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科技局局長 徐順東
融資難一直是制約廣大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融資環境惡化,處于快速成長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面臨著嚴重的資金危機。在此情況下,全國各省許多地方積極探索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作為國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和國家知識產權投融資服務試點城市之一,溫州市近幾年在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到目前,累計已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5.6億元,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導,銀行、企業、中介機構共同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工作模式,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提供了新的路徑。

溫州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有效開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色做法:
一是政府牽頭制定規則,搭建銀企合作平臺。2009年3月,市科技局會同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聯合印發《溫州市專利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2009年4月,市工商局會同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聯合印發《溫州市商標專用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上述辦法不僅規定了溫州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基本條件和流程,還明確了在溫州市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統籌協調下,市科技局和工商局分別作為專利權和商標專用權質押融資的牽頭推動部門。
2009年10月,市科技局和溫州銀行聯合舉辦了“溫州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簽約儀式暨知識產權資產評估與質押融資培訓班”,市科技局與溫州銀行在會上簽訂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合作協議,7家企業與溫州銀行簽訂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合同,此次會議正式拉開了溫州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帷幕。這幾年來,多次召開有各縣(市、區)科技局、各轄區金融機構、企業參加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座談會,還專門在龍灣區、甌海區、洞頭縣等縣(市、區)隆重舉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推進會暨簽約儀式。除了通過各種會議推動外,市科技局還至少牽頭組織15次以上,帶領相關銀行、中介機構人員上門走訪300余家科技型企業,主動為銀企合作牽線搭橋,開辟專利權質押登記、許可備案綠色通道。
二是銀行探索實施細則,嚴密防控貸款風險。2009年,溫州銀行率先專門制定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貸款管理辦法》,為其他銀行作出了示范,該辦法對辦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規定了嚴格的準入門檻和授信條件,要求企業用于質押的專利至少已進行2年(含)以上的實質性實施等。同時還分別對發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專利權、馳名商標專用權、普通商標專用權、版權規定不同的質押率上限,最高的也不能超過30%;單筆貸款額度控制在3000萬元以內。廣發溫州分行明確規定商標專用權質押貸款企業必須是優勢行業中的優質企業。到目前,溫州市開辦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的金融機構已增到10余家銀行30多個業務辦理行,主要有溫州銀行、民生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農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廣發銀行、深發銀行、浦發銀行、浙江農商行等。
三是第三方全程參與運作,有效突破貸款瓶頸。溫州市主要通過全面引入第三方模式,最大限度降低因知識產權不確定性而發生的貸款風險損失。如溫州銀行、交通銀行溫州分行等均與全國知識產權領域最專業的中介機構——北京連城資產評估公司簽訂了全面的戰略合作協議,由該公司提供專業的評估參考,同時還引入了執業保險機制;浙江農商行瑞安支行與浙江瑞豪融資擔保公司、瑞安市科技非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由兩家擔保公司為專利權質押貸款提供聯合擔保;中國銀行甌海支行與浙江奧康銀豐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甌海農商行與溫州市興農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也分別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戰略合作關系等。目前溫州市已有7家擔保公司、5家評估公司、1家保險公司共同參與了這項業務,第三方的積極參與有效推進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的不斷深化和拓展。
四是財政提供貼息、風險補償、評估、擔保和保險補助政策,全面調動各方積極性。2009年5月,市科技局、市財政局聯合出臺《溫州市專利權質押貸款貼息管理辦法》,對獲得專利權質押貸款的企業,在貸款到期還貸后按照貸款同期基準利率50%的比例給予貼息補助。2013年11月,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又聯合印發《溫州市專利資助管理辦法》,對專利權質押貸款出現風險的,經依法處置后,按最終貸款本金損失額40%的比例,對承擔最終貸款本金損失的銀行或中介機構給予風險補償;同時鼓勵保險公司開展專利執行保險、專利侵權責任保險、專利權質押貸款保證保險等業務,對企業所支付的保費按50%比例予以資助。在市財政貼息、風險補償、保險補助政策的帶動下,2010年以來,全市12個縣(市、區)中有8個縣(市、區)相繼出臺相應的財政引導政策,其中甌海區是貼息50%、評估費和保險費補助50%、風險補償20%(擔保公司80%);龍灣區是貼息30%、評估費補助50%;鹿城區、樂清市、經開區、蒼南縣是貼息50%;永嘉縣是貼息55%;瑞安市是貼息50%、風險補償25.5%(銀行15%、擔保公司49.5%)。由于市縣兩級政策引導作用不斷疊加放大,使各方面的積極性得到不斷提升。
五是整合多方資源,探索建立知識產權交易和質押融資綜合服務平臺。2009年8月,率全國之先搭建集中介、信息、展示交易、質押融資、維權援助、人才培訓等服務于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性服務平臺——溫州市知識產權服務園,2012年9月,在“一站式”服務園建設基礎上,引導本市1所高校、1家國有企業、2家知識產權中介機構、1家民營企業共同投資成立溫州市知識產權交易有限公司,啟動構建覆蓋全市的知識產權交易和投融資服務網絡平臺,并建立具項目展示、推介洽談、拍賣等知識產權交易和質押物轉讓處置功能的綜合性服務大廳,為知識產權交易變現提供了配套成龍的全方位服務,進一步完善和健全了溫州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風險防范、分擔體系和機制。
六是做好宣傳培訓,完善協調推進機制,確保質押融資工作可持續發展。為了廣泛宣傳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進一步提升各方面意識,科技局每年都會聯合多家溫州地區主流媒體開展一系列宣傳報道活動。同時,通過定期舉辦知識產權融資培訓班、專利價值分析培訓班、質押貸款推進會暨簽約儀式等多種活動,不斷提升各個層面開展質押融資工作的意識和能力,不斷擴大質押融資工作的影響力。此外,充分發揮知識產權部門的牽頭協調作用,建立知識產權部門、銀行、中介服務機構、企業定期共同會晤機制,互通信息,加強溝通聯絡,發揮各自優勢,及時化解質押融資工作中碰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質押融資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
經過多方幾年來的努力,溫州市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工作已取得了一些進展和突破。據初步統計,全市累計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近100筆,發放貸款5.6億元,其中專利權質押貸款84筆,商標權質押貸款14筆,影視著作權質押貸款1筆。2009年到今年,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筆數和貸款額年均增長都達30%以上,較好地解決了溫州市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瓶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