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調節保安系統的主要部件對常見機械故障原因進行了分析,為該系統正常運行和處理故障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私服閥; 調節保安系統; AST電磁閥;
前言:汽輪機數字電液控制系統已在汽輪機上得到廣泛應用,抗燃油系統主要由供油系統、執行機構和危急遮斷系統三大部分組成,作為汽輪機數字電液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高壓抗燃油為介質,完成DEH指令信號到汽輪機閥門動作的轉換,它的故障將嚴重危及汽輪機的安全運行。
1 常見機械故障的分析處理
1.1伺服閥
1.1.1 伺服閥工作原理
伺服閥又稱電液轉換器,它將控制輸出信號轉換成液壓信號,是EH油系統的核心部件,它由一個力矩馬達和兩級液壓擴大及機械反饋系統組成。正常情況下,擋板兩側與噴嘴的距離相等,使兩側噴嘴的泄油面積相等,噴嘴兩側油壓相等。當有電信號輸入,銜鐵帶動擋板轉動,擋板移近一只噴嘴,使這只噴嘴的泄油面積變小,流量變小,噴嘴前油壓變高,對側則相反,這樣就將電信號轉變為機械位移信號,最終轉變為油壓信號,并通過噴嘴擋板系統將信號放大。擋板兩側噴嘴前油壓與下部滑閥的兩腔室相同,兩端油壓差使滑閥移動,并由滑閥上的凸肩控制的油口開啟或關閉,以控制高壓油通向油動機活塞下腔,克服彈簧力打開閥門,或將活塞下腔通向回油,關小閥門。伺服閥中還設置了反饋彈簧,并設有機械偏零,在失去電信號時,滑閥偏向一側,使閥門關閉。
1.1.2 伺服閥主要故障
伺服閥主要故障為卡澀和電化學腐蝕,主要表現為油動機始終處于全開或全關位置而無法控制。伺服閥的閥芯與閥套間隙只有2μm左右,極易造成卡澀,一旦卡死,將導致調節過程無法控制;另外伺服閥的噴嘴與擋板之間也容易發生卡澀,伺服閥噴嘴與擋板之間的間隙在0.03mm左右,當油中有顆粒卡在當中時,就會使擋板始終靠近一個噴嘴且反饋桿無法將其拉回,主閥芯兩端的壓差始終存在,造成閥芯向一個方向開,油動機就會處于全開或全關位置而無法控制。當其發生卡澀時,最好交給專業廠家修理。
1.2 快速卸荷閥
1.2.1快速卸荷閥動作過程
快速卸荷閥安裝在油動機液壓塊上,當機組緊急停機或危急脫扣裝置動作時,危急遮斷油失壓,滑閥上移,壓力油與回油導通,使得油動機下腔的壓力油經卸荷閥回油快速釋放,這時不論伺服放大器輸出的信號大小,在閥門彈簧力的作用下,均使閥門關閉。
1.2.2快速卸荷閥常見故障
卸荷閥的常見故障是杯狀滑閥卡澀或關不嚴,造成系統泄漏,嚴重時油動機無法
開啟,內漏時大量壓力油通過卸荷閥回到回油管,顯產生大量的熱量使回油管道發熱,因此通過檢查回油管道溫度可以判斷是否內漏。出現卸荷閥卡澀或關閉不嚴的故障后,可以通過清洗卸荷閥的方法排除。當調節螺釘未旋緊或針形閥處未關嚴時,危急遮斷油通過先導閥泄去,油動機同樣會產生內漏;壓力油與危急遮斷油之間的小孔堵塞,危急遮斷油無法產生,油動機也會產生內漏。所以當油動機出現內漏后,這些地方都需要檢查。
1.3 AST電磁閥
1.3.1AST電磁閥動作過程
正常情況下,四只電磁閥被通電勵磁關閉,當電磁閥失電打開時,首先泄去由壓力油經節流孔提供的先導控制油壓,使得主閥后移,遮斷油口被打開,泄去危急遮斷油,導致蒸汽閥門關閉,汽輪機停機。四只電磁閥是串并聯布置,有多重保護功能,每個通道中至少須一只電磁閥打開,才會導致停機。同時也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四只電磁閥中任意一只損壞或拒動均不會引起停機。
1.3.2 AST電磁閥主要故障
AST電磁閥主要故障有:①電磁閥線圈無法帶電。電磁閥帶電后,其頂部有較強的
磁性,可用鐵質物質校驗,若無磁性,說明電磁閥沒有正常帶電,可能是線圈故障,需要更換電磁閥或線圈;②節流孔堵塞,先導控制油壓無法建立,主閥也不能關閉,需清洗檢查后排除;③主閥關閉不嚴,當電磁閥出現卡澀或閥口處有雜質時,會造成主閥關閉不嚴,進油口與出油口之間有泄漏,可能造成危急遮斷油壓過低,需清洗檢查后排除;
④閥芯與閥套之間間隙過大。主閥與閥套之間是間隙配合,如果二者之間間隙過大,當
控制油通過先導電磁閥卸壓時,危急遮斷油會通過間隙從閥芯的右側到左側補充控制油
壓,使閥芯的開口很小,可能造成打閘后危急遮斷油壓過高,需要更換閥芯或閥體。
1.4 EH油泵
1.4.1 EH油泵工作原理
EH油泵為恒壓變量柱塞泵,它恒定的壓力輸出是通過出口壓力變化反饋調節實現
的。調節裝置分為二部分:調節閥和推動機構。調節閥裝于泵的上部,感受泵出口壓力
變化并轉化成推動機構的推力。推動機構在泵體內部,調節閥輸出的壓力信號變化將轉
化為斜盤傾角變化,活塞產生的推力克服彈簧力來決定泵斜盤傾角,使泵的輸出壓力發
生變化。
1.4.2 EH油泵主要故障
當EH油系統壓力波動較大時,大多數是由于主油泵的調節裝置動作不靈活所致,
另一方面是蓄能器存在缺陷,穩定性差。調節閥閥芯間隙很小,在0.02~0.03mm左右,
若EH油中的雜質微粒隨油進入調壓閥,將阻塞間隙,造成卡澀。當調節閥芯出現卡澀
時,不能及時將泵出口壓力信號轉換為推動機構的推力,根據閥芯卡澀的位置不同,油
壓可能越降越低,也可能越升越高,將閥芯沖到新的位置,從而造成泵輸出壓力大幅度
波動。
1.5 油缸
油缸活塞桿處滲油是影響油缸長期使用的主要原因。因油動機直接掛在蒸汽閥門座上,
沒有冷卻裝置。正常溫度應小于65℃,實際局部溫度遠遠高于EH油的抗劣化溫度,其
工作環境比較惡劣。油缸長期工作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中時,活塞桿表面的油膜會碳化聚
集在活塞桿表面,破壞活塞桿的光潔度。當結碳處通過密封圈時,會損壞密封圈,如此
反復多次就會造成滲漏,嚴重時會將銅制軸套拉毛,加速密封圈和活塞損壞;有時安裝
結構會使活塞受側向力,加速活塞與軸套、密封圈之間的磨損,也是引起滲油的原因。
另外O形圈耐高溫能力也比較差,長期處于高溫環境中會脆化,并產生"炭黑"小顆粒,
卡澀油動機,阻塞伺服閥,造成油動機滲油。所以油缸大修時,應仔細檢查活塞桿與軸
套的磨損以及O形圈有無破損。
2.EH油油質的控制
EH油系統是高精密調節系統,對油質要求很高,EH油系統伺服閥、電磁閥、節流孔、通道等的故障也多和油質有關。因此EH油油質控制,對于該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至關重要。為保證EH油油質,要加強油質的監督,定期進行油質檢驗。要定期濾油或保持在線濾油,以降低EH油中的酸值,降低水和氯的含量,除去油中顆粒。此外要定期更換油動機濾芯、抗燃油泵出口濾芯、抗燃油回油濾芯、再生裝,置濾芯檢修過程中注意保持油質的清潔。另外要防止EH油的局部高溫氧化,可考慮加裝冷卻裝置,停機后要保持EH油系統3~4天的運行時間。
3.結束語
EH油系統是汽輪機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故障將嚴重危及汽輪機的安
全。在此對EH油系統主要部件常見機械故障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處理方法,其實EH
油系統的其它部分亦存在類似問題,大家只有對該系統的流程、設備結構、工作原理等
熟練掌握,才能準確及時的處理問題。
作者簡介:孫宇平(1963-),男,本科,助理工程師,陜西清水川電廠設備部副主任endprint
中國科技博覽2014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