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文
軟實力建設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它的導向、凝聚、激勵、約束、輻射等功能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日益顯示出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地勘單位目前正處于轉企改制的關鍵時期,企業軟實力建設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它可引領并促進企業快速健康地向前發展。
企業軟實力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企業文化建設、思想道德建設等因素的泛指,它不像企業管理、資金設備、人才等“硬實力”因素對企業的經營發展起著能看得見的直接明顯的影響,企業“軟實力”建設是無形的,但它對須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的地勘企業來說,作用卻是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它是提高職工綜合素質、提高單位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是樹立企業形象、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內蒙古自治區有色地質勘查局(以下簡稱“內蒙古有色局”)改革發展的成功經驗表明,企業軟實力建設是企業發展的隱形翅膀,可以凝聚人心,可以鼓舞力量,可以激發職工群眾巨大的工作潛能和能動性、創造性,是企業經濟建設的重要推動力和不竭的動力源泉。

內蒙古自治區有色地勘局辦公大樓
企業軟實力是陶冶職工情操、積累文明修養、提高綜合素質的系統工程,加強企業軟實力建設工作可為企業發展創造廉潔高效、誠信友愛、團結和諧的外部環境,可為企業發展鑄造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高素質職工隊伍。
內蒙古有色局領導班子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看作是經濟建設的重要推手并予以高度重視和認真對待,精神文明建設與經濟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每年在全局年度工作會議上都要就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專門部署,局與各單位要簽訂經營業績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設目標責任狀,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掛鉤,獲得“文明單位”稱號的,年度考核加五分,極大地激發和調動了各單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文明單位創建是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內蒙古有色局要求全局上下要傾全力做好精神文明單位的創建工作,把文明單位創建工作作為提高隊伍素質、樹立企業形象、促進事業發展的大事和要事來抓,印發了《局(集團公司)創建精神文明單位倡議書》,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班子,在人員及資金上予以保證,加大了辦公條件和居住環境的改造力度,局機關、駐呼市6個二級單位以及大部分野外地質隊都搬遷到新辦公樓,辦公條件得到了徹底改善。
內蒙古有色局(集團公司)連續多年被轄區辦事處授予“愛衛達標單位”“計劃生育先進單位”“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并成功晉升為自治區級文明單位。先后被呼和浩特市精神文明建設研究會評為優秀會員單位,被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和“最佳支持單位”稱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高職工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內蒙古有色局每年都要結合單位實際制定具體的學習計劃和時間表,堅持中心組和“三會一課”學習制度,有目的、有步驟地學習新時期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履行職責所需的專業知識、政策法規和業務技能,通過請專家講授,觀看錄像、派出學習培訓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習效果。結合工作實際需要,內蒙古有色局先后舉辦了地質找礦儀器的應用和維護、地質項目管理、勞動合同法、安全生產、黨員統計軟件和網絡安全等各類培訓班,受訓人員達300余人次。通過一系列學習教育活動的開展,廣大員工成了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
內蒙古有色局還注重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民道德義務教育,深入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參加“感動青城二十佳先進事跡報告會”,組織員工為災區捐款捐物及義務獻血。通過一系列學習教育活動的開展,廣大職工道德修養水平大大提升。
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內蒙古有色局注重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頭作用,從地質勘查一線和高難艱險工作崗位上推選先進人物和優秀組織,為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干部職工樹立學習的楷模和榜樣。在建黨紀念之日,內蒙古有色局都要隆重召開表彰大會,對先進典型進行表彰,營造了學先進、做先進、比先進的深厚氛圍,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推動發展、凝聚人心、促進和諧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和風骨,優秀的企業文化是生產力和黏合劑。內蒙古有色局高度重視建設獨具特色、昂揚向上的企業文化,制定了《局(集團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實施綱要》,成立了局企業文化建設領導小組,明確了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內容和原則,開展了一系列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經在全局廣泛征集,從500余篇作品中篩選確定了局(集團公司)核心理念,即以“承擔責任、創造價值”為使命,以“做好做實做強”為愿景,以“人為本,真為魂,和為貴,拓為神”為核心價值觀,并廣泛宣傳使用,使其深入人心,現已成為廣大員工的精神和行為指南。
內蒙古有色局和市文明辦共同編撰出版了《企業文化探索與實踐》一書,對企業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作用。開展了征集“有色地礦之歌”歌詞和慶祝建黨九十周年“歌詠祖國、情滿有色”散文詩歌征文活動,展現廣大干部職工熱愛地質事業的崇高精神境界和良好文學素養。局(集團公司)網站開通,成為局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提高了社會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局展覽室落成,以文字、圖片和實物等形式集中展現內蒙古有色局建局五十多年來的發展歷程和取得的成就,成為凝聚和宣傳企業精神的重要平臺。確定了局旗、局徽和局精神標志“地礦之光”,統一了宣傳標識和工作服裝,提升了企業形象。職工文體活動中心、健身房、閱覽室投入使用,舉辦了乒乓球、排球等一系列文體比賽活動,極大地豐富了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增強了職工隊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結合企業文化建設,局(集團公司)十分注重加強員工的行為規范教育,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先后制定并實行了《地質勘查開發合資合作項目管理辦法》、《地質找礦獎懲辦法》、《經營目標責任制及考核辦法》、《崗位績效工資分配辦法》、《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一個以制度考核人、以制度規范人、事事有人管、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管理機制已經形成,企業運行制度化和規范化,進一步激發了員工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使企業更有活力和競爭力。內蒙古有色局被自治區總工會授予“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狀”。
企業軟實力與經濟建設緊密結并相互促進,激發了員工的內在活力,提高了員工素質,創造了企業內在合力,使內蒙古有色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創造了輝煌的工作業績。
“十一五”期間,內蒙古有色局發生了歷史性的重大跨越,經濟效益實現跨越式增長。“十一五”期間,經營收入累計實現32.43億元,是“十五”期間的8倍;經營利潤累計達2.5億多元,實現了扭虧為盈;“十一五”末資產總額達到10.49億元,比“十五”末資產總額2.66億元增加了294%;“十一五”期間職工人均收入3.12萬元,是“十五”期間的2.5倍。地質勘查成果顯著,“十一五”期間,累計提供的資源量為:煤280億噸、巖鹽57.36億噸、鉛+鋅10萬噸、銅6萬噸、鉬12萬噸、金20噸、銀62噸、鐵礦石1558萬噸,潛在經濟價值達3萬多億元,為自治區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內蒙古有色局在著力加強企業軟實力建設方面探索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路子,以文化力驅動經濟力,以人文力量鼓舞人、凝聚人、感召人,在生產經營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力、導向力作用,推動了有色地勘經濟持續、健康、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