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探索菜用黃麻在云南省元江縣繁種的可行性,研究了勻苗、打頂措施對繁殖菜用黃麻種子的影響,結果表明采用勻苗加打頂處理繁殖菜用黃麻種子,能促進腋芽萌發,大幅度增加分枝數和結果數,種子產量增加97.8%,且對種子色澤、發芽率無明顯影響,是一項效果顯著的增產增收繁種技術。
關鍵詞 菜用黃麻;種子;繁殖;打頂;云南省元江縣
中圖分類號:S563.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 :1673-890X(2014)07-022-03
知網出版網址: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40506.2225.007.html 網絡出版時間:2014-5-6 22:25:00
菜用黃麻屬于椴樹科黃麻屬長果種1年生植物,具有高鈣、高硒、富含維生素和氨基酸等特點,其嫩莖葉清脆、食用口感滑潤、適口性佳,受到消費者喜愛,是一種具有保健價值的稀特蔬菜[1]。黃麻纖維作為世界上的長纖維之一,其重要性僅亞于亞麻和苧麻[2-4]。黃麻屬喜溫短日性植物,菜用品種開花期推遲,在重慶地區不能正常繁殖種子。元江縣位于云南省中南部,屬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3.8℃,終年無霜,光熱資源豐富,已被列為云南優質熱帶花卉出口基地縣之一[5]。筆者自2009年秋季以來在云南省元江縣進行了黃麻繁殖技術的研究,以探索菜用黃麻在當地繁種的可行性,具體試驗經過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菜用黃麻原種由福建農林大學提供,品種代號為MC2。
1.2試驗地點
試驗地設在云南省元江縣澧江鎮義河社區新村,海拔高度380 m,試驗地前作為水稻。
1.3試驗設置
本試驗設1個對照,2個處理,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13.32 m2,行距70 cm,窩距50 cm。(1)對照處理為粗放型生產方式,即播種后只施肥、灌溉,不采用其他技術措施;(2)處理1為勻苗措施,即在葉齡4~5葉期勻苗,每窩定苗3株,呈品字形分布;(3)處理2為勻苗加打頂措施,即在勻苗、定苗后株高達20 cm時進行摘心處理。
1.4田間管理與數據記錄
試驗于2013年8月28日播種,窩播12~15粒種子,每667 m2施三元肥25 kg。2013年12月下旬,種株下部略有1/4蒴果開裂,田間調查總株數,并據果皮顏色記載植株上、下部蒴果成熟期間隔日數;12月31日進行田間取樣考查、分區收獲。每小區選擇中間行20株考查分枝數、有效蒴果數,種株晾曬后脫粒前,在樣品中隨機選擇15個蒴果考查單果結實數、單果種子量;種株蒴果曬干后人工脫粒、風凈后稱量樣品和小區種子量,室內測定樣品的千粒重、發芽率和種子色澤。
1.5數據處理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軟件進行數據計算,利用Duncan新復極差法進行產量的差異顯著性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繁種產量構成因素分析
從表1可知,處理1、處理2的總株數相同,為5718株/667 m2,均較對照減少59.5%。但處理1、處理2的單株種子量差異較大,分別是9.6 g、17.8 g,較對照增加182.4%和423.5%。從單株種子量的構成因素來看,處理1的千粒重與對照沒有差異,均為2.5 g;處理2則為2.0 g,較對照減少20.0%。處理1、處理2的單株結果數分別為65.0、150.0個,較對照增加136.4%、445.5%。對照與處理的單果結實數為54.0、57.0、56.0粒,沒有明顯差異。從單株分枝數調查結果來看,處理1為3.2個,處理2為7.8個,分別較對照增加34.8%、239.1%。本試驗對照的理論產量為48.0 kg/667 m2,處理1、處理2分別較對照增產為14.5%、112.2%。
可見,勻苗措施減少了單位面積上的總株數,但改善了單株生長條件,增加了單株分枝數和單株結果數,從而增加了單株種子量;勻苗加打頂措施,改善了單株生長條件,促進腋芽大量萌發,大幅度地增加了分枝數和單株結果數,促進了單株種子產量的大幅增加;也由于結果數的大幅度增加,使得其千粒重略有減少。另外理論產量分析表明,勻苗能增加種子產量,勻苗加打頂措施能大幅度增加種子產量。
2.2菜用黃麻繁種產量分析
從表2可知,處理1折合每667 m2產量50.0 kg,較對照增產12.4%,達差異顯著水平;處理2折合每667 m2產量88.0 kg,較對照增產97.8%,達差異極顯著水平。實收產量與產量構成因素分析結果一致,表明單一的勻苗措施能夠增加菜用黃麻繁種產量,勻苗加打頂能夠大幅度增加種子產量。
2.3種子主要性狀分析
菜用黃麻植株下部先開花先結果,成熟后蒴果開裂造成種子脫落。為避免種子損失,2012年試種期間進行分期分批收獲,表現出費時費工、效益較差的弊病。2013年為提高種植效益,在植株中下部蒴果變褐色后進行1次性收獲。為了解種子主要質量性狀的變化,觀察了上下部蒴果成熟間隔期、種子色澤和發芽率,結果如表3。從表3可知,勻苗不能調節上下部蒴果成熟期,與不勻苗的成熟間隔期均為7 d;打頂措施將上下部蒴果成熟間隔期縮短至4 d,使種子成熟期趨于一致。觀察結果,勻苗、打頂措施對種子色澤沒有影響,都是青綠色;對發芽率也沒有明顯的影響,達到95%左右;打頂對種子最主要的影響是千粒重略有降低(見表1)。
3小結與討論
根據以上試驗結果可知,冬季在云南省元江縣采用勻苗結合打頂的技術措施繁殖菜用黃麻種子,能夠促進腋芽萌發、大幅度增加分枝數和結果數,種子產量增加97.8%,對種子色澤、發芽率沒有明顯影響,是一項效果顯著的增產增收繁種技術。
冬繁打頂摘心的嫩莖葉還可上市銷售,既可豐富市民菜藍子、還能增加繁種農戶收入。黃麻是喜溫短日照植物,因此可在云南省元江縣夏季早播,多批次采收嫩莖葉食用,再在冬季采收種子,這樣可充分利用當地光熱資源,增加產出和種植效益。
參考文獻
[1]培清,祁建民,林荔輝,等.菜用黃麻新品種福農系列的選育與開發[J].亞熱帶農業研究,2011,2(7):79-83.
[2]鐘蓉,肖邡明.植物雌性不育的研究進展[J].大自然探索,1998,17(1):75-79.
[3]包仁艷.油松雌性不育系胚珠敗育機制的初步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6.
[4]胡青,高述民,李風蘭.植物雌性不育的研究進展[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4,26(1):87-91.
[5]唐云輝,段定紅.元江年鑒[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