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存
近年來,我國學校的整體教學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小學數學教學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插圖在小學教學中運用,可以讓學生更為直觀地理解和接受教師所講授的內容,提高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學生在看看、數數、想想的過程中,可以有目的地觀察畫面,感知事物的數量特征,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所以,教師要重視插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并且要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展示插圖,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下文中筆者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對如何發揮插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進行了詳細介紹。
一、利用插圖提高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調動起學生求知欲的內在心理動機,缺少學習興趣就會淡化學生的求學欲望。小學生存在著極強的好奇心理,容易對某些新鮮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心理特點,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教材中生動有趣、色彩絢麗的圖畫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有些小學生存在數學學習較為吃力的現象,教學插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吸收所學知識,從而降低數學學習難度,使數學教學由枯燥、乏味變為輕松、愉快。教師在運用插圖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營造了一個歡快、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進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提高和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現在的小學教學無論在書本中,還是在試卷練習中都運用了大量的插圖。低年級的學生欠缺對書本上文字的深刻理解,但是卻對書本中的圖畫所反映出來的數學知識,能夠較容易理解和吸收。通過讓學生觀察、分析插圖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媒體展示插圖,可以縮放,更利于觀察。例如,一年級的試卷中有數鴨子這套題目,既提高了他們的觀察畫面的能力,又培養了他們心智,帶著目的去觀察,去做題,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又培養他們對數學內容的見識,在玩與樂的基礎上擴展了思維。
三、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數學隸屬于抽象學科的范疇,其概念是高度概括、抽象事物的數、形特征及變化規律。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不足,所以對數學概念的認知是建立在對事物的直觀圖形觀察的基礎上,即對事物形象的感性認識。例如,“0”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數學概念,憑借教師單純的語言教授是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0”的含義。教材中是運用一組插圖來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從而理解“0”的實際意義。教材插圖中第一個集合圈里2個杯子,就用數“2”來進行表示,第二個集合圈里只有1個杯子,就用“1”來表示,第三個集合圈里沒有杯子,就用“0”來表示。通過對教材插圖的觀察,雖然不能使學生認知“0”是空集基數,但是可以使學生初步理解“0”的實際意義。
四、加強滲透數學思想
小學數學的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將有關的學習知識相結合,向學生傳授函數、集合、統計等數學概念,滲透現代數學思想。所以,小學數學教材中運用了形象直觀的對應圖、集合圖等,目的在于使學生在深入觀察圖形的基礎上,初步形成起對這些數學思想的印象。例如,在教授“2+1=3”時,可以結合教材中提供的插圖來對學生滲透并集的數學思想。插圖中描繪了如下情節:一個圈里有2個小朋友,而后又過來1個小朋友并且用小圈圈住,最后用一個大圈圈把這兩個圈圈起來。意思就是說,先前的2個小朋友加上后來的1個小朋友,總共就是3個小朋友。通過這一插圖,使學生知道應該用加法計算兩個部分的和。
五、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數學教材中的插圖,除了具備數學知識的傳授,而且還包含了各種德育教育因素。特別是在低年級小學數學書本中采用了相當豐富、生動的思想品德教育內容。例如,在“開學圖”中有一面五星紅旗,讓學生數紅旗上面有幾個五角星。這時可以向學生講述五星紅旗的具體寓意: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其組成部分四顆小星圍繞一顆大星代表了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在共產黨周圍,共同建設美好家園。五星紅旗是國家的象征,任何中國人民都應該尊重和愛戴。通過這一插圖就能很好地向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六、結束語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插圖教學是一種符合小學生認知水平的有效教學手段,它不像文字編輯那樣死板、枯燥乏味。利用其圖文并茂、富有趣味、形式多樣、可讀性強的優勢,寓教于樂,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多媒體手段呈現插圖,可謂珠聯璧合,能夠使數學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