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彬
2013年11月15日至18日,根據張家港市教育人才服務中心的安排,我有幸參加了山西省靈石二中,山西省新絳中學以及山西省運城市人民路實驗學校的考察觀摩學習活動。按照要求我們學員帶著問題去,帶著思考回,真正把考察學校的經驗學到手,學進腦,以更好地結合實際開展今后的教學工作。這次我們進入三所學校參觀,深入課堂聽課、聽取了學校的介紹,并現場進行了交流,這三所學校給我的總體印象是學案教學頗見成效,課堂改革成效顯著。學習回來細細品味這次學習,頗有感觸現總結如下:
一、三所學校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極其到位
學校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極其到位,在三所學校隨處可見教育學生的標語,校園內、走廊里、教室里等等。只要學生看得見的地方就會有。如:“大膽表達,勇于質疑,讓思想碰撞,讓心靈交流,頻頻閃爍智慧的火花”,“態度決定高度,習慣決定命運”,“不比基礎比發展,不比聰明比勤奮,不比闊氣比志氣,不比時尚比德行”,“班級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級的人:人人有事做”,“多彩課堂締造希望,合作創新盡顯風彩”等等。“不為失敗找理由,只為成功想辦法”這些名言警句,對學生來說具有多么大的教育意義。學生時刻能比較自己的行為。
二、三所學校課堂改革學案實用、教學模式新型
靈石二中學科采用學案教學,學案的設計分為:“自主學習——小組學習——展示反饋——拓展提升”四大板塊。學案給了學生探究知識的內容方法,它是架在教材與學生之間的橋梁。課堂上學生的學習過程為“自主學習、學案引領;小組合作、互助共贏;展示反饋、張揚個性;拓展提升、激勵成功。”四個環節。其核心是把課堂交給了學生,讓學生親歷探求知識的過程。形成學習經驗,內化為自學能力。學案是教師為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設計的學習方案,是教師根據課程標準要求,結合學情,對教材進行創作加工,集體備課設計而成。學案讓學生在學習前便了解學什么、怎么學、達到什么目標,成為溝通教與學、學生與教材的一座橋梁。它同時又是教案,師生課堂共同操作,教學案一體化。學案教學確立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從根本上轉變了教學方式,進而可以解決學生厭學等課堂教學問題。“學案教學”明顯提升了學生自學、參與、合作、交流、表達、質疑、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學生的團隊精神、意志、毅力、興趣、習慣等非智力因素也都得到了培養,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內涵。
山西省新絳中學是“山西省首批重點中學”和“山西省示范高中”,是有著光榮傳統和輝煌業績的百年名校,但在2004年以后,學校一度遭遇辦學危機:面對生源質量下滑、教師流失嚴重的雙重困境,學校選擇了革故鼎新。2008年,該校開始實施以深化優化“學案課堂”為核心的全面課堂改革,充分發揮“學案”的目標引領作用,大膽采取半天授課制,學生半天上課,半天自主學習。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學校擺脫了困境,創造了歷史,如今的新絳中學,文化建設特色鮮明,素質教育有聲有色,高考成績突飛猛進。新絳中學的課改是從課堂開始的,改革的重點也是推行“學案課堂”。“學案課堂”的內涵:編好學案是前提,完成報告是基礎,課堂展示是提升,自主學習是靈魂,綜合提升是目的。學案課堂八字方針:教師——編、驗、點、導,學生——學、做、展、悟。通過兩種課型:自主課和展示課加以落實。
新絳中學的課堂將一個班的學生分成六至七個小組,每個組八至九人,實行“環形座位”,同時教室四面均有黑板,教師和學生隨時使用。還有整個教學樓隨處可見黑板,黑板上呈現的是每班同學的“學習報告”。消滅課后作業,成立“導師”引領下的“半天授課制”。新絳中學將課堂還給了學生,基本是由學生答疑主講,教師只是解決學生疑惑的主要問題。學生可以坐著,也可以站著,體現課堂的民主和諧。
在運城市人民路實驗學校,觀看了介紹學校的紀錄片,聽了兩節課。它的的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交往互動的舞臺;它的上課是真正意義上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學生是真正意義上的課堂主人。無論是第一環節中的基礎達標,還是以后環節中的設問導讀、鞏固訓練、拓展延伸,它的學生思維一直在動,在教學過程中他們做到了以學定教、多學少教、能學不教。教師定位準確,不越俎代庖,真正起到了引導者的作用。在課堂中學生緊跟導學案積極學習,或練習,或思考,或動手操作,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動態之中。期間教師巡查點撥,指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課堂上教師能適時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指導學生認真閱讀,多次感悟;巧妙設計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通過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敢于說、勇于說、樂于說,讓學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可以說他們的課堂是高效學習的課堂,主動探究的課堂,合作交流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評價,評價語言樸實、準確,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讓課堂回歸常態,讓課堂流露真情。他們的課堂是情智共生的課堂,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讓學生情感的閘門不斷開啟,讓學生智慧的火花不斷點燃。真正做到了“師生互相溝通,互相理解,互相信任”。
三、扎實有效的學校管理是三所學校教學工作的有力保障
根據三所學校的介紹,他們每一年級都責任到分管年級的副校長和年級主任,各司其責。對教師的考核,是根據實際情況,以學生的達標數作為考核標準,教師不分等級,同科同年級教師捆綁考核,得同樣的獎金。教師之間不留一手,而是毫無保留相互共贏,我認為這樣能極大地開發教師的集體智慧,為共贏而獻計獻策。對學生的管理,更是責任到人。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好,小組長的作用很明顯,人人搶著爭當小組長,參與性較高。幾乎每個學生管一樣,事無巨細,有管紀律的、衛生的、個人衛生的、衛生角的、講桌整潔的、課桌擺放的等等。這樣每個學生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者,相互之間可以換位思考可以相互理解,工作好做多了。從而學習秩序有條不紊、生活環境清新怡人,每個小組有自己的黑板并可以自己設計,畫上喜歡的花邊,起個好聽的名字,這與一般意義上的教室大相徑庭,處處彰顯了人文教育、和諧發展。整個學校體現出來的是團結合作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通過參觀學習,三所學校容校貌、嚴謹的師風、學風,嚴格的教育管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創新的教學模式,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觸很深,思考頗多:
打造高效課堂是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從我們參觀的三所學校來看,關注課堂、研究課堂、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已是必然趨勢,通過課堂改革最終實現學生的低負擔、課堂的高效益,是將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有效結合的實踐平臺,是改變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低效、無效甚至負效教學行為的有效舉措。
課堂改革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尤其是新絳中學的課堂改革探索出一個實施素質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好模式,這個模式很好地把學生的眼前利益和長遠目標結合起來,真正把學生的負擔減了下來,讓學生從機械訓練、題海戰術中解脫出來,從繁重的作業中解放出來,有了更多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時間,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我們認為他們的改革的創新精神,“先學后教”和“還學生自主學習”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在今后的教學中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