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振春
黨的十八大強調,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健全經濟責任審計等制度,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江西省吉安縣審計局貫徹十八大精神,圍繞2013年縣鄉換屆重要工作,接受縣委組織部門的委托,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到去年12月底,已對該縣大沖鄉、財政局等19個黨政部門的19名領導干部,進行了任中或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圓滿完成了此項審計監督任務。
在實施審計監督過程中,吉安縣審計局堅持與時俱進,立足審計工作實際,不斷探索、創新、完善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的方式、方法,拓展審計內容,規范審計評價體系,以利于審計工作不斷適應新要求、實現新發展,增強了審計監督效果。
審計方式有創新——該局從過去單純開展離任審計,向任前、任中審計轉變。為了解決領導干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任務集中、時間緊迫、審計人員少的矛盾,該局建立健全了經常性的審計機制,監督關口有效前移,有計劃地開展任中審計,積極探索任前審計的新方式。實踐證明,通過不斷創新審計方式,既減輕了集中離任審計的工作壓力,又可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各部門和被審計單位的領導,能認真對待任中經濟責任審計發現的問題及審計建議,做到邊審計、邊整改、邊落實,有效防止和減少了領導干部因決策失誤或管理不善而造成損失。
審計方法有改進——該局結合縣本級預算執行審計、鄉級財政決算審計、部門財務收支審計和專項資金審計實施經濟責任審計。各種審計方法的相互結合,有利于審計資源共享和審計結果互用,有效地減少了重復審計,不斷優化審計成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審計內容有拓展——該局從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向以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相關事項為主要內容的審計轉變;從發現違紀違規問題審計為主,向管理和績效審計與違紀違規審計并重轉變。在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實踐中,由原來的財政、財務收支審計,拓展到七個方面內容的審計,即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或事業發展情況、經營目標實現情況;財政、財務收支與資產管理情況;執行國家方針政策情況;重要經濟決策情況;重要投資項目的建設和管理情況;對所屬部門、單位的監督管理或內部管理情況;領導干部個人廉潔自律及遵守國家財經法紀情況。
評價體系有規范——該局落實十八大有關“從嚴管理監督干部”的要求,為統一規范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制定了《經濟責任界定和審計評價標準》。依照國家法律法規、有關政策規定以及考核目標進行審計評價;對照七個方面主要審計內容,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對領導干部履責情況進行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評價;對領導干部應承擔的直接責任和主管責任區別情況進行界定;根據審計結果,建議組織上予以重用、正常使用或按法定程序移送紀檢監察、司法機關調查處理。審計情況表明,大部分黨政領導干部在任期內較好地履行了經濟責任,較好地執行了財經紀律,內控制度較健全,內部管理較規范。但也發現部分領導任職的單位存在財產、資金的管理使用不規范,部分經營性資產收益低下,執行稅收法規不到位等現象。審計局對嚴重違紀違規的問題進行了處理、處罰,并將結果及時報告縣委組織部,促進了審計成果利用,為縣委管理、評價、考核和使用干部提供了有效的服務,有力地推進了全縣民主法治和反腐倡廉建設。
(作者單位:吉安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