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
2014年提請常委會會議審議的8件法規項目分別是:
《浙江省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年1月,國務院制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確立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新制度,并多處明確授權地方制定具體辦法。
《浙江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于2001年制定、2007年修改,無論是在立法理念還是具體內容上都與國務院行政法規不相適應,亟需根據國務院行政法規并結合我省實際予以重新制定,以進一步理順我省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行政工作體制,嚴格規范房屋征收程序,明確有關房屋價值評估、補償方式、優先保障的范圍、住宅安置補償的范圍以及停產停業損失的計算等具體規定,切實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
《浙江省防震減災條例》
我省地質構造復雜,近年來多次發生水庫地震或構造地震,呈現“小震致災”現象,給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較大影響。防震減災工作也存在地震監測能力和預測綜合水平不高、城市地震安全基礎工作薄弱等問題。《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辦法》于2002年制定,對依法做好我省的防震減災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防震減災工作的需要。
因此,有必要通過重新制定地方性法規保障國家法律在我省的貫徹實施,并為我省規范地震監測臺網(站)建設、明確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建立地震應急與救援機制、加強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等提供法制保障。該項目由省政府負責提請,省人大教科文衛委負責初審。
《浙江省審計條例》
200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作出修正,為審計機關履行審計監督職責提供了法律依據。
由于國家規定比較原則,特別是績效審計、跟蹤審計、建設項目審計以及審計整改等問題,需要通過地方立法予以規范和解決。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省審計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有必要結合我省實際制訂審計條例,解決實踐中存在的審計決定執行難、審計建議落實難、審計整改督查難等問題,提升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
管道運輸作為現代五大運輸方式之一,承擔著大部分原油和天然氣的運輸。
我省是管道大省之一,目前已建石油天然氣管道2265公里,在建2058公里,經濟建設發展與管廊資源保護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時,我省管道密度大、輸送介質品種多、業主成分復雜,還存在管道保護監管體制不順、執法主體上下不對稱、社會應急響應機制尚未建立等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10年6月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對管道規劃建設、運行保護等作了規定,也需要根據我省實際予以細化、補充。
因此,有必要制定符合我省實際、實用性強的地方性法規,以進一步明確職責、理順監管體制、完善國家法律設定的行政許可內容和程序、規范建立應急救援機制等,保障我省石油、天然氣輸送安全和公共安全,維護國家能源供給安全。
《浙江省土地整治條例》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和近幾年中央一號文件均對開展土地整治提出了明確要求。土地整治已經上升為國家層面的戰略部署,成為保發展、保紅線、促轉變、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基礎平臺。
省委、省政府把土地整治作為優化城鄉建設用地結構、促進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有效舉措,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開展了“812”土地整治工程等措施。但是,由于土地整治工作復雜,相關法律法規滯后,我省土地整治工作還存在耕地后備資源匱乏、耕地墾造質量不高、墾造耕地與保護生態的矛盾凸顯等問題,亟需通過地方立法予以規范,以實現耕地占補平衡,保障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修訂)》
《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于1996年制定,一直未予修改,相關內容已經嚴重滯后于水土保持工作的實踐發展,且與國家法律不銜接,亟需通過全面修訂,將全省各地在土石方占補平衡、小流域治理、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等方面積累的有益經驗予以總結、固定,同時建立水土保持政府目標責任制,強化水土保持預防保護和人為活動控制,加強對水土流失治理的強度和資金保障力度,以更好地推動我省水土保持工作,適應生態省建設的新要求。
《浙江省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
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直接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政府工作的難點、群眾關心的熱點和媒體關注的焦點。
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06年4月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和農產品產地、生產、包裝、標識等作了規范,但有的規定比較原則,需要通過地方配套立法予以補充完善。我省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基礎比較薄弱,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不少隱患,藥物殘留超標、因質量安全問題導致出口退貨或索賠等現象時有發生。省政府于2003年頒布實施的《浙江省食用農產品安全管理辦法》,已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因此,有必要制定符合浙江實際、操作性強的地方性法規,進一步加強我省食用農產品的監督管理,規范農業投入品的生產、經營和使用,保障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
《浙江省社會養老服務促進條例》
隨著人口老齡化、高齡化和家庭小型化的發展,養老已經逐步成為全社會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之一。
近年來,我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先發展社會養老服務”的戰略決策,全力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但是,由于缺乏法律法規的有力支持,我省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還存在養老服務機構不能滿足社會需求、民辦養老服務機構運行無序、養老服務護理職業培訓制度不健全、養老服務人員缺乏等問題,有必要通過制定地方性法規對相關問題予以規范和引導,為基本建立與老齡化進程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體現城鄉不同特點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提供法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