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二十一世紀的中小學學生當中,獨生子女占了很高的比例。優越的家庭條件和社會條件,使他們中的很多一部分孩子,自我意識極強,個人主義膨脹,而對于集體、社會、國家的責任感相對淡薄。因此,數學教學和其他各學科一樣,加大滲透德育的力度,應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此,結合自己的數學教學實踐,談一些在數學中進行德育的粗淺認識。
一、創設德育情境,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數學教材的例題、習題、注釋中,有不少進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動的圖畫和有說服力的數學材料。如教學“時分的認識”,先出示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認識鐘面,會看鐘面時間,科學地安排時問,準確地掌握時間,做時間的主人,教育學生從小就要珍惜時問。又如在應用題的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編出例題與習題,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激勵學生為家鄉的繁榮而從小努力學習。這樣,既加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又賦予數學教學中的思想教育以時代的氣息,學生容易產生共鳴,有新鮮感。因此我們將小學數學教材,作為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思想品德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載體,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品質素養教育的因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材中也有許多的數學史料或插圖,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對數學研究的突出貢獻,如:“約1500年前,中國有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的計算精確到6位小數的人。”,這樣組織學生認真閱讀,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另外,教材中還有許多反映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有說服力的數據,例如在教學《統計的初步知識》一課時,可舉一些工農業生產中的實際數據,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以激勵學生學好數學的積極性。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從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和認知目標出發,充分利用數學的學科特點,深挖小學數學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學性的和諧統一,使數學知識教學與德育教學有機結合,從而全面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要不斷增強德育意識,在實踐中努力探討,潛心研究,為把下一代培養成祖國的棟梁之才而努力奮斗。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是一個重要的并且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課題,在進行這一課題實踐時必須注意方法上文道結合,做到自然妥貼,切忌生搬硬套,使學科內容與德育內容做到和諧統一。
二、拓寬生活內涵,滲透德育教育
課堂的知識是有限,課堂的德育效果也是有限的,只有將學生帶出課堂、引向生活,學生才會變的豐富多彩.德育才能顯現效果。因而,教師要將德育因素滲透于拓展中,讓生活承載德育的功能。
比如,我在教學“年月日”時,除了充分挖掘學生的生活經歷和知識基礎,讓學生自己來發現和整理知識以外,將更多的時間向學生提供有關古代歷法及其歷史淵源的資料卡片,激起學生的興趣之后,向學生提供了解這些知識的材料源(網站、文本),并安排時間讓學生自由學習。盡管由于學生的興趣不同,基礎不同,學習的重點也會不同,獲得的體驗也將不同,但感知古代文化的目標是一致的。在評價中滲透。評價的導向作用無疑對學生道德行為的建立起到至關重要乃至決定性的作用。因而,教師在教學中將德育因素滲透于評價中,讓評價承載德育的功能,效果將會出乎意料之外。比如,教師經常用“如果先讓同學說完,你再發言,將會更好!”“如果你能讓同學先來,會顯得更有禮貌!”“懂得保護小動物,你真棒!”等語言,學生將會朝著你所期望的方向努力和發展,德育的效果自然是水到渠成。應該說:數學有的不僅僅是知識,有的不僅僅是能力。數學除了知識還有思維,除了能力還有思想。因而,小學數學數學教學可以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數學教的不僅僅是知識,“學”數學學的也不僅僅是知識。數學的學習除了求知還要求德,除了學會做事還要學會做人。因而,小學數學數學教學必須加強思想品德教育。
三、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習習慣
結合教學內容,用實例說明數學在日常生活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看到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逐步認識到學數學的重要意義,立志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學好數學。
例如,我在教學“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一課時,課前組織學生對居民現代生活水平進行調查,得到一些基本數據。如:某居民樓一共有多少戶,安裝電話的有多少戶等等。在新課導人時,播放一組小記者采訪居民現代生活水平的錄像。小記者在采訪中說:安裝電話的居民戶數占總戶數的95%;購買摩托車的居民戶數占總戶數的65%;擁用彩電的戶數占總戶數的100%。使學生感到生產和生活中經常要用百分數,激發了學生學好這一部分知識的愿望和自信心。
新課學完后,又讓同學們分小組活動,聯系生活中有關百分數問題,舉出種種不同的實例,把教學活動再推進一步。使學生真正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自然,親切和真實,以激發同學們學好數學的興趣,進一步明確學習目的。
教學中,我還借助教材中豐富的教育內容,培養學生尊敬師長、遵守紀律、愛護公物、團結互助等良好的品質;借助不同的組織形式,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合作精神,競爭意識與創新意識。通過數學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認真、嚴格、刻苦鉆研的學習態度,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
通過數學知識學習的訓練,使學生養成認真完成作業,計算仔細、書寫整潔、自覺檢驗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除了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外,還應結合數學學科特點挖掘德育因素,滲透德育,使能力培養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使數學的學習不僅要求知而且還要求德,除了學會做事還要學會做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