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鋅價大漲,主要源于市場對于國外鋅礦山閉坑導致鋅精礦長期供應趨緊的預期以及近期多頭資金的積極介入。但是當前的供需關系難撐大漲行情,同時,環保監管的日益嚴格,也影響鍍鋅、鋅合金等下游生產,鋅價短期的大漲勢頭也難以為繼。
6月以來國內外鋅價大漲。6月中旬倫鋅和滬鋅均分別向上突破前期2150美元/噸、15500元/噸的重要壓力點位,截止到6月末,滬鋅大漲5.25%,倫鋅大漲7.98%,創16個月以來新高。業內人士普遍預測,鋅價向上突破,更多是來自于市場對于國外鋅礦山閉坑導致鋅精礦長期供應趨緊的預期以及近期多頭資金的積極介入。
根據國際鉛鋅研究小組(ILZSG)最新公布的數據,今年1~4月全球鋅精礦產出421萬噸,較去年同期小幅回升0.4%。主要是美國和墨西哥的產量增加彌補了加拿大、愛爾蘭和秘魯的下降數量。前4個月全球精煉鋅產量1346萬噸,消費量1358萬噸,供應短缺10.7萬噸,供應缺口呈現拉大趨勢,而去年同期為過剩3.2萬噸。
2013年,海外部分鋅礦山的關閉已經預示著全球鋅精礦供應可能面臨短缺。資料顯示,嘉能可超達公司在加拿大的不倫瑞克(Brunswick)和珀塞維蘭西(Perseverance)鋅礦2013年關閉,全球約減少鋅供應30萬噸/年。2014年,礦產巨頭印度韋丹塔礦業集團(Vedanta)也將關閉愛爾蘭利希恩鋅礦(Lisheen),該礦產能為17.5萬噸。五礦資源公司在澳大利亞的世紀鋅礦(Century,全球第三大鋅礦山)年產50萬噸項目將于2015年中停產。納米比亞Skorpion的年產15萬噸項目也將于2017年停產。
巴克萊銀行預計,近幾年約有100萬噸鋅產能由于礦山關閉而消失。除了礦山關閉直接影響精礦的供應之外,一部分在產的礦山,由于長期開采,礦山品位不斷下降,因此也將造成未來2~3年鋅精礦供應量減少。
未來大型鋅礦山關閉潮的出現,屆時周期性的短缺不可避免。嘉能可超達公司鋅市場主管丹尼爾·馬特預測,到2016年全球將新增鋅精礦需求200萬噸,而未來全球新增鋅精礦項目只能提供110萬噸的供應。而到2020年,則需要新增500萬噸的鋅精礦山產能滿足供給。
從國內鋅精礦供應來看,今年以來鋅精礦產出維持增長趨勢。1~5月,國內鋅精礦累計生產211.64萬噸,與去年同期的211.93萬噸基本相平。而今年國內鋅精礦進口量前3個月增長明顯,但4~5月開始下滑,1~3月進口累計增長高達31%至55萬噸,1~5月國內累計進口量僅提高至78.25萬噸,累計增速放緩至1.9%。
對于進口鋅礦在4~5月出現放緩,中信期貨分析師鄭瓊香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一季度國內鋅精礦生產受天氣寒冷及春節因素影響,國內礦停產較多,所以進口較多國外鋅精礦以彌補國內需求。隨著4~5月份國內鋅精礦逐漸釋放,對進口礦的依賴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進口鋅精礦與國內礦相比不劃算,從現金計算來看,會出現虧損。但部分企業利用信用證進口鋅精礦從而達到融資目的,而國內礦山企業多采用現金現算結算方式,并不能進行抵押,故一季度部分企業由于資金周轉及融資等需求,從而加大鋅精礦的進口。但隨著今年春節后金融機構對進口套利融資行為加強限制,4~5月鋅精礦進口融資情況也受到了一定影響。
受今年國內宏觀經濟影響,今年一季度下游消費低迷,在此情況下,國內許多冶煉廠選擇提前檢修的方式應對價格帶來的沖擊。據記者統計,就包括云南金鼎、湖南太豐、陜西東嶺、馳宏鋅鍺、羅平鋅電、漢中鋅業等十余家企業分別選擇檢修。
由于國內鋅精礦的供應充足,加工費得以上漲,7月份鋅精礦加工費維持于5100~5300元/噸,企業利潤有所上開,國內很多冶煉廠重啟暫時關閉的產能。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5月份國內精鋅累計產量217.75萬噸,同比僅增加2.6%。3月國內精煉鋅為40.57萬噸,環比增0.58%,而5月份,產量已增至4.4%(上述十余家冶煉廠紛紛復產)。據記者統計,目前國內鋅冶煉企業的平均開工率已從一季度不足60%達到目前的70%~75%之間,國內冶煉廠開工意愿逐步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未來進口鋅精礦供應的不足和價格的恢復,由于成本等因素停采的國內小型礦山可能將陸續加大開采量。而隨著這些停產或半停產小型礦山產能的逐步恢復,一些原本受制于原料的中小型冶煉廠將逐步擴大產量。
據統計,6月份受益周邊市場帶動,國內鋅價擺脫底部,但上漲區域差異性分化明顯。上海地區普通0#鋅最高逼近15700元/噸以上,南儲及天津地區國產鋅錠跟漲乏力。截至6月底,天津地區普通鋅錠價格維持15500~15600元/噸之間,主要因為北方地區的環保政策對鍍鋅、氧化鋅等用鋅企業開工率水平的影響所致,終端企業需求偏差。而南方的鋅冶煉企業相對集中,貨源相對過剩,加之進口鋅沖擊使得南儲鋅價上漲壓力大。成交來看,終端產品利潤不高加之企業資金偏緊,因此實際下游商家多按需采購為主,市場主要成交仍貿易商投機性買賣為主。庫存方面,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鋅庫存已從高位下降至55.97萬噸,下降幅度45.3%;上海期貨交易所鋅庫存也從高位下降至20.92萬噸,下降幅度49.7%。
鋅的國內外需求基本一致,以房地產和汽車為主,其中房地產行業占消費比重一半以上。從目前全國房地產行業發展情況看,鋅未來消費增長幅度有限。1~5月份,國內房地產施工面積累計同比為12%,較2013年下滑了4個百分點。
海通證券有色金屬行業首席分析師鐘奇指出,從供給與需求角度來看,目前鋅處于一個供需拐點的位置。由于鋅價持續兩三年處于低位,大量鋅的生產企業基于對未來鋅價的悲觀以及長期在成本線附近徘徊沒有太大利潤等原因而退出市場,這直接造成了今年上半年鋅供給的大幅下降,進而出現了供給端的缺口,進而促成鋅價大漲。
進入7月,鋅的季節性淡季明顯,但是由于主要鉛鋅冶煉廠商在今年上半年檢修的緣故,淡季的鋅錠生產將不受到傳統檢修季的影響。而隨著鋅價的上漲,國內冶煉廠的開工率的攀升,特別是盈利企業仍會擴大冶煉產量,鋅錠供應短期仍將處于供過于求的格局。
由于我國近幾年鋅價行情低迷,銷售價格普遍維持在成本線下上,冶煉企業的銷售客戶群體主要為貿易商,所以鋅目前的產量和庫存并不能同實際下游需求所匹配。而且近期爆發的青島港金屬融資騙貸事件使國家監管的目光聚焦到金屬貿易領域。雖然鋅被認為是繼銅貿易之后最佳的貿易品種,但貿易產品銀行貸款嚴格審核制度將影響鋅貿易,尤其是上海及廣東地區的貿易。此外,我國的環保監管的日益嚴格,也影響鍍鋅、鋅合金等下游生產,鋅價短期的大漲勢頭難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