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浩
(黑龍江省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哈爾濱 150040)
電力工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產業,它的安全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和部門。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生產是電力行業各個單位的首要任務,同時也是保證我國電力系統健康發展的基礎。目的就是保證向國民經濟各行各業和人民生活可靠、安全地提供電能。電業生產的特點是高度自動化和產、供銷同時完成。這樣的生產特點對安全有著極高的要求,否則就會因為任何一個環節的不安全元素而造成設備的損壞、人員的傷亡以及電網的大面積停電等事故給電力企業或用電企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甚至是災難。
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技術人員的操作是否規范、責任意識是否強烈,都是電力企業生產安全能不能得到保證的主觀因素。員工存在“麻痹大意”的現象。很多員工憑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而忽視規章制度,最終導致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一方面,電力供需矛盾在短時期內日益突出,電力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多元化,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的難度加大,安全管理關系更加復雜等問題,已經嚴重威脅到電力安全;另一方面,由于電力負荷增長快,電源和網架結構跟不上發展要求,電源緊張,網架薄弱是近幾年電力安全生產的重大隱患,是電力行業必須著手研究和解決的燃眉之急。因此,電力企業必須把安全生產作為政治任務來抓,要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堅持安全第一,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在市場化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很多企業不能有效處理安全和穩定、發展之間的關系,片面追求業績,忽視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在生產過程中,電力企業的工作人員自我保護意識較差,缺乏對操作程序重要性的認識,往往存在著嚴重的違章操作,檢修的時候,監督人員和管理人員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些都嚴重導致了安全生產事故的出現。
電力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雖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電力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離正規化、標準化的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在我國的電力企業中,安全生產觀念并不陌生,但是很少有哪一個企業能夠切實建立一套全方位、多層次、全過程的獎懲制度相結合、培訓教育相銜接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其次,電力生產企業中還缺乏自上而下的總體規劃和設計,也缺少自下而上的反饋,各級管理機構缺乏有效地協調和配合,各自為政,缺乏有效的管理。
辨識風險是實現風險管理的基礎,建立有效的生產作業過程風險評估準則,實現有效的風險源辨識,逐步改善人機料法環,應用規范、動態、系統的方法去識別及評估企業安全生產過程中的風險,制定風險控制措施,實現風險的超前控制,把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程度,進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流程、標準,是提升安全風險管理水平的關鍵點。應開展作業風險辨識。以防控人身觸電、高空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和誤操作等典型事故風險為重點,組織開展輸電、變電、配電和調度等專業領域典型作業項目的危險因素方式,建立靜態風險數據庫、典型作業風險辨識范本庫和編制標準化監督檢查表,落實風險控制措施
電力生產作業具有顯著的多專業、多工種特點,決定了風險因子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電力生產風險分類:其一,通過對電力企業生產作業過程中接觸的直接風險因子進行排列集合,危害類別包括物理危害、化學危害、機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機工效危害、社會/心理危害、行為危害、環境危害、能源危害等九個類型。其二,電力企業生產作業對上述九個類型的風險接觸,在特定條件下引起暴露就會觸發安全生產事故或事件,依電力企業事故事件的分類可將風險源劃分為電力企業的五類風險,分別為人身風險、電網風險、設備風險、環境與職業健康風險、社會影響風險。
員工的責任意識在于自身的自覺性。但是管理者要將責任意識轉換為有形的制度。要積極利用安全性評價這一手段,從基層班組人員開始,逐一建立安全評價體系,建立風險管理理念。最終達到增強安全生產技術人員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的目的。
強化領導安全生產責任意識,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各直屬部門領導要遵循“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照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以高度的責任感,做好本部門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健全本部門安全管理組織,同時要使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量化、細化、具體化,要明確規定班組成員在安全工作中的具體任務和責任,實現一崗一責,形成健全的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層層落實,把基層的工作現場當成抓安全工作的落腳點,并且要有計劃地提高職工的安全生產知識和意識,使各崗位職工能夠在生產實踐中把安全生產的科學方法體現出來。
[1]蒯狄正.基于風險理念的電力技術管理[J].江蘇電機工程,200,(03).
[2]唐群.供電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管理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保定),2012,(06).
[3]郎夙.基于威脅分析的電力信息網風險態勢評估和預測[D].華北電力大學(保定),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