體化,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是過去任何一種傳統的數學教學手段無法達到的境界,也是當前教師所必做的教學手段。如在教“相遇問題應用題”的教學中,通過多媒體。直觀演示:兩輛汽車從A、B兩地相對開出,慢慢相遇,使學生清楚地看到“相遇”是怎樣的一種現象,并在大腦中形成“相遇”問題的表象,進而將實際運動的情形問題轉化成為抽象問題,使學生很快了解并掌握“相遇”知識,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
二、分層教學,培養興趣
學生學習數字的內動力當為興趣,沒有興趣,就沒有知識的積累和層次的提高,就沒有學習的動力。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數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由此可見,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對一個人終身發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學習興趣是學習動力的重要心理因素,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突破口才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分層教學,就是教師充分考慮學生中存在差異性程度,有針對性的加強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和指導,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學而能懂,學有所獲。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智力水平和個性差異等因素,把班上學生動態的劃分為層次,并提出相應的教學要求,要分層、分階段、分章節制定教學目標。在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查等教學的各環節加以體現,這樣才能關注各層次學生的成長和進步,促進學生全面發。
三、挖掘數學趣味,提高興趣
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學教學中,要善于挖掘、引導、創設情境,讓學生開闊眼界,進而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趣味,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從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聽,轉化為師生互動,使學生更加主動,更具有創新性。例如:雞兔同籠若干只,有頭36個,足100只,雞、兔各有多少只?此題用“假設法”和方程法外,我提出了一種假想,所有的雞都用一只足站立,所有的兔用兩足站立,同學們感到有趣,通過討論思考,地上的總足數為原來的一半,即50只,因此雞的足數與頭數相等,而兔的足數是頭數的2倍。所以現在足的總數50減去頭數36所得的差14為兔的只數,雞的只數為36-14=22(只)。同學們是否還有更有趣的想法,過了一會兒,一位同學說:“如果給每只雞都安裝上2只假足,結果每只雞和兔都是4只足,一共就安有36×4-100=44(只)假足,所以有雞44÷(只),兔有36-22=14(只)。”剛說完,平時最不愛學習數學的“小不點”發話了,他說:“砍掉每只雞和兔的2只足,這是雞無足,每只兔只剩余2只足,結果剩下100-36×2=28(只),所以兔有28÷2=14(只),雞有36-14=22(只)。
四、師生關系密切,學習興趣濃厚
數學是一門研究現實世界中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學科。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著數學。學生的數學知識與才能,不但來自于課堂,還來自于現實生活實際。因此,我們要把數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自然、親切、真實。
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是培養學習興趣的溫床,師生關系是激發和保持學習興趣的必要條件,教師要像面對自己的孩子那樣對待學生,學生對老師感到親切。那么,學生才敢于獨立思考,敢于交流。并且毫無顧慮的提出問題。師生情誼是學習興趣的良好開端,對待學生平時多接近、多談心,學生有困難時教師要及時幫助,發現錯誤及時糾正,遇到挫折及時鼓勵,有進步時及時表揚。學生把老師當成了知心朋友,對家長不敢說的話敢對老師說,從而信任老師、親近老師、和老師心心相印。課堂氣氛寬松和和諧,學習興趣油然而生,并能長久保持。
總之,創新教育就是使每個學生都能意識到自己的創造能力,并在創造活動中感受到創造的愉快和歡樂。認識到這一點,在教學中,總是要設法為學生安排“創造”的機會,并使各類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教學實踐中,我們應切實轉變觀念,重視學生的主觀性發揮,采用正確的方法和策略,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每個學生健康、主動發展,從而真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每個學生都有創造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