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團
(湖北工程學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本研究以“實現以人為本,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營造安全、有序、穩定、和諧的社會氛圍”為指導,以改善市政設施為契機,通過對破損嚴重的路面進行大修,使路面平整度和舒適度得到明顯提高,使道路沿線市容市貌有較大改觀,明顯改善市民生活環境、提高常德路沿線城市文明程度,使道路附屬設施維護一新。以上海市普陀區常德路的改造為工程依托,介紹改造過程中的結構設計以及修復方案。
根據水泥路面破損分類分級,從調查結果來看,常德路水泥砼板塊主要的損壞情況可以分為幾種類型:斷裂類(縱向、橫向、斜向、角隅和交叉裂縫)、接縫損壞類(唧泥、錯臺、接縫碎裂、拱起、填縫料損壞等)、變形類(沉陷、脹起等)、材料和表層損壞類(集料反應病害、起皮、磨損和露骨等)。
(1)道路等級。根據城市路網的規劃確定道路等級。
(2)設計速度。根據道路等級設計車輛的速度。此外,對于城市道路設計速度取低值既有利于道路設計最大限度貼近舊路標高,便于周邊居民出行,也有利于對舊路結構層的利用。
(3)路面結構設計年限。路面結構達到臨界狀態的設計使用年限:10年;道路交通量達到飽和狀態的設計使用年限:10年。
(4)荷載等級。道路路面結構計算荷載:BZZ-100型標準車。
(5)道路寬度。按原有道路的寬度進行加鋪改造。
路面設計彎沉值是表征路面整體剛度大小的指標,是路面厚度計算的主要依據。路面設計彎沉值應根據公路等級、在設計年限內累計標準當量軸次、面層和基層類型按下式計算確定。

其中:ld—路面設計彎沉值 (0.01mm);Ne—設計年限內一個車道上累計當量軸次;Ac—道路等級系數,本工程取1.2;As—面層類型系數,瀝青砼面層為1.0;Ab—基層類型系數,對半剛性基層、底基層總厚度等于或大于20cm時,Ab=1.0。
根據路面彎沉計算結果,進行改造路面結構設計,一般對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的加鋪采用雙層瀝青混凝土的加鋪方式,下層采用粗粒式瀝青混凝土,上層采用細粒式瀝青混凝土,結構層之間采用稀漿封層和粘層油粘結,厚度根據交通量的大小以及路面彎沉的計算結果而定。在確保滿足結構設計的前提下,路基和墊層沿用老路基,減少對城市的擾動性以及確保快速施工。
板角斷裂應按照破裂面的大小確定切割范圍,切割尺寸及方法參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技術規范》(JTJ 073.1-2001)。小心切割破損板塊,防止切割時對相鄰板塊造成額外損壞。切縫后,鑿除損壞部分時應鑿成規則垂直面,應保留原有鋼筋,重新澆筑水泥混凝土板(板厚20cm,彎拉強度5.0MPa)。
若接縫內無填縫料或填料不足的,應先清除內雜物,重新灌入瀝青填縫料。對縫邊緣砼已碎裂的,將碎粒清除后灌縫。
沉陷處理應設置排水設施。當水泥混凝土整版沉陷冰產生破碎時,應整版翻修
根據板塊拱起高低程度,計算要切除部分板塊的長度。先將拱起板塊兩側附近1~2條橫縫切寬,待應力充分釋放后切除拱起段,逐漸將板塊恢復原位,在縫隙和其他接縫內應清縫,并灌接縫材料。
對個別坑洞應清除雜物后用水泥砂漿等材料進行填充;對較多坑洞并連成一片的應采取薄層修補方法。面積較大且深度在3cm以內的成片坑洞,可用瀝青混凝土進行修補。
應根據公路等級和表面破損程度,采取不同的材料和施工方法進行,具體措施詳見《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技術規范》(JTJ073.1-2001)。對局部板塊的表面起皮應進行罩面。
對<1cm的錯臺,可采用磨平機磨平,或人工鑿平;對>1cm的錯臺,或錯臺嚴重的情形,在確定不存在脫空現象存在的情況下,鑿毛砼板錯臺處附近的面層,用瀝青砂進行處治,處治方法參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技術規范》(JTJ073.1-2001)執行。若由于脫空引起的錯臺,則應先處理脫空,再處理錯臺。
通過“白加黑”對城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修復,不僅修復速度快,滿足城市道路的通行,而且對城市周圍環境和居民擾動小,提升了行車舒適性和城市環境美觀。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技術規范(JTJ073.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