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日前下發關于開展2014年土地礦產衛片執法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要求,9月30日前,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完成書面數據審核、實地驗收、警示約談和啟動問責等各項工作,向國土資源部上報工作報告和數據成果。

通知指出,此次工作對象為國土資源部下發的疑似違法用地圖斑及礦產疑似違法圖斑,主要任務是通過對2013年度土地礦產開發利用情況開展衛片執法監督檢查,發現并嚴肅查處違法用地、違法勘查開采礦產資源行為;評估一個地區年度國土資源管理秩序狀況,對違法用地、違法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嚴重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進行約談,依據《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處分辦法》對違法用地嚴重地區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人員和其他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實施問責;通過衛片執法監督檢查反映出的違法問題,檢驗及時發現、制止、報告、查處違法用地及違法勘查開采礦產資源行為的情況,對日常執法工作進行分析評估、督促檢查。
通知對問責政策、“歷史批文”、試點用地、非新增建設用地及五種特殊情形違法采礦行為的界定等有關規定作了具體說明。通知提出,經核查,屬以下五種情形之一,且屬于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管轄范圍的,確認為違法采礦行為,應依法進行處理:一是在實施工程建設項目或公益性建設項目中,在批準占地范圍外采挖砂、石、土用于本項目建設,或雖然在批準占地范圍內采挖砂、石、土但將其銷售獲利或假借實施建設為名違法采礦的;二是雖然已向登記機關提交采礦權申請、已申請探礦權轉采礦權且登記機關已受理、礦區范圍已批復,但未依法取得采礦許可證即實施采礦的;三是井巷工程在批準的礦區范圍外且實施了采礦行為的;四是在實施與礦產資源開采有關聯的活動中,未依法依規取得相關許可即采礦的;五是實施土地整理、荒山荒坡開墾、地質災害防治、礦山環境治理、煤田滅火等工程中伴隨礦產品采出并將其銷售獲利或者假借實施上述活動違法采礦的。
通知強調,凡2013年度內發生的違法用地、違法勘查開采礦產資源行為,不論是否在土地礦產衛片執法監督檢查圖件數據中體現,一旦發現,必須納入2014年土地礦產衛片執法監督檢查數據統計。對隱瞞不報的,要從重處理。
近日,江西省推進新型工業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全省重點產業集群推進工作方案》。《方案》根據產業規模、特色、配套等情況,在全省范圍優選一批規模較大、特色鮮明、配套完善、成長性好的產業集群,進行重點推進和培育,并從完善工作機制、制定發展規劃、培育企業、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出臺扶持政策等方面著手,保障重點產業集群快速發展。今年將重點推進60個產業集群,其中有色產業集群7個入選,分別是貴溪銅及銅加工產業集群、鷹潭銅合金材料產業集群、贛州稀土磁性材料及永磁電機產業集群、龍南稀土精深加工產業集群、豐城再生鋁產業集群、宜春鋰電新能源產業集群、橫峰有色金屬綜合回收利用產業集群等。2014年全省7個重點有色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388億元;2015年主營業務收入力爭突破1945億元。
《方案》要求,培育引進一批企業,突出產業鏈條延伸,發展研發、制造、銷售、物流及其他生產性服務業一體化的產業鏈體系,提高產業協作配套水平。鼓勵企業采用多種方式,對其上下游配套企業進行重組、改造,引導社會資源向骨干企業集聚。優選一批發展前景廣、成長性好的中小微企業,從生產要素、資金保障等方面給予支持,構建完善的產業集群分工協作體系。
近日,山東省國土資源廳下發《關于做好采礦許可證注銷清理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省范圍內對各類采礦權信息系統數據庫進行核實清理,確保采礦登記管理信息系統、礦山年度報告、國土資源統計等數據與實際有效采礦數據一致。
《通知》指出,各市國土資源局要以2014年3月31日為時間節點,對部、省審批發證的采礦權數據庫進行核實清理。凡因資源枯竭、政策性關閉等歷史遺留原因,致使采礦許可證過期,企業法人不再存續或企業法人主體資格滅失,沒有合法權利主體的礦山,可視為其采礦許可證廢止失效。廢止礦山所在市局要立即收繳其采礦許可證,并在市級報紙上進行為期60日的公告,市局要行文報請原審批機關注銷其采礦許可證,從全國礦業權統一配號系統中予以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