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作風問題都與公私問題有聯系,都與公款、公權有關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領導干部必須時刻清楚這一點,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嚴格自律。”
1月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惟有改革,才能破除阻礙創新的思想藩籬;惟有改革,才能沖破制約創新的體制機制。政府要大力減少和糾正用行政手段包攬、直接介入或干預科技創新活動的做法,把主要精力放在完善創新激勵政策、營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上來,發揮好‘推手作用,為科技創新之樹‘施肥增養”。
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講話中說。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人大制度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展現出巨大的優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是符合我國國情、符合時代發展的好制度。”
1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出席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研究會成立大會時強調。
“公務員是國家公職人員,掌握并行使公共權力。養老待遇差了,隊伍可不好帶,積極性和清廉度都會受影響。而且,一般來說,能考上公務員的,文化程度也較高,讀書時間長、教育投資大。非要讓公務員的養老金和藍領工人水平一樣,對寒窗苦讀十幾載的公務員來說,是否也不公平?”
1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公務員養老,制度并軌不是平均主義》文章,很快傳遍網絡。
“學制過長易導致學生進入社會太晚,適應社會慢;學校與社會學用分離,學生適應工作慢,工作壓力大、穩定性差;特別是女生,畢業時已近晚婚年齡,工作與婚戀難以兼顧,給婚育帶來影響。”
1月12日,廣東省政協委員、廣州軍區總醫院政委黃艷儒提交提案,建議將現行的小學到高中的12年學制縮短為9年,“這樣19歲就可以大學畢業,可以更早地規劃人生”。
“這些年人代會立法權虛置,如果人代會立法,讓代表更廣泛地參與進來,既能保證代表行使自己的權利,同時也可以讓立法質量更高。今后,在人代會上安排立法事項將成為一種常態。凡是涉及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問題,首都改革發展的重要問題,以及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的地方性法規制定,都將提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
1月18日,北京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審議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在內的3項法規,這是該市人代會繼2001年以來事隔13年后,再次在人代會期間審議法規。對此,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制辦主任李小娟如此表示。
“我到一個地方出差,一看房間里擺了兩包煙,就說拿走,為了兩包煙不值得犯錯誤。還擺了一盤水果,我說水果也撤了吧,撤了我安心,咱接待辦的同志也安心,都不犯錯誤啊!”
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會堂,中紀委法規室主任侯覺非在上廉潔教育課時,以親身經歷的鮮活事例,講述如何才能做到“不犯錯誤”。
“不要既想當官又想發財,不要覺得當了官就可以無拘無束、隨心所欲,不要以為當上官就能享受各種不當福利、收獲諸多不正利益……‘為官不易,說到底并不是官不好當了,而是像群眾說的,是貪官不好貪了,庸官不好混了,壞官不好受了。”
1月22日,山東省紀委副書記王喜遠在省紀委監察廳網站作在線訪談時表示,一些人抱怨“為官不易”,實質是一種權力觀錯位的表現。中央出臺各種禁令,為的就是促使各級干部端正態度,擺正位置,回歸自己的本色與本位。
“延遲退休是開發人力資源特別是老年人力資源的重要途徑。從2012年開始,勞動力資源總量開始出現下降,這也預示著我們的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時代將要結束,所以必須研究如何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勞動力資源的問題。”
1月2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舉行新聞發布會,政策研究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改革退休年齡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政策,是我國經濟社會結構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選擇。
“凡出現‘帶病提拔、突擊提拔、違規破格提拔等問題,都要對選拔任用過程進行倒查,存在隱情不報、違反程序等失職瀆職行為的,不僅查處當事人,而且追究責任人,一查到底、問責到人。”
繼1月15日《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之后,1月25日,中組部再發《關于加強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的意見》,提出了上述措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