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玲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良好的師德,對于引導、啟發、教育學生成為“四有”新人,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曾有這么一句話:教師,游走于平凡與崇高邊緣;師德,徘徊于權力和義務之間。是啊,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都說教師是學生的第二任家長,那么作為第二家長的我對自己提出來幾點要求:
一、集腋成裘,積小愛為大愛
無論是小愛還是大愛,他們的共同性質就是要溫暖人心,給人力量。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平安的環境下,我們不求轟轟烈烈,只求無私無畏地奉獻出自己那一點一滴的愛。在我們的身邊,每一位學生都需要我們去幫助,去關心,去愛護。特別是一些貧困生,更需要我們老師的愛。在我班上有一名學生,因她的父親精神上出現問題,以至于母親忍受不了而離家出走,可憐的她由年邁的爺爺奶奶撫養,孩子由原本活潑開朗的性格變得不愛說話,甚至害怕說話。當我了解到此事之后,我總是會時不時地在生活上、學習上幫助她,關心她。比如:我經常會買一些學習用品送給她;雙休日有時還會帶她去書店逛逛,購買一些書籍贈與她;在學習上,我也經常為其開小灶,幫助她解決一些學習上的疑難雜癥;私下里,我還會像知心姐姐那樣,與她聊聊心里話。在兩年多的相處下,我們倆的關系變得特別的融洽,孩子也變得越來越開朗了,在學校里,也能經常聽見孩子的笑聲了。在一次去她家時,孩子的奶奶激動地握著我的手,告訴我孩子現在變得活潑起來了,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回到家就關在自己的小房間里,不與外人有太多的接觸。聽到這個消息后,我內心有種說不出的激動,是我的愛改變了一個孩子的性格,或者說有可能改變一個孩子的未來,這就是愛,有點微不足道的小愛,卻是不可或缺的小愛。
二、和風細雨,用寬容去溫暖
人都會犯錯誤,更何況是學生,對于犯錯的學生,我們教師不要只是一味批評,而應該調整好心態,學會寬容。每個學生都或多或少的會犯一些錯誤,特別是一些比較調皮的學生,他們總會做出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來。就拿《中國師德手冊》中所提到的一個案例來說:張敏娜老師班上有個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在課堂上玩蝸牛。如果是我,我看到這種現象時第一反應應該是馬上質問他。可出乎我意料的是,張老師不但不發火,還面帶笑容坦誠地望著他,并心平氣和地告訴他下課后去辦公室一趟。而更讓我意外的是,張老師到了辦公室后不但不批評他,居然還表揚他沒有影響其他同學。這樣的結果恐怕是連這位學生也沒料到的,但是就因為這樣,這名學生自覺慚愧,并表示以后不再玩了。是張老師的寬容和尊重,讓這名學生主動認錯、改錯。
反思自己,我在教學中似乎少了一些寬容,少了一些耐心。遇事不夠冷靜,解決問題時過于簡單化、表面化、粗暴化。作為教育者都知道,教師最頭痛的就是那些經常不做作業,找各種理由來回答老師的學生,不在少數。可是面對這些學生時,我們總是束手無策,因為我們的魯莽有時讓學生感情受挫,破罐子破摔。
就像前段時間,我們班來了個突擊檢查,檢查平時回家作業完成情況,結果發現個別同學偶爾做,偶爾不做,還有個別同學是亂做一通。當我聽到這樣的結果時,氣就不打一處來,當時第一反應就是怎么懲罰他們,在其他學生那里立威。于是我不但懲罰了不做作業的學生,還懲罰了檢查的組長。可是沒過兩天, 不做作業的還是老樣子,因為他們對老師的懲罰壓根沒在意,仍然是愛咋樣就咋樣!看到這些,再結合一些優秀教師的做法,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們要學會和風細雨,用寬容去溫暖每一位學生。
三、賞識之愛,讓沙漠變綠洲
教師的核心是愛學生,它要求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去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每一位學生都汲取愛的甘霖,讓沙漠變綠洲。作為一名富有愛心的教師,我們要學會不斷地關心學生的生活與成長,師生之間在不斷地進行心靈的碰撞與升華,我們要學會讓學生在贊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當班中出現一些行為怪異的學生時,作為老師的你不能排斥他,也不要在全班的學生面前取笑他。我們都知道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我們應該保護好他們,用贊賞的眼光去看待他們,與贊美的語言去激勵他們。比如說那種學習成績較差,但是在家卻是乖巧孝順的學生,我們可以在全部同學的面前講他在家里的良好表現,將其遷移到學校,展現在其他同學面前,試著讓他談談,讓每位學生發現他的閃光點。可能這樣會幫助他塑立自信心,進而發奮學習。但是孫小媚老師也指出,賞識不是盲目的,有時同樣也需要指出學生的不足。一句話可以讓人笑起來,一句話也同樣可以讓人跳起來,關鍵在于這是一句什么樣的話。賞識學生也不可到處亂用,不把學生的不足指出來,那就變成縱容,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大家還記得六年級上冊《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文章嗎?魯迅先生的一句“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魯迅先生這樣含蓄的批評方法,讓我受益匪淺。魯迅先生不但指出了孩子的不足,還保留了孩子的尊嚴,這樣的教育方法讓受教育者終身受益。所以,親愛的教師朋友們,我們要成為一名負責的教師,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愉快的、催人奮進的環境下健康成長。
讓我們牢記胡錦濤總書記的話:要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進步,以真情、真心、真誠教育和影響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