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比較了1.0%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10%蟲螨腈懸浮劑(除盡)、0.5%煙堿·苦參堿水劑、5%氟啶脲乳油(抑太保)和20%甲氧蟲酰肼懸浮劑(美滿)5中殺蟲劑防治榨菜小菜蛾的防效,結果表明20%甲氧蟲酰肼懸浮劑(美滿)防治效果最好,其次為5%氟啶脲乳油(抑太保)。
關鍵詞 榨菜;小菜蛾;藥效試驗;殺蟲劑
中圖分類號:S433.4;S637.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07-024-02
知網出版網址: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40506.2225.008.html 網絡出版時間:2014-5-6 22:25:00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屬鱗翅目菜蛾科,菜農也稱其為吊絲蟲,是為害甘藍、花椰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蟲。小菜蛾具有繁殖量大、世代短、變異快、極易產生抗藥性等特點,其中尤以抗藥劑性問題較為突出。為了篩選出防治小菜蛾的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殺蟲劑,本試驗比較了5種殺蟲劑對榨菜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藥劑
(1)1.0%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浙江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產;(2)10%蟲螨腈懸浮劑(除盡),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生產;(3)0.5%煙堿·苦參堿水劑,重慶東方農藥有限公司生產;(4)5%氟啶脲乳油(抑太保),日本石原產業株式會社生產;(5)20%甲氧蟲酰肼懸浮劑(美滿),陶氏益農公司生產。
1.2試驗區概況
試驗在重慶市涪陵區清溪鎮平原村二社菜田進行,海拔500 m以下,該菜地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條件好,栽培管理一致。榨菜品種為‘涪豐14’,當菜苗長到5~6片真葉時移栽,9月15日左右定植,定植密度為5000~6000株/667 m2(行距33.3 cm,株距30.0 cm)。小菜蛾為害嚴重,且程度基本一致。
1.3試驗設計
試驗設每種農藥為1500倍液、2000倍液和2500倍液3種濃度處理,1個空白處理,共計16個處理,每個處理為4個重復,共64個小區,每個處理小區面積為20 m2。選擇小菜蛾1~2齡幼蟲發生期,能夠保證至少3 d無雨天氣,于10月下旬噴施農藥,每667 m2噴霧藥量為50 kg,全株均勻噴施。2結果與分析
試驗觀測表明,7 d后5種殺蟲劑不同噴施濃度對榨菜均無造成藥害現象,對作物安全。從表1的結果顯示,在噴施農藥1 d后,5種殺蟲劑在速效性方面表現良好,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其中0.5%煙堿·苦參堿水劑3種噴施濃度防效表現略低,分別為84.92%、84.07%、81.20%,20%甲氧蟲酰肼懸浮劑(美滿)1500倍液的防效達到了90.65%。施藥后3 d,除0.5%煙堿·苦參堿水劑2500倍液的防效為82.69%外,其余農藥的防效均達到85%以上,大多數在90%左右。7 d后5種殺蟲劑的防效均達到90%以上,防治效果處在峰值,表現出良好的藥效持續性。其中防效最高的為20%甲氧蟲酰肼懸浮劑(美滿)1500倍液的防效達到了96.36%。
從5種殺蟲劑的防效綜合來看,20%甲氧蟲酰肼懸浮劑(美滿)防治效果最好,與1.0%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10%蟲螨腈懸浮劑(除盡)、5%氟啶脲乳油(抑太保)、20%美滿懸浮劑的防治效果比較,差異不顯著,說明這4種殺蟲劑均能有效防治小菜蛾。0.5%煙堿·苦參堿水劑的防治效果在5種農藥中,7 d后的防治效果與其他4種農藥相比略差,可能由于植物源農藥的速效性較差有關,藥效的顯現需要一個較緩的過程。
3小結
從本試驗結果看,5種供試農藥的在防治榨菜小菜蛾方面都能起到比較好的效果,以20%甲氧蟲酰肼懸浮劑(美滿)防治效果最好,其次為5%氟啶脲乳油(抑太保)。5種農藥在施藥3~7 d的防效達到峰值,在這期間農藥的持續性均表現良好,從施藥后第1 d到調查的第7 d,藥效總體呈上升趨勢,符合理論預期。
目前化學防治還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從經濟性角度考慮,用藥的濃度推薦在2000倍液左右比較合適;從避免蟲害產生抗藥性方面考慮,應交替使用農藥,合理混用,避免長期使用單一農藥防治;從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要求考慮,可選用一些持效性長、低毒、低殘留的新型農藥,如5%氟啶脲乳油(抑太保)等,同時盡量在蟲齡低時施藥。 (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