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10月17日,浙江省與北京大學在杭州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省校合作進入全面深化階段。根據協議規定,下一步,省校重點在戰略決策咨詢、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以及人才交流培養方面開展合作。浙江省對上述合作事項優先給予資金保障和政策支持,并為北京大學來浙工作人員創造便利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早在2004年,浙江省與北京大學就簽署了合作協議。近10年來,省校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學研結合的新形式、新途徑,省??萍己献魅〉昧顺尚?。紹興市政府與北京大學工學院2009年簽署協議,共建北京大學工學院紹興技術研究院。目前研究院已建成投入使用,總面積近1萬平米,常駐研發人員近30人,均為本科以上學歷,其中博士4人、碩士8人。已建成的能源工程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纖維技術研究所累計實施科技項目40多項,投入經費5000多萬元,已完成28項,實現技術轉移19項,協助紹興市引進海外人才4名。2012年,北京大學工學院與浙江杭州未來科技城簽署協議,共建北京大學工學院杭州未來城研究院、北京大學杭州科技園,項目總投資50億元,占地350畝。目前研究院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已與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臺灣交通大學等2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構建項目引人才、技術引企業的獨特發展模式。
隨著本次協議的簽訂,6家浙江省與北大合作共建的重大科技創新載體落戶浙江,6個浙江省龍頭骨干企業聯合北大共建的企業研發中心啟動建設,15個國際前沿研究團隊進駐浙江,19個高精尖的產業化項目在浙江實施。上述實實在在落地浙江的載體和項目,為進一步深化省校戰略合作開了好頭,將為浙江省實施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撐。
鏈接: 典型載體和項目簡介
北京大學舟山群島新區海洋研究院——研究院圍繞國家海洋戰略發展,以涉海類前沿、綜合、交叉性學科研究為突破口,重點研究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重大海洋科學、技術、文化問題。經過3~5年建設,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先進、人才一流、運行高效、成果顯著的現代科研基地。具體目標是建成“一院三所三中心”。
北京大學工學院浙江創新研究院——研究院主要開展應用技術研究,培養應用技術研究的高端人才,以杭州市為基地,服務浙江省產業轉型升級。經過3年左右的時間,研究院將聚集國內外著名大學10所左右,引進或創建國家級研發機構5家以上,各類高端精英人才300人以上,其中領軍人才50人以上。每年研發具有核心競爭能力的技術15項以上,新增企業5家以上,為浙江省50家以上的企業提供技術支撐,支持產業規模300億元以上,成為浙江省人才引進與培育、技術創新、產業孵化的高地。
杭州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建基礎設施一流、運營高效、在數據分析與建模方面具有突出能力、產業推動效果顯著的協同創新中心。推進“智慧杭州”建設,研究杭州市在政務數據共享開放環境下,通過科學合理的數據建模進行有效的數據分析和挖掘,獲取知識和智能,用智能來創造“人—環境—城市”三贏的結果,提高科學決策、城市管理和政府服務水平。立足于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主動權,對人口、旅游、醫療、社保、文化、金融、產業等數據進行深度整合,發展新的大數據產品,形成新的應用模式,構建大數據產業集群。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金華產業化基地——3年時間內將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大數據與云計算、智慧城市、微納芯片等領域的科研成果引入金華,負責制定鼓勵學院師生來金華工作的相關制度,協助將北大科技園引入金華,積極引進海內外優秀人才、科技項目和風險投資資金,協助培養移動互聯網、動漫技術、軟件開發等方面的急需人才。

嘉善、天臺產學研合作中心——充分發揮兩地的政策、環境、資金等有利條件,通過引進北京大學的高新技術成果來到兩地實施產業化,以及借助北京大學的科技與人才優勢,為兩地企業解決技術難題等多種形式,發展兩地原創科技產業和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兩地將為中心提供專項產學研合作經費支持,力爭每年落地項目及解決的技術難題10~15項左右。
基于北斗/GPS的多信息融合定位芯片——衛星導航廣泛應用于車輛監控市場、車聯網市場、智能交通市場、公共領域導航市場以及其他消費導航市場。本項目采用多星座北斗衛星和GPS衛星導航觀測值、慣性導航、地圖拓撲數據等多種信息的融合定位方法,能實現快速定位,在城市峽谷及其他復雜環境下依然能夠滿足用戶全天候、無間斷連續定位的需求。本項目將采用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CPU內核,確保國家信息安全。項目完成后將達到國內北斗芯片最高水平。項目任務是研發相應的芯片、軟件和原型系統樣機,由于敦山專家團隊研發和中試。預計2015年底完成芯片和樣機開發,2016年進入產業化階段。產業化一期投資2000萬元,投產后年銷售額達1億元。
智能電網——智能電網就是電網的智能化(智電電力),也被稱為“電網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勵和包括用戶抵御攻擊、提供滿足用戶需求的電能質量、容許各種不同發電形式的接入、啟動電力市場以及資產的優化高效運行。本項目由施耐德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第一期投資5000萬元,預計年銷售收入8億元。
激光融覆修復與強化——激光熔覆主要應用于各類機械設備損傷部位的修復、表面淬火及硬度強化,使其表面具有足夠的耐磨、耐腐蝕、抗氧化等特殊性能。項目與浙江省產業結合緊密,可廣泛應用于各類機械、模具、船舶、車輛關鍵部位的修復和強化。項目由北大工道激光技術有限公司投資,第一期投資2000萬元,預計年銷售收入1.5億元。
北京大學一大批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將落戶杭州
全球前沿技術助力“智慧杭州”——與有著20多年經驗的GPS相比,正式提供商用服務才一年多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仍有著較大的差距,但這一現狀即將發生變化。日前,在浙江省與北京大學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上,基于北斗/GPS的多信息融合定位芯片項目正式簽約落地杭州,預計2015年底完成芯片和樣機開發,2016年進入產業化階段,產業化一期投資2000萬元,投產后年銷售額達1億元,等到該項目完成后將達到國內北斗芯片最高水平。
共建北大工學院浙江創新研究院——借智北大,消化北京大學的“智慧庫”,杭州是當仁不讓的重鎮,尤其是位于文一西路的“未來科技城”。早在2012年,北京大學工學院就與未來科技城簽署協議,共建北京大學工學院杭州未來城研究院、北京大學杭州科技園。如今,杭州研究院超過5000平方米的新辦公樓已經全新啟用?!斑@次簽約屬于升級版,北大工學院和省科技廳、杭州市科委、杭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將共建北大工學院浙江創新研究院?!焙贾菸磥砜萍汲枪芪瘯嚓P負責人對記者說。據記者了解,北大工學院浙江創新研究院,主要開展應用技術研究,培養應用技術研究的高端人才,以杭州市為基地,服務浙江省產業轉型升級。經過3年左右的時間,研究院將聚集國內外著名大學10所左右,引進或創建國家級研發機構5家以上,各類高端精英人才300人以上,其中領軍人才50人以上。“每年研發具有核心競爭能力的技術15項以上,新增企業5家以上,為浙江省50家以上的企業提供技術支撐,支持產業規模300億元以上,成為浙江省人才引進與培育、技術創新、產業孵化的高地?!焙贾菸磥砜萍汲枪芪瘯嚓P負責人說。
19個高精尖項目產業化——除了升級版的北大工學院浙江創新研究院以外,與北大共建的杭州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也十分值得期待。杭州市科委相關負責人說:“這個協同創新中心不僅基礎設施一流,而且在數據分析與建模方面具有突出能力,可以想見,對產業推動效果將會十分顯著。”根據協議,這個中心將推進“智慧杭州”建設,研究杭州市在政務數據共享開放環境下,通過科學合理的數據建模進行有效的數據分析和挖掘,獲取知識和智能,用智能來創造“人—環境—城市”三贏的結果,提高科學決策、城市管理和政府服務水平。“該中心立足于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主動權,對人口、旅游、醫療、社保、文化、金融、產業等數據進行深度整合,發展新的大數據產品,形成新的應用模式,構建大數據產業集群。”杭州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籌建辦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