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震


“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確保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歷史和時間的檢驗,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是司法機關的神圣職責,也是今年“兩院”工作報告的著力點。
陽光司法讓正義看得見
陽光司法指數測評應用、微博直播庭審、網絡司法拍賣、裁判文書公開上網,近年來,在司法公開的道路上,浙江法院邁出了鏗鏘的步伐。繼2012年在國內推出首個“陽光司法指數”之后,浙江省高院又在2013年重磅推出全國首部陽光司法指數測評報告。這部由第三方——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獨立完成的測評報告,對浙江全省三級法院司法公開情況進行統一排名。報告顯示:浙江省高院本身在測評中整體排名不理想,部分板塊落后。
針對這種“自揭家丑”的行為,浙江臺溫律師事務所主任柳正晞代表為之叫好,“對存在的問題不回避、不隱瞞,顯示了浙江高院推進陽光司法、重塑司法公信的決心和勇氣?!?/p>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只有公開才有公信。今年的法院工作報告對此著墨甚多。
柳正晞代表建議省高院要進一步加大司法公開力度,增強審判工作的公開度和透明度。對一些有重大影響且受到不當干擾的案件,在審理過程中,可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新聞媒體參與,以提高司法公信力。
他以濟南中院微博直播薄熙來案為例說,如果當時沒有如此公開的審理,謠言不知道會有多少,你再解釋也講不清楚。“這個例子說明,越是社會關注重大復雜的案件,越要公開審理,才能讓人民群眾更加了解司法,親近司法,信賴司法。”
司法公開,開弓沒有回頭箭。省高院院長齊奇在參加溫州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時強調,未來一年,將繼續加大司法公開力度,用公開來促公正、促公信。
但現實中深化司法公開的阻力也不小。對此,齊奇代表直言不諱:“說到底還是觀念轉變不易。”
齊奇說,有的法官對公開還有一些消極情緒,怕添麻煩,另一些法官因為自身的能力、素質問題也不愿公開,不敢公開。因為實踐表明,在公開的眾目睽睽之下,法官必須讓自己的言談舉止比較嚴謹,比較符合法律的要求。他回憶,過去有的法官會因為情緒沖動說粗話,會急躁,現在就很少了,因為都會被光盤記錄在案?!肮_形成倒逼機制,推動人民法院加強隊伍建設,也促使法官不斷改進自身的業務能力、作風、素養?!?/p>
他還談到陽光司法指數測評中,省高院自身落后的問題?!罢f明省高院‘燈下暗,有需要改進的空間?!绷龝劥韺R奇院長的清醒認識表示贊許,他說,當前司法公開中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依法準確、全面、及時、有效地公開裁判文書,是司法公開的核心環節。但社科院的測評報告指出,還存在法院裁判文書上網率參差不齊,上網公布的指定期限的裁判文書數量差別較大等諸多問題。
浙江明顯律師事務所主任陳顯明代表認為,測評本身不是目的,通過測評倒逼司法公開,提高審判人員素質,規范司法行為,才是浙江法院推行陽光司法指數測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013年人代會上,陳顯明代表曾建議省高院進一步深化網絡司法拍賣等司法改革舉措。今年的法院工作報告予以有效回應。報告顯示,2013年全省105家法院中已有101家借助淘寶網司法拍賣平臺進行了網拍,拍品種類涵蓋汽車、房產、機器設備、公司股權、海域使用權、商位使用權等幾乎所有涉訴資產。截至目前,網絡司法拍賣已成交1946件,平均每件網拍的圍觀人數達1.2萬人,總成交額42.9億元,成交率96.5%,為當事人節省傭金9127萬元。
陳顯明代表說,司法拍賣是法院執行工作的重要環節,歷來是腐敗易發多發領域。按照現行做法,要委托拍賣公司實施,競買人必須支付傭金。正所謂“槌子一響,黃金萬兩”,既損害了企業利益,也容易滋生司法腐敗。
“現在把拍賣移到網上,既方便群眾參與拍賣,又可以為當事人節省拍賣中介費用,真正實現公開公平公正透明和零傭金,有效杜絕了傳統拍賣中的串標圍標和暗箱操作等潛規則?!标愶@明進一步評價說,今后司法改革就是需要這樣實實在在的舉措,積沙成塔,最終蓋起司法公正的宏偉大廈。
嚴懲腐敗讓正義摸得著
2013年,反腐倡廉注定成為最為清晰的年度記憶之一。這一年,中央掀起了反腐風暴,18名高官落馬,大批貪腐官員被懲處。
《省檢察院工作報告》亮出了一年來浙江的“反腐成績單”。2013年,全省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犯罪1046件,共1341人。其中大案976件,占到93.3%,同比增加了6.4%;查處科級以上干部571人,其中處級干部139人,廳級干部7人。立案偵查了瀆職侵權犯罪325件,共416人,其中重特大案件159件,同比上升23.3%。
桐廬縣委黨校高級講師袁素華代表認為,相比于“打老虎”,老百姓更關注身邊的腐敗。她引用網友在中紀委網站上的留言,“大老虎離我們太遠,眼前蒼蠅每天撲臉”。
袁素華代表說,當前正處于社會矛盾凸顯期,老百姓對自身利益和社會公平的關注度大大提高,對身邊的腐敗就更為不齒。特別是在征地拆遷、學校辦學、醫療服務中的腐敗問題,不但侵害了本就弱勢的特定群體的切身利益,而且嚴重影響了政府各項政策的落實,損害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
“一方面要打打老虎,另一方面也要嚴懲基層干部吃拿卡要、收受財物等老百姓身邊的腐敗?!痹厝A的話樸實無華,反映的是老百姓真實的心聲。
而柳正晞代表向大會提交建議,建議加大懲處行賄者的力度?!拔艺J為除了‘老虎、‘蒼蠅外,還要嚴厲打擊行賄犯罪,他們是‘喂食者。”柳正晞代表說,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對于行賄者的處理比較寬容,建議對行賄案件要早立案、早偵查,受賄、行賄案件要同步部署、同步偵辦。此外,對于不構成犯罪的行賄行為,還應加強非刑罰處罰的制裁措施。
“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治”。金華市律師協會常務理事馮秀勤代表認為,反腐關鍵是要打造權力之“籠”。檢察機關尤其要重視結合辦案預防職務犯罪。她形象地打比方,如果說打擊犯罪是“前半篇文章”,那么預防職務犯罪則是“后半篇文章”。她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強調,預防職務犯罪出生產力。
她建議,通過建立利益隔離、利益申報、利益處置等機制,進一步規范黨員領導干部從政行為,從源頭上防止和避免權力尋租,及時化解潛在腐敗風險。
“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這就是制度的籠子。但是有了制度還不夠,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有了制度沒有嚴格執行就會形成‘破窗效應。如果在各個容易發生腐敗的環節都設置隔離墻、通上高壓線,誰違反制度就給予最嚴厲的處罰,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那么暗箱操作就沒有空間,腐敗就無法藏身?!瘪T秀勤強調。
糾正冤錯讓正義等得到
回望2013年,在浙江司法界留下深刻烙印的,無疑是平反“兩張”叔侄強奸、殺人和蕭山五青年搶劫、殺人等兩起冤假錯案。錯案鑄造的過程觸目驚心,而浙江司法界有錯必糾的勇氣與果敢也讓人感佩。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重點解決好損害群眾權益的突出問題,“決不允許執法犯法造成冤假錯案”。可謂字字千鈞。
齊奇院長和陳云龍檢察長在各自的工作報告中,也不約而同地對冤錯案件進行深刻反思。“要深刻反思冤錯案件的病灶病根,推動公安、檢察、法院完善預防冤錯案件的工作機制,聯合出臺關于死刑案件證據收集審查、證據補查程序等規定,共同堅守防范冤錯案件的法律底線?!?/p>
“古今中外,冤假錯案都難完全根除。要像防范洪水猛獸一樣來防范冤假錯案,寧可錯放,也不可錯判?!闭憬稳鸪陕蓭熓聞账魅析慕B軍代表擲地有聲。
他分析說,造成冤假錯案最關鍵的原因,是一些地方的公檢法在辦案過程中相互遮掩、相互“協調”。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并不難發現案件中的瑕疵?!霸谵k案過程中,只要哪怕有一名辦案人員能夠站出來,這些案件或許都不會成為冤假錯案?!?/p>
陳顯明代表對此表示贊同。他說,反思這些冤假錯案,司法機關缺的并不是制度——無論是法律法規還是部門規章,對辦案流程都有嚴格的剛性約束。真正缺乏的是制度的落實,是責任的追究。
司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這也意味著每一名司法工作者的肩膀上都扛著整個社會對公平正義的期望與向往。無論何時都堅守職業操守和道德底線,是每一名司法工作者應盡的職責。
當前,以“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為核心的新一輪司法改革即將啟動?!吨泄仓醒腙P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 “讓審理者裁判,讓裁判者負責”,這顯示了中央排除對司法不當干擾的決心。但真正舒展手腳后的司法機關又能否自律自省、不辱使命呢?
2014年開年伊始,最高人民法院發文要求干警管好生活圈、社交圈、娛樂圈,強調對干警隊伍中的違紀違法行為保持“零容忍”態度,切實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懲”。
“打鐵還需自身硬,對于經常同社會陰暗面打交道、手中又握有很大執法司法權的法官檢察官來說,‘知法犯法的社會惡劣影響不容小覷?!标愶@明代表以上海高院法官集體嫖娼的事例說,法官、檢察官行使著司法權,其形象不僅關涉個人,更與司法公信力乃至公眾的法治信仰息息相關。法官違法違紀,影響要壞的多。
對此,寧波市檢察院檢察長戎雪海代表表示贊同。他認為,當前中國,利益格局、輿論生態紛繁復雜,司法官員的自我約束尤顯重要。要營造一個相對獨立于外部環境的“隔音空間”。作為社會公正的守門人,法官秉持更嚴苛的道德標準,讓自己成為追求公正的榜樣和公民守法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