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宇

快男超女、達人超模,選秀節目滿天飛。
俊男靚女各路奇葩草根選手,在這演藝界的獨木橋上,殺得眼紅性起,引出狗血話題無數。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東風開始壓倒西風。選秀節目審美疲勞,關注度大不如前,而選智類節目卻異軍突起,紛紛在各大衛視的黃金時段占得一席之地。隨便數一數:東方衛視《夢立方》、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央視《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河南衛視《漢字英雄》、安徽衛視《超級演說家》……都試圖突破逐漸模式化的選秀套路,走一條高智商真人秀之路,而江蘇衛視的《最強大腦》、《一站到底》更是其中翹楚,在眾多選秀節目的夾擊中殺出重圍,收視率登頂,關注度爆棚,一種新型選秀模式已初成規模。
“觀眾對電視內容的接受度變得越來越多元化。”《最強大腦》制片人桑潔對記者說,“觀眾的欣賞層次也在逐漸提升,他們不滿足于傳統的綜藝、歌唱選秀等節目類型。”確實,口味越來越刁的觀眾,絕不會容忍一些炒冷飯節目侮辱他們的智商,因而,高智商節目應運而生。
這是益智真人秀
風水輪流轉。遙想當年,《智力大沖浪》、《開心辭典》等益智攻擂節目也曾遍地開花,在各大電視臺大行其道。但隨著時代變化,這些相對簡陋的1.0時代的益智攻擂節目已全面潰敗,這一回的“選智”節目形式更新穎,內容更精彩,掀起的收視風暴,乃更勝當時。
江蘇衛視《一站到底》節目的樣式和1.0時代的益智攻擂節目看上去頗有相似之處,不管形式怎么變,核心還是答題。各路站神學霸為了記憶力和名譽而戰,攻擂守擂,說一千道一萬,還是答對的最牛。
但《一站到底》執行制片人薛巍對本刊記者一再強調這同時也是一檔真人秀節目:“《一站到底》最大特點是它將一檔常規的答題節目演變成真人秀,將益智答題與綜藝娛樂相結合。相比答題而言,節目更看重的是誰在答。”
無論是檀越這樣的“1080度”答題大神,還是12歲卻語出驚人的鄧自宇,節目參與者有著各自的年齡、身份、文化層次,來自各個不同的領域,從事著不同的工作。有平凡的出租車司機,也有在國際級企業就職的高管金領,有清華北大等等的博士教授,也有還在上學的小孩,有留學歸來的青年才俊,也有知識淵博的古稀老人。每個領域、層次的人都可以在這個舞臺上進行公平較量,他們之間的條件不僅僅是某一方面的專業深度,更加重要的是知識面的廣度,再加之一些博弈的運氣。
他們在舞臺上通過關鍵詞、自我介紹、答題等方面向電視機前的觀眾展示著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自我風格。他們在舞臺上的語言、行為構成了節目的內容。薛巍說:“這樣的一檔益智答題節目具備了‘真即真實表現由普通人參加,‘人即以人為核心展現人格魅力等,‘秀即通過答題博弈的方式展開對決的電視節目。所以我說這檔節目不僅僅是一檔益智攻擂答題節目,同時更是一檔真人秀節目。將益智類節目中原有的競爭和游戲趣味元素的作用加以擴展。”
薛巍認為這與江蘇衛視的整體定位其實是一致的,《一站到底》和《非誠勿擾》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究其實質都體現了當下中國普通民眾的生活狀態,呈現最真實的情感世界。“江蘇衛視的節目大多是以普通人參與為主,比較接地氣。‘情感世界,幸福中國是江蘇衛視的定位,因此《一站到底》的出現并非一種轉型,而是一脈相承。”
求新求變辟蹊徑
可以說,“真人秀”這三個字,點出了1.0時代和2.0時代分水嶺的實質。早年的益智攻擂節目,電視臺主持人是核心,是視覺的焦點,或者分出勝負答對答錯是唯一的懸念。如今,電視民主的今天,普羅大眾終于揚眉吐氣翻身做主人,不論是站神、“最強大腦”還是“漢字英雄”、《中華好詩詞》中記憶力超群的古詩詞好手,他們的個人魅力正通過節目的剪輯運營,得到最大程度的彰顯。也可以這樣說,這些節目在像歌唱選秀節目一樣造星造神。
為此,江蘇衛視在進行節目引進時,更多的是通過聯合研發的方式,會大刀闊斧地對原有模式進行改革。比如他們知道中國觀眾更希望能夠看到選手背后的故事以及他登上舞臺之后命運的發展,所以在制作節目時,他們并不單單只去呈現那些匪夷所思的腦力技能,而是重視這些腦力技能的發現過程。
與此同時,面對節目同質化競爭的格局,在整體定位一致的前提下,江蘇衛視這兩年節目制作的基本思路就是創新,這也是他們熱衷“選智”節目的原因之一。《最強大腦》制片人桑潔對記者說,他們覺得固步自封的危險要遠遠大于求新求變:“做一檔新節目的風險是相當大的,打消這個顧慮的原因在于我們認為電視節目最大的風險不是做新的東西,而是做別人做過的東西。”
未雨綢繆,事實上,江蘇衛視很早就已經關注國外最新的節目發展動態,因此才能在第一時間如此敏銳地注意到,選智科學類節目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潮流。
他們特別注意到,科學主題的節目近來在國外逐漸興起,國外有較成熟的科學真人秀節目,比如英國廣播公司(BBC)既有探索人類生存意義的《Human Universe》,也有研究人類和寄生物之間關系的《Infested》以及關注于分離的手腳如何工作的《Dissected》,都制作精良,很有影響力。只是因為制作難度很大,而國內從未有過類似科學主題的節目,很少有人敢做,而且這檔節目的模仿難度很大,而這正給了江蘇衛視以另辟蹊徑求新求變的契機。
江蘇衛視成了第一個在科學真人秀節目中吃螃蟹的電視臺,因其勇敢,他們獲得了熱烈的回報。這是一個不能邯鄲學步亦步亦趨步他人之后塵的時代,而從“選秀”到“選智”,只是這大變局中的一個小插曲。哪一天,當選智節目也已多如牛毛之時,那也就是該翻開新的一頁的時候了,到那時,依舊是勇敢邁出新的一步者得天下,而盲目跟風者,必將吞下大浪淘沙的苦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