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個陽谷祥光銅業,2008年與青藏鐵路、三峽水電一起被環保部確定為十大“國家環境友好工程”,2009年代表中國有色金屬企業入選“共和國60周年成就展”。祥光銅業有一支敢打硬仗的生力軍,銅冶煉煙氣制酸專家魯性祥就是其中的一員,我們都稱他“魯總”。

魯性祥生前在陽谷祥光銅業貴金屬車間
中國雖是有色金屬大國,但在工藝技術等方面仍然受制于人。要想有話語權,挺直腰桿,就必須成為有色金屬強國。
——魯性祥
魯性祥是中共黨員,教授級高工,業內人稱“中國第一酸”,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特殊專家津貼,在江西銅業貴溪冶煉廠工作期間先后任硫酸車間主任、亞砷酸車間主任、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黨委書記,退休后于2005年8月被陽谷祥光銅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祥光銅業”)聘任為專家委員會主任、副總指揮長,2011年7月12日因病逝世,享年68歲。
國無實業不立,實業無有色不強,有色不治理煙氣必將貽害無窮。魯總生前曾向我們介紹,他是有色金屬戰線上的一個老兵,這一輩子就干一件事——銅冶煉煙氣制酸。煙氣制酸,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中國雖是有色金屬大國,但在工藝技術等方面仍然受制于人。學習和引進固然重要,但可持續發展,最終還得靠自立自強。要想有話語權,挺直腰桿,就必須成為有色金屬強國。
魯總原工作單位江西銅業貴溪冶煉廠,曾是國家“六五”期間成套引進的22個項目之一,技術和設備成套從日本與芬蘭引進,是當時國內規模最大、技術裝備世界一流的現代大型銅冶煉廠。一期工程于1985年建成投產,當年產銅7萬噸、硫酸30萬噸,使我國銅冶煉技術與世界銅工業水平的差距一舉縮短二十年,配套引進的煙氣制酸系統,對我國硫酸行業的全面技術進步做出歷史性貢獻。

魯性祥(右三)生前在祥光銅業指導員工工作
貴溪冶煉廠投產后,魯總帶領煙氣制酸團隊協同冶煉團隊,堅持走“消化吸收,跟蹤發展,開發創新”之路,對洋設備開刀,大膽進行技術改造,1993年完成冶煉和硫酸系統第一次大的技術改造,生產能力提高50%,工廠整體技術躍居90年代世界先進水平。1995年,魯總所在團隊主動放棄國家已批準開工的二期翻版建設方案,提出減少設備投入,加大技術投入的新二期技術改造方案,節約投資6億元,外匯2000萬元。新方案分兩步實施,第一步不鋪新攤子,他們對原冶煉和制酸系統進行第二次大的技術改造,于1998年2月12日投入生產,當年僅用322天產銅15.2萬噸、硫酸54萬噸。第二步主要是完善冶煉系統,適應冶煉增產而新建制酸二系統(30萬噸/年),1998年3月開工,不久投入生產,貴冶二期很快實現年產銅20萬噸、硫酸90萬噸的生產規模,魯總和團隊其他成員為我國銅冶煉行業和硫酸行業的技術進步,做出了不可多得的貢獻。他領銜的貴冶硫酸技術改造(1542)工程,曾被江西省政府授予1998年度科學技術進步獎。
年過花甲之時,魯性祥常常念叨: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世界銅冶煉和煙氣制酸技術在日新月異。我們雖是有色金屬大國,但是不強。中國何時才能成為有色金屬強國?
廢氣污染是有色金屬行業的一大“心病”。我們有責任把煙氣治理好,變廢為寶,摘掉銅冶煉高污染的“大帽子”。
——魯性祥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2005年,全國有名的“殺雞大王”山東鳳祥集團董事長劉學景,成立了陽谷祥光銅業有限公司,高起點上馬世界上最先進的現代化銅冶煉項目。
一石激起千層浪,“殺雞”的也敢煉銅?“殺雞”的會不會煉銅?一時間眾說紛紜,當然也緊緊吸引住了魯總關切的目光。
魯總后來告訴我們,當時他在想,劉董事長早已是全國知名的民營企業家,他這些年掙的錢幾輩子也花不完,建這個冶煉廠圖的是啥?還不就是想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給銅冶煉企業樹立一個生態環保的標桿,給國家爭光,為民族添彩?廢氣污染是有色金屬行業的一大“心病”,我們有責任攜起手來通過這個項目把煙氣治理好,變廢為寶,徹底摘掉銅冶煉高污染的“大帽子”。

陽谷祥光銅業煙氣制酸系統
志趣相投,魯總和劉董事長的兩雙大手緊緊握在一起。他從貴溪冶煉廠退休后,2005年8月被祥光銅業聘任為專家委員會主任、副總指揮長,從此全力以赴投身到祥光年產40萬噸陰極銅工程項目建設中去。
在劉學景董事長鼎力支持下,魯總帶領祥光煙氣制酸團隊,不迷信任何人,堅持自主創新,大膽地試,大膽地闖,通過全封閉冶煉方式,采用動力波稀酸洗滌凈化、高濃度二氧化硫轉化等工藝技術,使硫的總收率達到98%以上,固化率達到99.9%,祥光銅業尾氣中二氧化硫排放濃度遠遠低于國家工業爐窯排放標準。
為徹底解決陽極精煉過程中產生的少量二氧化硫煙氣,切實做到生態環保,魯總在項目設計中特地要求增加再生胺吸收解吸脫硫工藝,對陽極爐尾氣進行脫硫處理,再經解吸塔解吸出較高濃度二氧化硫氣體,將回收的二氧化硫全部制酸。祥光銅業在制酸系統已經投資近兩億多元,為此又額外增加投資數千萬元。魯總曾說:“我們要金山銀山,更要碧水藍天。只要有利于子孫后代,花多少錢都值!”
功夫不負有心人。多年以來,祥光銅業所有的工業煙氣,在國家環保部每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在線監測下,全部達標排放。
在祥光銅業煙氣制酸區域,貯酸罐一列列排成方陣,每個酸貯罐存量5000噸,硫酸出庫流程實行電子在線操控,既安全又環保,每天出庫超千噸。煙氣制酸產生的紅利,已占到祥光銅業總效益的10%,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贏。
2008年10月30日,參加上海第12屆國際閃速熔煉技術交流大會的25個國家的百余名銅冶煉和煙氣制酸專家,包乘專機來祥光銅業參觀,他們感到震撼,評價祥光銅業建成了一座50年不落后的生態銅冶煉企業。
2009年6月27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山東視察時指出:“祥光銅業的經驗確實寶貴,突破了兩個‘閃速’技術,節約了能源,環保比較好,確實是一個先進、環保、節能、高效的銅冶煉企業”。
2010年6月11日,中國硫酸工業協會和中國磷肥工業協會發布《關于對行業內做出貢獻的同志進行表彰的決定》,授予魯總“終身榮譽獎”。
我一輩子沒多少錢,也得罪了不少人,但我這輩子最大的安慰就是踏實,問心無愧!
——魯性祥
魯總是一位廉潔奉公、公正無私的人民公仆。他常說,我是與新中國一同成長起來的,經歷過苦難,是黨把我培養起來的,知道什么最可貴;我一輩子沒多少錢,也得罪了不少人,但我這輩子最大的安慰就是踏實,問心無愧!阿姨(魯性祥夫人)告訴我們,魯總擔任江西銅業貴溪冶煉廠總工程師、黨委書記期間,1996年單位給他配備了一輛進口奧迪車,到他2004年退休時,8年時間總共行駛不到4萬千米,因為他要求家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使用這輛車。作為一廠的黨委書記,他從沒有借助手中的權力為自己的子女安排什么好工作,都是讓他們憑借各自的能力競聘上崗。
魯總是一位認真負責、兢兢業業的行業專家。在祥光銅業建設初期,年過六旬的他,幾乎參與了全部的談判工作。那時,與外商談判每天都在10個小時以上。記得當時和一家外商的合同簽署是凌晨兩點,和另一家外商的合同簽署是凌晨五點。祥光銅業二期工程建設時,用于煙氣制酸的硫酸催化劑是當時最大的一筆單項合同,價值幾千萬元。供應方丹麥一家公司是全球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催化劑生產商,在大型硫酸生產企業的催化劑使用中處于壟斷地位,商務談判持續進行了20天。談判過程中,魯總針鋒相對,據理以爭,最終以該公司在中國地區最低的價格簽訂了合同,為祥光銅業節約資金近300萬元。
魯總是一位平易近人、令人欽佩的前輩師長。他記憶力超群,非常健談,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都能說上一番,多年前的事情,時間、地點都記得一清二楚。在生活上,他從不講究,吃住行都極其簡單,從不提什么特殊要求。他還非常細心,樂于為身邊同事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無論年長的還是年輕的同事都愿意往他身邊湊。2009年,筆者獨自出差去南昌設計院,然后轉道銅陵。得知筆者第一次去南昌,出發前幾天,魯總專門告訴筆者去南昌的車次,轉道銅陵的路線,出了車站如何到達,和誰聯系,電話號、車次等全寫在一張紙上,并粘到我的筆記本里,現在想來依然歷歷在目。
魯總是一位愛崗敬業、鞠躬盡瘁的好員工。2010年9月,魯總積勞成疾,因病住院。2011年3月,由于病情反復,他第二次入院。病榻上,他仍然關注世界銅冶煉和煙氣制酸技術的最新發展動向,依然記掛著祥光銅業正在開展的一系列自主創新項目的進展情況。劉學景董事長和同事們到醫院看望時,他經常吃力地邊聽邊問,把自己未竟的夢想一一囑托……2011年7月12日,魯總終因醫治無效駕鶴西去。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魯總,您是世界銅冶煉煙氣制酸行業的一座豐碑,中國有色人將永遠不會忘記!魯總,您是祥光銅冶煉煙氣制酸系統的靈魂,祥光人將時刻銘記您的囑托,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