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云
數學是小學課程中重要的一門學科,也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我們只有學好數學,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周圍的世界,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目前使用的數學教材中,很多習題是脫離生活實際的純數學題,或者是看不見背景的數學應用題,經過長久的學習和訓練,讓學生變得解書本上的練習題能力很強,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卻很弱。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不要拘泥于教材上的內容和訓練題,要多把學生關注和喜歡的內容轉化成教材里的內容,使學生更喜歡和更有興趣地去學。數學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強化數學應用意識,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真正喜歡上數學,學好數學。現談談我在這方面的粗淺感受。
一、創設貼近生活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課程改革特別強調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生活有多廣闊,數學的天地就有多廣闊。小到柴米油鹽,大到汽車、火車,我們的生活都滲透著很多數學知識。學習數學是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的一個認知過程。在教學中,我們應把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起來,讓他們感覺“身邊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和頭腦去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學會數學的思考。例如,在教學小學四年級的“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時,可以為學生創設超市購物的情境。大家都陪父母或自己單獨逛過超市,超市中的商品也是琳瑯滿目,對于大多數商品來說,售價的單位都是“元”,精確到小數點后面兩位數。學生對于一些食品的價格都比較熟悉。于是,我就在課堂上留了一個家庭作業,題目是“我跟父母逛超市花了多少錢”。要求每個學生記錄下所購買的商品名稱、數量和單價,最后計算加到一起的結果和收銀員阿姨給提供的收費小票上的結果是否一致。經過一段時間以后,我們可以把這些收費小票累積起來,看看這段時間我們總共花了多少錢。這樣,由學生熟悉的生活問題來引導學習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有趣的故事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般來說,小學生都比較喜歡看動畫片、聽故事。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在訓練題中插入一些動畫的故事情節。采用這種方式,學生的情感最投入,興趣也最濃。例如,在教學“位置與方向”時,我用了動畫片《奧特曼》的攻打怪獸的卡片。卡片內容是以怪獸為中心,東偏北45°是奧特隊員駕駛戰斗機用激光制導導彈進行攻擊;西偏南30°是奧特隊員在高樓上用遠紅外狙擊激光槍進行攻擊;東偏南50°是奧特曼正駕駛它的專用汽車趕來現場參加戰斗。通過學生非常喜歡的動畫片進行教學,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有效地學習了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內容,一舉兩得,事半功倍。學生非常喜歡這種教學方式,教師在課下備課時要多花時間準備。
三、創設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情境,使學生感到有成就感
小學生對數學的迷戀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由問題產生興趣,從興趣轉入鉆研,由鉆研到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后的快感中產生新的興趣,推動數學學習不斷取得新的成功。
我們都學過這樣一道例題“求1+2+3+4+…+100的和是多少”。第一眼看到這么多數字相加,很多學生感覺太復雜了,無從下手,有的學生就開始一個一個數字相加。其實,只要仔細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數字里面還是有規律的。用我們學過的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不難發現,1+99=100,2+98=100,3+97=100,直到49+51=100,總共有多少個100呢?加起來的49個100再加上最后的100是50個100,千萬記住5000可不是最后的答案。因為中間的50我們還沒有加呢,所以正確答案是5050。發現這個規律以后,我們再計算諸如1+3+5+7+…99的和或者2+4+6+8+…100的和就容易多了。學生對這種例題特別感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從而點燃了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
四、創設實踐性的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遵循小學生好動的特點,多創設一些實踐性的活動情境,讓學生親自動手參與,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活動中,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告訴他們小組內的成員要一起合作解決問題,看看哪個小組合作得最好,發現的問題最多。我把學生分成8個小組,每個小組一兩把剪刀,兩把直尺,一張A0的不同顏色的彩紙。要求每個組用剪刀分別剪出5種不同的圖形,可以是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多邊形,然后分別計算出這些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看看哪組做得既快又準。活動中,學生都進行了簡單的分工,有的用剪刀剪紙,有的用直尺量多邊形的尺寸,有的拿筆在計算周長和面積。通過這種活動,形成了學生間的合作氛圍,更融洽了學生間的關系,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教學方式的改變應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基礎,對于學生學習有益的方法我們要大膽創新,在實踐中加以完善,努力做得更好。現代社會信息很發達,學生會通過各種途徑學習到新的知識。作為教師,要跟上時代發展,時刻關注學生的心態和喜好,隨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總之,在教學中精心創設教學情境,不僅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所以課堂上要多給學生一點時間和空間,盡量讓學生多說、多想、多做,多讓學生有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體驗和享受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