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
幼兒園環境創設是教學活動的一個載體,針對一定的教育目標為幼兒提供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相互交流等活動的機會,讓幼兒在環境中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發展。環境創設與課程整合的同時,促進幼兒的各種智能與潛能的發展。
一、根據課程目標確定教育內容,進行環境創設
首先根據課程的教育目標,選擇與幼兒年齡特點相適宜的教學內容,然后有目的有計劃進行環境創設,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采用以探究、互動、探索的方式進行墻面設計,同時注意一個重要環節:不能為了“美”而忽略了我們的教育內容。
1.以教育目標作為支架,環境創設作為支點,形成一個新的教育體系
通過環境創設這種無聲教育引導幼兒學會與環境進行交流與對話。
以“閱讀區”為例,一方面提高幼兒的閱讀、交流能力,同時增加一些生活環節的隱性教育,我把修補圖書做為一個教育內容,在墻面上運用廢舊紙盒做成一列小火車,車廂里裝有:小剪刀、膠棒、一些掉下來的單張圖片,旁邊是一個修補圖書的范例,通過這種無聲交流,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發展他們的觀察力,無形中教育幼兒要學會愛護圖書。在實踐中,使我感受到,這種方法很容易被幼兒所接受,他們在實踐、操作中學會探究,逐漸丟下“老師”這根拐杖,慢慢學會獨立“走路”。 通過由低結構逐漸向高結構發展的過度,這種環境創設無聲地激發幼兒的參與性和積極性。
2.環境創設要分層次,從單個到系統,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性
《綱要》中指出:大班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討論和活動。在益智區中,孩子們基本掌握內容后,再按照《綱要》的精神,學習活動重在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究欲望,通過循序漸進的方法,不同水平的幼兒都能在實踐中有自己的發展空間。
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因為有些能力較差的孩子學習單、雙數時,掌握得不好,我想借此機會,進行個別指導,便于幼兒同步發展,同時還添加了一些操作材料,便于幼兒靈活掌握,為了增強幼兒的自尊心,我提議與幾名幼兒一起到益智區玩,大家特別高興。孩子們都拿著自己喜歡的材料玩起來,將我準備的單、雙數游戲卡拋在一邊,為了不打消孩子們的積極性,我作為參與者也“玩起來”,這時,頑皮的胡茂森在玩具柜中發現有新玩具,大聲喊:快來,這有更好玩的!大家放下手中的活動材料,“一擁而上”,結果新材料被搶購一空,一會兒,大家陷入沉默中,我看看大家的表情,采用介入法引導幼兒走出困惑。首先我與孩子們一起回憶那天
活動的情景,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從最簡單的認識數字到后來的“找空椅子”游戲,孩子們克服困難,發揮自己的能力,就在這時,薛赫又哭了,原來她把“椅子的位置”找錯了,于是我和她一同檢查,結果她終于發現了,原來空椅子上的數字應該是3、5、6、8,這下可高興了,大聲說:“我終于對了?!边呎f邊擦眼淚,最后大家送給她一片熱烈的掌聲……
通過這種環境創設,孩子們都有自己發展的空間,讓孩子們都在一種互動、交流中“說話”。
只有在挫折中培養幼兒的意志品質,才能發揮他們的最大潛質,因此不能忽略每一個教育環節,同時應因材施教,挖掘幼兒的能力,針對能力較差的個別群體,要因勢利導,為他們營造充分發展的空間,樹立自信心,從失敗中總結差距,不斷敢于挑戰,學會自我欣賞。
二、抓住幼兒精彩的鏡頭,為環境創設搭建更高的舞臺
我們的教育素材來源于幼兒的生活,所以作為觀察者就要隨時捕捉教育契機。
有一次在區域活動中,孩子們給我很大的啟迪。那是我們進行“我長大了”的主題活動,表演區發生這樣一件事:我們班的小明星“李怡如,一邊照鏡子一邊有節奏的梳頭,嘴里哼唱著“我不是黃蓉,啦啦啦啦啦……”自我陶醉的邊唱邊扭屁股,我和小伙伴們被她的精彩表演都驚呆了,大家的眼光全部投向這個小明星,“老師,老師,我們也想和李怡茹一起跳,我還想到有洗臉的動作、洗澡的動作、刷牙的動作、敲門的動作、刷墻的動作、拖地的動作、攪雞蛋的動作、切菜的動作……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滔滔不絕,有的竟急得手舞足蹈,大家的思維立刻激活起來,有的孩子說:可是我們不會唱剛才的歌呀!怎么辦?有的孩子提議:我們可以用學過的歌曲試一下,就這樣整個活動室成為孩子們的“天下”,我也成為參與者和他們的觀眾了。
通過這種相互外界的感染,孩子們也特別感興趣,在活動中可以盡情發揮,不被老師所束縛,在這里嘗試活動給大家帶來的快樂,這就是環境帶來的巨大魅力,只有從幼兒的角度出發,為他們創設良好的環境,那么這里又是一道風景線,使孩子們可以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
三、運用生活元素為環境創設制定隱性規則
大班幼兒具有很強的意識性,在活動中他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投入活動中,但是缺乏自覺性,因此在制定規則時,我采用以隱性的方法引導幼兒約束自己的行為,通過圖示法、箭頭法、隔斷法幫助幼兒規范自己的活動場地,活動規則,運用這種環境創設孩子們很容易接受。
1.潛移默化,逐漸學會自控
這種潛移默化不是言傳身教,而是幼兒之間的相互感染,孩子們在活動中能夠相互約束相互提示,逐漸對規則不“感冒”,而且遵守的很好,通過觀察和引導,我發現孩子們對活動區越來越感興趣,容易接受老師的勸告,不再發生你爭我奪的現象了,這種無聲的教育意義是深遠的,也是環境創設帶來的隱性教育意義。
2.運用科學的指導策略,幫助幼兒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困惑
教師的指導策略尤為重要,要體現兩個字“自主”,因為活動區是體現解放幼兒的觀念,因此教師不僅要創設與教育目標相一致的活動環境,同時要進行適當的引導,幫助幼兒解決遇到的困惑,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將環境創設運用的靈活、恰當。
我正在實踐中大膽嘗試環境創設與課程相結合,在不斷總結和反思中體會到:適宜的環境創設是教育活動實施的主旋律,教師的引導與教育策略是環境創設的精華,只有不斷積累,才能體驗到環境創設的教育價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