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晉聰
(山西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
高校新校區景觀設計的探析
劉晉聰
(山西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
介紹了太原師范學院新校區景觀設計的構思和理念,對于不同尺度和不同使用功能校園空間的景觀設計手法作了論述,強調了景觀設計要合理利用現有自然環境,考慮學校的文脈,注重學校的文化氛圍的塑造,使景觀設計服務于校區的規劃設計。
景觀設計,文化,尺度,使用功能,校園空間
高校新區的景觀規劃設計是對建筑規劃設計的進一步完善,景觀設計應充分體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及辦學特色,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對學校師生的生活和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本文以太原師范學院新校區建設項目為例,來探討高校新區景觀設計的思路和手法,為高校新區文化景觀的營造積累經驗。
太原師范學院是以本科師范教育為主的全日制高等師范院校。為滿足未來發展需要,太原師范學院選址山西省晉中市北部高校新校區內,依據學院發展規劃,按20000名學生,總建筑面積57萬m2(含教工宿舍2萬m2)規模進行一次性征地、規劃,分期建設實施。
太原師范學院新校區選址山西省新建的高校新校區,用地位于新校區西北角。新校區用地面積為106.2 hm2(1593畝),總建筑面積為57萬m2。
高校區師院用地現狀為溝壑地貌,東西向橫穿規劃區,已經干涸30多年,由于連年挖沙,溝壑底部黃土裸露,最深處距地坪有近10 m高差,較淺處也有4 m~5 m。
基地整體東高西低,中部為干涸的河床,由于多年挖沙,形成了幾個高程不同的臺地。
規劃整體采用了中軸結構,體現學院的理性和嚴謹。前廣場、中心橋、核心廣場、圖書館,軸線關系既延續了傳統的布局,也是聯系南北兩塊用地的紐帶。
學院設計了多個組團式的建筑群,每個建筑群由多個院系組成,樹木綠化如同脈絡一樣深入到各個組團內部,并使各個組團互不干擾。
太原師范學院新校區文化景觀的設計堅持學校“行知統一、造就良師、服務社會”的辦學基本理念,以師范文化為主體,以區域文化和行知文化為兩翼,將師范性、地域性、人文性與時代性的文化特色與景觀建設有機的融為一體,打造具有“師(書香師院)、史(大氣厚重)、詩(詩意校園)、實(科學人文)”鮮明特色的太原師范學院新校園區。
經濟性原則就是要盡可能保護和尊重原有基地條件,減少工程量和維護工作量及能源的消耗量,基地內部的地形、地貌被基本保留下來的同時,也減少了建設成本的投入。
地域性原則就是要充分挖掘先天自然景觀的潛力,考慮地域及規劃場地的特點,創造出自然生動的景觀效果。根據地形布置的綠化步行帶及沿行洪渠有一系列的空間景觀節點,都體現出地域的自然、歷史、文化內涵及特色。
系統性原則即把整個校園景觀作為一個系統,關注其整體性、層次性,而不僅僅關心某幾個景觀節點的塑造。因而規劃提出了多個組群,系統規劃,整體發展的設計理念。
校區的景觀布局,以南北中軸線及行洪渠兩岸為兩條主要景觀帶,主要景觀帶將學校各區的景觀點組團進行有機的聯系、整合構成了學校景觀的基本框架。南北中軸的景觀布局相對嚴謹對稱,以高大的喬木為主,體現了大學書院中軸線的莊重氣勢。沿行洪渠兩側的景觀設計層次豐富,構圖靈活,緊密結合水體,塑造出一條優美的景觀帶,體現出書院浪漫的詩意氛圍。兩條主軸聯系的各景觀組團采用相對封閉的園林式布局,每個組團都有相對完善的生態小系統,很好的體現了新校區景觀結構的層次感及中國北方的院落式文化。
作為師范類院校,該校區的總體規劃借鑒了傳統書院式平面布局,將校區南北中軸線作為了學校的主軸線,主軸線的景觀設計成為了景觀設計中的重點。景觀結合校門、入口廣場、圖書館、體育館的層層迭進及收放有致的空間,布置規整嚴謹,以中心對稱的高大喬木為主,不同樹種間構成豐富的層次,形成起承轉合,交響樂章一般的空間序列關系。
為了突出書院的大氣莊重的氣氛,強調出學校南北中軸線的序列感,中軸線的道路及中心廣場尺度較為寬闊。為了使學校中軸線寬闊而不空礦,在中心大道的周圍及中間栽種了陣列式布局的高大數木,陣列式布局的樹木烘托學府肅穆氣氛的同時也很好地調節了中心廣場的小氣候,有效阻擋了冬日的寒風及夏日的暴曬,吸引人群的聚集。
充分利用泄洪渠貫穿校區的空間特點,以一河兩岸為中心形成了學院的濱水景觀區。河兩岸景觀建設以回歸景觀的自然特性為基調,植物與景觀的設計體現出宜人的尺度,在一河兩岸構成了“天人合一”的人文景觀帶。河兩岸設計了親水的露天休憩平臺與自然的草坡,在設計中充分考慮了綠化步行帶、生態景觀節點、環湖景觀節點的穿插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休憩觀景的場所,讓大學生活給學生留下美好的記憶。
沿景觀水體兩側布置有駁岸與水面相互地映襯,駁岸兩側的植物考慮到水與大氣的微循環,各類植物應該多層次、立體化地種植,不僅能夠形成節能舒適的生態系統,也大大地開拓了景觀空間的趣味性,讓景觀河兩岸產生起伏有致、疏密相間的和諧韻律。
在校區的總體規劃設計當中,各學院以及行政空間以組團樓為單元,學生的生活區也是自成體系的。庭園與建筑相互借景,通過對建筑中庭,天井,室內綠化,空中花園,交往平臺等等建筑內部的生態空間處理,達到了建筑與庭園的完美融合(如圖1所示)。

圖1 建筑單體及內部圍合庭園空間
高校新區的景觀設計,影響著校區師生的生活品質與文化氛圍,要協調好景觀與建筑的關系,景觀與人的關系,景觀與校園文化的關系。優秀的校園景觀設計會減少學生與新建校區的疏離感,體現出學校自身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景觀營造出的良好氛圍要對學校師生的工作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讓廣大師生在校園的生活中充滿樂趣,達到景觀育人的目的。
[1]克萊爾·庫珀·馬庫斯,卡羅琳弗朗西斯.人性場所——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M].俞孔堅,刊 鵬,王志芳,譯.第2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45.
[2]劉 永,李大偉,耿 雷.高校新校區景觀規劃探析——以西安工業大學未央校區圖書館南側景觀規劃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35):21906-21908.
[3]王圣本,高志敏.高校新校區建設者規劃工作的思考[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6):68-70.
[4]曹仁勇.取綠景天然建生態校園——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園的景觀環境設計[J].福建林業科技,2006(4):205-208.
[5]陳伯超,徐麗云,王曉晶.沈陽建筑大學新校區設計解讀[J].建筑學報,2005(11):27-30.
On analysis of landscape design for new campus of colleges
LIU Jin-cong
(Shanxi Architecture and Science Research Academy,Taiyuan 030001,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ideas for the landscape design at new campus of Taiyuan Normal College,indicates the landscape design methods for the campus spaces with different sizes and functions,emphasizes the landscape design has reasonable natural environment,considering the school context,creation of school cultural atmosphere,so as to serve the campus planning design with the landscape design.
landscape design,culture,size,functions,campus space
TU986
A
10.13719/j.cnki.cn14-1279/tu.2014.29.020
1009-6825(2014)29-0031-02
2014-08-10
劉晉聰(1984-),男,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