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紅
摘 要 我國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質量一直以來較差,特別是農村初中的英語,因此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本文就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以期有更多的同行來關注農村英語課堂教學。
關鍵詞 英語課堂教學;存在問題;原因;對策
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滿堂灌
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著講得多、練得少的弊病。教師講得越多,他所能提供給學生獨立掌握知識、主動訓練能力的機會就越少,學生常處于被動狀態,掌握不了要領,更沒有時間思考、吸收、消化,所學知識當然沒法鞏固。這使得教師講解傳授成了孤立的單向活動,難以擺脫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滿堂灌,而學生無法也不可能與教師配合,化知識為技能,達不到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
2.強迫型
一部分農村英語教師教學方法不靈活,沒有語音室,沒有幻燈片,沒有電腦等現代化手段來輔助教學,甚至在課堂上錄音機也很少用,從頭到尾都由教師講述,根本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下課后要求學生做練習,記單詞。記不住就抄單詞等一系列的措施來強迫學生學英語,這樣不但沒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讓大部分同學心理上產生害怕、厭惡甚至抵觸的情緒。
3.母語式
有些老師較多地利用母語教學,把英語課變成漢語課。所以為什么在初一多數同學英語還可以,一上初二英語就慢慢跟不上。在教學中,如果教學內容淺,容易聽懂,易于用直觀手段進行教學,就不必借助母語翻譯,要逐步形成學習英語的環境氛圍。 二、原因分析
1.教師習慣用傳統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最顯著的特征就是采用滿堂灌和落后的教學手段,因為,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簡單和省事,不用多動腦筋和使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就可以進行教學。雖然有些學校不乏先進的教學設備,但一些教師為了圖簡單和省事,不認真動腦筋考慮教改問題,不想搬動教學設備,只靠一本書,幾支粉筆和一張嘴就進行英語教學了,使得學生在缺乏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手段的課堂上只能被動地接受灌輸。
2.跟著考試的指揮棒走
雖然學生考試分數是檢驗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的重要依據,但是為了單純考試,導致教師在教學上和學生在學習上,只注重猜題和筆試練習,忽視了英語的聽說教學、全面的基礎知識教學和綜合能力訓練。有的只注重抓畢業班、抓重點班和抓尖子學生,結果是不從初一抓起,大面積地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質量成為一句空話。
3.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任務過重
在一些學校存在教師厭教,學生厭學的現象,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不少學校英語教師相對缺乏,使教師上的班數多,批改作業的任務十分繁重,教學任務只停留在完成時數上,沒有精力去研究教學質量,上課內容來回重復,致使教師產生厭教情緒。在學生學習上,由于學生學習單調,掌握不了新知識,每天都要完成大量的作業,學生感到壓力很重,也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4.外語教學用母語講解,英語教學,應盡量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
一些教師認為用英語來講解,學生聽不懂和不理解,除讀課文是用英語朗讀之外,其余課堂講解基本上是用漢語來解釋,長此下去學生的聽力根本無法提高。
三、措施與對策
1.精簡多練,導練結合
教師在傳授語言基礎時不必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要講重點、疑點、難點,所給出的例句要精煉、典型、實用,以便于學生記憶和模仿,靈活運用英語。
2.盡量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發展迅猛,如果英語教學還停留在原始的教學狀態中,是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的。為了大面積提高中學英語教學質量,必須加強英語教學設備建設,并采用先進的設備來組織教學。
3.強化用英語口語講授,但不排除母語
小學的漢語習慣已基本形成,母語對英語學習產生的負遷性較大??沙浞质褂糜⒄Z組織課堂教學,創造外語環境,盡量減少負遷性的作用,無疑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學實踐表明,在英語教學中有計劃地使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對于抽象意義的單詞和結構較復雜的句子,適當用母語加以點撥,不但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4.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起始年級的學生來說,興趣更是動力。培養學習興趣將導致學生熱愛這門學科的學習,而好的教學方法才是激發興趣的重要因素。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大程度上來自教師的主觀努力,這就需要教師通過不斷的觀察和總結,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教案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要考慮到學生如何去思考,并根據這一特點來確定教法,力爭達到教與學的統一。二是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5.課堂中師生互動
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就要注意學生的這一特點,確立尊重學生的思想。學生的英語程度參差不齊,教師對差生的態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棄對他們的努力。教師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并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經常讓他們有表現的機會,哪怕是點滴的進步都要加以表揚,學生進步了,對老師的感情也深了。師生間的融洽關系使學生感覺到課堂氣氛輕松,表現出愿意配合老師的教學,使教與學的活動得到良好開展。
6.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雙邊活動,教就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激起學生的內在動力,學就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按照多項的思維路徑,能夠主動積極地去學習、去探索。因此,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具有現代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教育學生從小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養成自學的學習習慣。我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教給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現就對課前預習方法的培養、聽課方法的訓練、培養思維能力的做法與同行們共同交流探討。
參考文獻:
[1]梅娣.淺談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導刊,2010,02:85-87.
[2]洪偉,朱征平.《深化英語教學改革推進雙語教學實驗》.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2
[3]正東.《外語教育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