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輝
他叫毅,是我班上的一個學生,長得虎頭虎腦的,聰明活潑卻調皮搗蛋,上課從不認真聽講,成績一直跟不上。
毅的父母親常年在外打工,毅與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外公外婆很疼他,可管不了他。多次談心教育與家校溝通無效后,我漸漸疏遠了毅,把毅交給班干來約束。直到在上一節體育課時,我才發現,原來毅是一朵“沉睡中的鮮花”。
那天惠風和暢、陽光和煦,又輪到我上體育課了。我說:“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做什么,由大家自己決定。”“打籃球!”大家異口同聲地大聲回答。我本來是個“體育盲”,尤其不會打籃球。但因為學校體育老師不夠,我班的體育課只能讓我這個班主任兼任了。我到體育器材室借來兩個籃球,和學生們一起練習投籃。還好,我投籃技術還行,示范了幾個投籃動作,就和學生一起練習。許多學生在旁邊喊“加油”,氣氛很熱烈。
當我又投中了一個籃球時,突然聽到一個學生喊:“嘩,又投中了,我們老師投籃真準!”我轉頭一看,是毅,一臉燦爛的笑容,惹人喜愛。我心里一熱,原來老師得到學生的表揚也這么舒服。
我心里竊喜,把球傳給毅,并向他投去鼓勵的目光,毅接過籃球,像箭一樣沖向籃底,雙手把籃球往上一擲,哈,中了!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毅笑得更加燦爛了!
這節課引發了我的思考。有句話說“夸獎如陽光”,而作為老師的我卻如此吝嗇于夸獎學生,我應當感到慚愧呀!
每個孩子都需要鼓勵和賞識,心里一高興,學習就有干勁。從此,我對毅倍加關注。操場上,我和毅一起做游戲;草坪上,我和毅一起玩耍,給他講故事;課堂上,我常常走到他身邊,向他投去鼓勵的目光,幫他把課本擺正。漸漸地,毅愿意接近我了,也聽話多了,有時候還主動跟我打招呼,和我談心里話,我們似乎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這在之前是從來沒有過的。有一次,我和毅在校園紅椿樹下的石凳上下跳棋,他下得很專注,常殺得我措手不及,我越是夸他厲害,他越來勁。我見時機成熟,就對毅說:“在學習上,你如果能像下跳棋這樣認真就好了。”
“我想爸爸媽媽!”沒想到毅突然說出這么一句話。
沉默了一會兒,我拿出手機,撥通了他爸爸的電話,讓他和爸爸通話。毅熱淚盈眶,走到一邊和父親說話,我不知道他們父子說了些什么,也不想去打擾他們。可我知道,毅的內心是多么孤獨,多么需要愛呀。看著他小小的身影,我的鼻子酸酸的。
那天放晚學,我送毅回家,順便家訪。毅的外公外婆極力挽留我吃晚飯,我推辭不了,只好應允。飯桌上,我給毅夾菜,并對他說:“吃飽了才有力氣打球和下棋哦。”
“謝謝老師。”毅顯然不好意思,慢慢地嚼著我夾給他的那塊肉。
臨別時,毅送我到門口,輕聲地對我說:“老師,好久沒有人給我夾菜了。”那雙小手還拉住我的手不肯放。
有一次,在一節書法課上,我發現毅因為拿鋼筆的姿勢不正確,用力過猛,食指都壓彎了,如果這樣下去,食指關節會變形的。我用記號法手把手地教毅正確的握筆方法,并一筆一畫地教他臨帖。現在,每節書法課毅都會參加,他已經養成了認真寫字的良好習慣,字寫得比以前漂亮多了,作業也一次比一次寫得認真。看到毅一天比一天有進步,我的心也踏實多了。
對于后進生,我們不能一味地逼迫他去“聽話”,不能讓他們在威逼和恐懼中長大。夸獎如陽光,溫暖每個人的心田;愛如雨露,潤物細無聲。后進生,更需要精神的食糧!
毅,我有愧于他,是他先夸獎了我,才讓我學會了贊賞自己的學生。
(責編 秦越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