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波

“我國經濟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保持經濟合理增長、推動結構加快調整,是這一時期的核心任務。”正如《政府工作報告》所言,浙江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重要關口,爬坡過坎,不進則退。如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已成為當前一項緊迫而長期的任務。
轉型升級不能“雷聲大、雨點小”
“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的‘三高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很難立足,轉型升級,是擺在它們面前一道邁不過去的坎。”省人大代表、泰昌集團副總裁、黨委書記王茂法直言不諱。
“轉型和升級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升級有時比轉型容易。對一些具備市場能力的產品,可在原有基礎上加以改良、提升,達到升級目的。如手機,就是從原來的模擬機,向現在的數字機升級的一個過程。”王茂法認為,轉型升級問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他舉例說,類似眼鏡,可以從美觀度、精密度等方面加以改造提升,增加附加值。“比如鋼筆,如果做不到‘萬寶龍的水準,可以爭取做到‘派克的水平。要逐漸養成這樣的理念:計量產值,不能以簡單的單價乘以數量,而是以品牌附加值乘以數量。”
“當然,對于完全落后的產業,列入國家淘汰目錄的,如小水泥,小的鋼材企業等,則要謀求轉型路徑,晚轉不如早轉。對于完全不具備轉型條件的,則可以尋求合作伙伴,進行資產重組,避免無的放矢。”
王茂法認為,轉型升級也要鼓勵企業“走出去”。“浙江民企,要找‘地球儀,而不是把目光局限在中國市場。未來的競爭,注定是能源的競爭。如何走出去,走到非洲、中東去,把資源、能源引入浙江來,這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方向。”
“堅定不移地開展‘五水共治。把‘五水共治作為倒逼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舉措……”《政府工作報告》濃墨重彩凸顯“五水共治”,浙江的決策層勾勒出了以治水為突破口倒逼經濟轉型的路線圖。
“污染企業也不是簡單地一關了之。”省人大代表、金華市委常委、東陽市委書記徐建華說,2013年東陽僅印染企業就關停了41家,后來有4家經整治,排污、節水等達標后重新營業,不僅降低排污,還提高了產品附加值。他說,有破才有立,破和立之間就是轉型升級的過程。
對企業和政府來說,轉型注定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政府要向企業伸出援助之手。”徐建華認為,政府可以通過財政、土地等資源要素配置,改變過去“撒胡椒面”的做法,重點幫扶一批優質、潛質企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創新、創優,實現產業集約化、規范化、生態化。
在省人大代表、久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志江看來,轉型升級光靠喊口號不行,一定要出臺具體的可操作的標準。“比如,醫藥行業,你轉型升級,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指標才算符合?這要加以研究。”
“把互聯網作為經濟基礎,是創新發展的一大要義。浙江應當抓住當前的機遇,大力發展互聯網經濟業態,真正把互聯網作為今后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把浙江現在發達的民營經濟變成10年后發達的互聯網經濟。”
省人大代表、阿里巴巴集團公司首席技術官王堅認為,互聯網可以提供創業就業機會,可以放大創業創新資源,可以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互聯網并不是簡單的賣商品,它更多的是改變人們的理念和做事的方式方法。我建議浙江在加快產業調整和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中,大力發展互聯網經濟,讓所有企業都借助互聯網平臺實現更好發展。”王堅說。
將科技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科技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充分依靠科技支撐。
“浙江經濟發展已經到一個層次,要想繼續大步前進,科技創新是繞不開的一條路。”省人大代表、浙江金時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陸敏說。
“現在科技創新給經濟增長帶來的貢獻與投入不成正比。2013年浙江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例為2.2%,只比2012年增長0.18%,這樣的總量占比和增長速度還是太少了。”
陸敏建議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應該根據GDP的增長乃至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來加大支持力度。
“我們需要可持續、可再生的經濟增長,而不是單純的GDP數字的增長。”在浙江致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盛看來,告別“低小散”,要依靠核心技術,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轉變。
“富士康做代理加工,掙不了多少錢,美國蘋果公司更賺錢。這就是核心技術、核心競爭力的價值。我們的市場可以在海外,但必須掌握原動力,核心知識產權。”王盛說。
“我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機器換人的提法非常贊同。機器換人,在解決勞動力短缺、穩定產品質量的同時,還能帶動機器人產業等高端制造業發展,一舉多得。”省人大代表、杭州市機械科學研究院院長許嵐告訴記者,勞動密集型企業,春節前后的兩個月,企業主很糾結,出來的產品,質量也最不穩定,這主要是工人頻繁流動造成。
在走訪企業中他了解到,來年開春,很多企業新員工約占30%。“新員工來了,又要接受培訓,無疑也加大了用工成本。而且,工人易受情緒、身體的影響,工作效率也沒有機器人高。”
目前,國家對機器人研發單位、制造單位有補貼政策,但他認為這遠遠不夠。“我們要出臺政策,鼓勵企業敢用、能用機器人。如企業購買一臺機器設備,政府給30%補貼,這樣就能帶動企業機器換人,更新設備。同時,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以用促產,以用促研目的,撬動機器人行業發展,讓機器人產業變成新興產業。”
“對于一些小企業,無能力購買機器人的,則可以創新商業模式,建立機器人租賃市場,通過租賃公司與銀行合作的方式,鼓勵企業租用。”許嵐建議。
代表語錄
張錦林代表:建議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著重發展農旅結合新模式,通過發展觀光、休閑農業,帶動配套產業發展,推動轉型升級,增加農民收入,增進城鄉融合,提升生活品質。
姚廣民代表:轉型發展是今年工作的一條主線,必須正確把握轉型與治水的關系,系統規劃經濟轉型的目標和路徑;必須著力深化改革,堅持市場取向,發揮浙江體制機制優勢;必須堅定不移推進創新驅動戰略,更多地依靠科技創新。
夏美絲代表:建議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培育。省發改委、科技廳要在產業科技和重大項目立項等方面給予支持;省經信委要設立專項基金,重點支持關鍵技術研發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形成;省交通廳、省電力公司要加快建設相關配套設施和平臺;積極創新商業盈利模式,在公交、出租等公共服務領域率先予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