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偉
摘 要 語文課堂中,教師注重用激情點燃學生的熱情,這不僅能使語文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學業成績、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的需要。激情來源于自信。有了自信帶來的激情,可以營造語文教學的生動氣氛,開辟語文教學的嶄新天地。
關鍵詞 激情;語文;課堂教學;積極作用
一、言為心聲,披情以入文
以聲傳情,情動神搖。聲負言以傳情,三者密不可分。人萬物之靈長,感情之物,謂之本性。教育者匡野性而長靈性以修德,成教化之用。
感情是人對客觀事實是否符合主觀需要的內心休驗,也是一種很強內在驅動力。如果人對事物沒有感情,也就沒有思考和創造力。法國雕塑家羅丹說:“藝術就是感情。”語文堂教學最不缺少的不是感情。
二、激情來自哪里?
1.激情來源于自信
只有認真鉆研教材,吃透文本,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熟悉教案,才會成竹在胸,充滿自信;才可能精神振奮、情緒飽滿地走進教室,在課堂上風度翩翩,聲情并茂,揮灑自如,游刃有余。有了自信帶來的激情,可以營造語文教學的生動氣氛,開辟語文教學的嶄新天地。
2.激情還來自志趣
熱愛生活,對教育事業懷有遠大的理想,興趣廣泛,性格樂觀、豁達,這些應是語文教師的良好素質。志趣廣泛而高尚可以使教師底蘊深厚,頭腦靈活,幽默風趣,反應機敏。有了志趣帶來的激情,可以構建語文教學的全新框架,真正落實《課程標準》關于全面發展學生語文素養的要求。
三、激情表現形式
1.用“心”去激
于漪說過,“教師心中要有一團火,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朝氣蓬勃,對學生有感染力,輻射力,只有燃燒自己,才能在學生心中點燃理想之火。”一個富有激情的語文教師,當他一想起學生,一拿起課本,一走進教室,他就全身心投入,走進學生心靈,達到忘我的境界,從而爆發出無窮的力量和巨大的創造性,給學生以美不勝收的藝術享受,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學習欲望,達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只有這種無私的真誠的愛,才能使我們產生教學的激情。
2.課堂教學以“情”施教
“文似看山不喜平”,上課也是如此。平鋪直敘的課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要善于運用設問、懸念、鋪墊等手法,使課堂呈現出起伏、急緩、張弛等變化。在設計教學時,要預留出教學高潮出現的時機,引導學生達到思維力度的高峰,課堂高潮迭起,氣氛熱烈,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就會增加,課堂就會是一汪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三是教師可以通過以情施教,發揮情感的感染功能,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最后在課堂中還需激情的總結,讓學生體驗真實的情感,把學習的熱情延伸到課外。
3.教學方法宜靈活多樣。教學有法,教無定法
語文課雖無定法,但卻需要講究教學方法。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備課的重要方面。結合學習的文本和學生的實際,教師要采取多樣化的方法和途徑,激發學生的情感,使教學過程變成一場富有獨特生機和鮮活張力的美妙旅程。語文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變成一個富含詩意和創造的理想天堂,充分演繹語文教學的藝術魅力。使課堂面目不斷推陳出新,使學生在富有創造性的教學過程中感受創新帶來的學習樂趣。圖象語言易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思考動機,可以使知識變抽象為形象,因此,應用音像資源有利于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加深對語文教材的理解,并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形成深刻的印象。
4.教師的激情,來源于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真善美的追求
優秀的教師應該是一個熱愛生活,充滿激情,“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的人,是一個能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情緒熱烈高漲的人。同時也應該是一個不斷追求真善美的人。一個沒有上進心、消沉、頹廢的教師不會有教學的激情,一個不真、不善、心靈丑惡的教師,很難被教學內容中的真善美打動而感情激蕩。
5.教師的激情,來源于對語文教學的摯愛
俗話說得好,干一行,愛一行。既然我們選擇了教書這一職業,就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到這份職業中去。一個語文教師,只有熱愛語文,以當語文教師為榮,才能以這自豪感去感染自己的學生,才能以飽滿的激情去培養學生豐潤的語文情感;一個語文教師,只有熱愛自己民族的語言,只有認識到自己的母語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語言,才能把漢語的魅力用最璀璨的語言、最激情的文字展示給學生,給學生以奇妙無比的享受。
6.教師的激情,來源于對學生的真誠關愛
我們要熱愛學生,全身心地愛學生。只有這種無私的真誠的愛,才能使我們產生教學的激情。有了真誠的愛,才會有寬容,才能以博大的胸懷去容納學生的種種過失;有了真誠的愛,才會有忍耐和信心;有了真誠的愛,也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學生,關愛學生。“愛”是語文教師產生激情的源泉。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蘇霍姆林斯基語)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心、體貼與溫暖后,才會對教師敞開心扉,進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也只有建立在這種情感基礎之上,教師的課堂講解才會觸動學生的心靈,使之與自己達到共鳴。即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就是講的這個道理。反之,如果教師平時對學生漠不關心,缺乏愛心,而只是靠僅僅在課堂上用情感去打動學生,往往很難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采取更多巧妙的手段激發學生的情緒。語文教師只有具備了充沛的激情,才能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才能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才能使師生在相互作用中進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靈的溝通。這樣,課堂也就成了一個有豐富內涵的個性表演舞臺,成了一方智慧飛揚的天地。總之,語文課堂教學是需要激情的,它需要教師充滿激情于文本;洋溢激情于課堂;點燃激情與學生。只有當我們教師有了激情,學生才會有濃厚的求知欲望而迸發出智慧的火花,才能突現新課程理念中的人文性,營造快樂課堂,取得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