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發蓮
(四川交通運輸職業學校,成都611130)
近年來,隨著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家用轎車已普及普通家庭,同時汽車維修人才的缺口越來越大。據成都商報記者從市交管局獲悉,截至2013年4月21日,成都全市機動車保有量達313.65萬輛,其中城區120萬余輛;全市汽車保有量233.5萬輛(其中城區114.18萬輛),僅次于北京。2013年以來,全市每日(工作日)平均新上牌汽車1874輛。此外,全市駕駛人374.18萬人,排名副省級城市第一。
這意味著成都市場還需要很多汽車專業人才,如何快速、準確地培養出適應企業需求的人才,是廣大職業教育者應思考和解決的問題[1]。
汽車行業快速發展,通過每年車展的新車發布情況就可看出,車型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許多新技術、新能源被廣泛應用于汽車上,高科技不斷滲透,維修越來越復雜,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汽車的電子化控制程度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學生快速接受新事物、快速更新知識,但學校因資金有限,不能及時更換新設備,目前還有部分中職學校的汽車實訓設備是東風、解放發動機及變速器等,與市場現狀有很大差距。這樣會導致學生進入企業后,必須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重新學習和培訓才能進入工作崗位,也會導致企業增大人才培養成本。
學校教師與企業生產實踐長期脫離,致使很多教師理念落后,不懂現代汽車服務理念,導致學生畢業后就業難,就業后不能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現代服務理念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專業基本技能和與生產過程相關的基本能力,還要求學生具有特定車型維修技術、專業英語與獲取信息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繼續學習的能力等。同時,應具有良好的職業態度,主要包括:自覺遵守企業規章制度、職業道德規范、相關法律法規;對客戶誠實、守信、熱情等[2]。
校企合作可以使企業參與到職業學校的教育活動中,企業可在確定市場需求、人才規格、知識技能結構、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學習成果評估等方面為學校提供建設性意見,并為學校提供一些必要的實訓新設備。學校根據企業的指導意見,及時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肯定更優秀、更加符合企業需要,能夠很快適應企業生產環境,發揮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作用。
學校定期安排教師到企業一線進行專業實踐。因有學校和企業雙方高層領導的合作框架,教師到生產一線才能學到真正的技能。通過這樣的實踐學習,教師的專業技能得到大幅提高。教師本就具有較高的專業理論知識,再結合實踐學習,教師的教學能力將得到較大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更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同時,學校的專業學科建設也得到提高,使學校專業教師都成為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學校才能得以繼續發展壯大。
通過校企合作使學生在實習前初步具備了頂崗實習的能力,使企業感覺到學生頂崗實習不是負擔,而是有效的勞動生產力,降低了企業生產的勞動成本。合作企業可優先挑選、錄用實習中表現出色的學生,使企業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風險。企業獲得了實惠與利益,可提高他們參與中職教育的積極性。
學校的領導應是校企合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成立汽車專業建設委員會,聘請汽車行業專家做專業建設顧問。學校領導應根據市場人才需求以及專業委員會意見,對專業課程進行改革和調整,對本專業發展方向進行預測和調整。校企雙方共同出資建立高標準的、適應市場需求的實訓場地,學校主要負責實訓場地建設與管理、師資管理、日常教學管理以及學生管理等工作。企業主要負責實訓教學設備的投入、日常的實訓室管理,以及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去向。校企雙方聯手建立穩定的學生實習基地,使學生在校期滿后能順利進入企業實習。學校教師應充分利用這個資源,與企業共同建設科技研發基地,發展校企合作中的企業伙伴,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3]。
企業的積極參與對校企合作的長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企業領導應意識到,校企合作是為企業培養優秀人才的搖籃。企業要發展就要有后勁,有戰略的眼光。其關鍵就是應具有大量優秀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校企合作是培養優秀人才的最佳途徑。作為企業的領導者,應特別重視校企合作這種職業教育辦學模式,使企業永遠走在穩步發展的快速路上。
地方政府應通過多種渠道和方法加強對校企合作的指導與幫助,同時建立激勵機制。如對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給予某些優惠政策,以彌補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短時期內可能出現的經濟困難,還可在經費上給予企業一些幫助。地方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越多,校企合作聯合辦學的形勢就越好。
[1]吳月霞,姜靈仙.中職汽修專業校企合作的實踐與思考[J].職教通訊,2007,(5):75-76.
[2]王升平.汽車維修專業職業教育的探索與實踐——基于中山汽車維修行業現狀[C]//經濟發展與全國經濟管理院校工業技術學研究會第十屆學術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10.
[3]陳波涌.半工半讀職業教育思朝(上)[J].職教論壇,2004,(28):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