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微利企業的從業人數、資產總額指標如何計算?
答:根據《關于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范圍有關問題的公告》(總局公告2014年第23號)第五條規定,本公告所稱的小型微利企業,是指符合《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的企業。其中,從業人員和資產總額,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執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9號)第七條的規定執行。再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執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9號)第七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第(一)項和第(二)項所稱從業人數,是指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人數和企業接受的勞務派遣用工人數之和;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指標,按企業全年月平均值確定,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月平均值=(月初值+月末值)÷2
全年月平均值=全年各月平均值之和÷12
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的,以其實際經營期作為一個納稅年度確定上述相關指標
●請問減免的增值稅,是否需要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財政性資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1號)第一條規定,企業取得的各類財政性資金,除屬于國家投資和資金使用后要求歸還本金的以外,均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
●非正常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能申請辦理新的稅務登記?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完善稅務登記管理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1號)第二條第四款規定,對非正常戶納稅人的法定代表人或經營者申報辦理新的稅務登記的,稅務機關核發臨時稅務登記證及副本,限量供應發票。稅務機關發現納稅人的法定代表人或經營者在異地為非正常戶的法定代表人或經營者的,應通知其回原稅務機關辦理相關涉稅事宜。納稅人的法定代表人或經營者在原稅務機關辦結相關涉稅事宜后,方可申報轉辦正式的稅務登記。
●旅店業和飲食業納稅人銷售非現場消費食品,增值稅應怎樣繳納?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旅店業和飲食業納稅人銷售非現場消費食品增值稅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17號)文件規定:旅店業和飲食業納稅人銷售非現場消費的食品,屬于不經常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令第50號)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可以選擇按小規模納稅人繳納增值稅。該公告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延期申報預繳稅款小于實際應納稅額,對補繳的稅款是否加收滯納金?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延期申報預繳稅款滯納金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7]753號)對延期申報預繳稅款小于實際應納稅額所產生的補稅是否應當加收滯納金的問題作了如下規定:
一、《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納稅人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的,經稅務機關核準,可以延期申報,但要在納稅期內按照上期實際繳納的稅額或者稅務機關核定的稅額預繳稅款,并在核準的延期內辦理稅款結算。預繳稅款之后,按照規定期限辦理稅款結算的,不適用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條關于納稅人未按期繳納稅款而被加收滯納金的規定。
二、經核準預繳稅款之后按照規定辦理稅款結算而補繳稅款的各種情形,均不適用加收滯納金的規定。在辦理稅款結算之前,預繳的稅額可能大于或小于應納稅額。當預繳稅額大于應納稅額時,稅務機關結算退稅但不向納稅人計退利息;當預繳稅額小于應納稅額時,稅務機關在納稅人結算補稅時不加收滯納金。
三、當納稅人本期應納稅額遠遠大于比照上期稅額的預繳稅款時,延期申報則可能成為納稅人拖延繳納稅款的手段,造成國家稅款被占用。為防止此類問題發生,稅務機關在審核延期申報時,要結合納稅人本期經營情況來確定預繳稅額,對于經營情況變動大的,應合理核定預繳稅額,以維護國家稅收權益,并保護真正需要延期申報的納稅人的權利。
●如何判斷是否在境內提供應稅服務?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3]106號)附件一《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十條規定,在境內提供應稅服務,是指應稅服務提供方或者接受方在境內。下列情形不屬于在境內提供應稅服務:
(一)境外單位或者個人向境內單位或者個人提供完全在境外消費的應稅服務。
(二)境外單位或者個人向境內單位或者個人出租完全在境外使用的有形動產。
(三)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企業職工福利費扣除的范圍有哪些?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第三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條規定的企業職工福利費,包括以下內容:
(一)尚未實行分離辦社會職能的企業,其內設福利部門所發生的設備、設施和人員費用,包括職工食堂、職工浴室、理發室、醫務所、托兒所、療養院等集體福利部門的設備、設施及維修保養費用和福利部門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務費等。
(二)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發放的各項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包括企業向職工發放的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供暖費補貼、職工防暑降溫費、職工困難補貼、救濟費、職工食堂經費補貼、職工交通補貼等。
(三)按照其他規定發生的其他職工福利費,包括喪葬補助費、撫恤費、安家費、探親假路費等。
●企業收到一張貨物運輸增值稅專用發票,經過認證后發現開票內容有誤,請問應該如何處理?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全國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征收管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39號)第四條第四款規定,提供貨物運輸服務,開具貨運專票后,如發生應稅服務中止、折讓、開票有誤以及發票抵扣聯、發票聯均無法認證等情形,且不符合發票作廢條件,需要開具紅字貨運專票的,實際受票方或承運人可向主管稅務機關填報《開具紅字貨物運輸業增值稅專用發票申請單》,經主管稅務機關核對并出具《開具紅字貨物運輸業增值稅專用發票通知單》。實際受票方應暫依《通知單》所列增值稅稅額從當期進項稅額中轉出,未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可列入當期進項稅額,待取得承運人開具的紅字貨運專票后,與留存的《通知單》一并作為記賬憑證。
●對個人轉讓非住宅,如何繳納土地增值稅?
答:根據《省地方稅務局關于規范個人轉讓非住宅存量房土地增值稅征收管理工作的補充通知》(鄂地稅函[2013]166號)規定,自2013年10月1日起,對個人轉讓非住宅存量房,能夠提供合法、完整、準確的憑證,并能正確計算應納稅額的,應采取查賬征收;對個人未能提供相關憑證,不能正確計算應納稅額的,統一按計稅價格的7%核定計征土地增值稅。
●預售新建經濟適用房需要預征土地增值稅嗎?
答:根據《省地方稅務局關于進一步規范土地增值稅征管工作的若干意見》(鄂地稅發[2013]44號)規定,自2013年4月1日起,納稅人預售新建經濟適用房和工業園區內廠房車間的,應該按照有關規定預征土地增值稅。
●土地閑置費是否可以在計算土地增值稅時扣除?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土地增值稅清算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220號)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逾期開發繳納的土地閑置費不得扣除。
●房地產開發企業將開發的房產轉作自用,是否視同銷售計算繳納土地增值稅?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清算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6]187號)的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將開發的部分房地產轉為企業自用或用于出租等商業用途時,如果產權未發生轉移,不征收土地增值稅,在稅款清算時不列收入,不扣除相應的成本和費用。
●房地產企業將開發的車庫進行出租,出租年限與房屋同等年限,請問該項收入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土地增值稅清算管理規程〉的通知》(國稅發[2009]91號)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將開發的部分房地產轉為企業自用或用于出租等商業用途時,如果產權未發生轉移,不征收土地增值稅,在稅款清算時不列收入,不扣除相應的成本和費用。因此,單位出租車庫收入不需要計算繳納土地增值稅。
●以房產作價入股,是否應繳納契稅?
答:根據《契稅暫行條例細則》第八條規定,土地、房屋權屬以下列方式轉移的,視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屋買賣或者房屋贈與征稅:(1)以土地、房屋權屬作價投資、入股;(2)以土地、房屋權屬抵債;(3)以獲獎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4)以預購方式或者預付集資建房款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因此,納稅人將房產作價入股需要繳納契稅。
●單位接受抵債的房產,是否應繳納契稅?
答:根據《契稅暫行條例》第一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繳納契稅。
根據《契稅暫行條例細則》第八條第(二)款規定,以土地、房屋權屬抵債,視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屋買賣或者房屋贈與征稅。
因此,單位接受抵債房產應當按照規定繳納契稅。
(武漢市國、地稅局納稅服務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