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比較了12種水稻品種的生育進程、經濟性狀和產量等,結果表明‘川香優178’、‘內5優39’、‘陵優2號’、‘豐兩優4號’、‘內5優5399’、‘D優128’產量高于對照‘渝香203’的597 kg,適宜在渝東南地區推廣種植。
關鍵詞 優質稻;品種篩選;產量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07-035-03
知網出版網址: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40506.2226.013.html 網絡出版時間:2014-5-6 22:26:00為了不斷更新優質稻品種,篩選適合重慶栽培的高產、優質、高效水稻良種,解決目前水稻品種多、亂、雜問題,使優質稻品種能夠得到更新換代。2013年重慶市秀山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承擔了重慶市優質稻品種篩選試驗,以期選擇出高產、優質、抗病等綜合性狀好的雜交優質水稻良種,為重慶市今后優質稻品種的更新換代及優質稻生產用種提供科學依據。現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品種
試驗共12個品種,分別是‘陵優2號’、‘天優華占’、‘豐兩優4號’、‘渝香203’、‘深兩優5814’、‘川香優178’、‘忠優78’、‘內5優5399’、‘川香優2號’、‘D優128’、‘宜香10號’、‘內5優39’。其中‘渝香203’為對照,所有參試品種達國家《優質稻谷》標準2級及以上。
1.2試驗地選擇
選擇地勢平坦,地力水平中等、均勻,有水源保證,排灌方便,四周無蔭蔽,海拔360 m,前作為冬閑田的田塊。
1.4關鍵技術環節
1.4.1 育秧
于4月5日進行濕潤育秧。
1.4.2 移栽
秧齡30 d于5月5日人工移栽,每窩栽2粒谷苗。
1.4.3 施肥
每667 m2施用45%復合肥50 kg作底肥,栽后7 d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
1.4.4 病蟲防治
移栽前在秧床上于4月30日用殺蟲單防治螟蟲。移栽后于5月12日用殺蟲雙大粒劑防治螟蟲。6月20日用壟歌+優樂得+己唑醇防治螟蟲、稻飛虱、紋枯病。7月10日用壟歌+優樂得+己唑醇防治螟蟲、稻飛虱、紋枯病。7月26日用壟歌+優樂得+己唑醇防治螟蟲、稻飛虱、紋枯病。8月7日用壟歌+優樂得+己唑醇防治螟蟲、稻飛虱、紋枯病。
1.4.5 水漿管理
淺水移栽、淺水分蘗、苗夠曬田,干濕壯籽。
1.4.6 收獲
于9月2日成熟時收獲。
1.5測定項目
生育進程及群體結構、經濟性狀與測產、每667 m2產量等。
2結果與分析
2.1生育進程分析
從表1可知,播種期和移栽期相同,最高苗期相差8 d,‘天優華占’最早,‘渝香203’最遲。齊穗期前后相差12 d,‘天優華占’最早,‘陵優2號’最遲;成熟期相差8 d,‘天優華占’最早,‘陵優2號’最遲。
2.2經濟性狀分析
從表2可知,有效穗相差2.97萬株/667 m2,‘內5優5399’最多15.53萬株/667 m2,‘忠優78’最少12.56萬株/667 m2。穗著粒數相差38粒,‘川香優2號’最多178粒,‘內5優5399’最少140粒。結實率相差15.08%,‘川香優178’最高85.08%,‘內5優5399’最低70%。千粒重相差3.83 g,‘內5優5399’最高29.41 g,‘內5優39’最低25.85 g。
2.3產量結果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12個品種每667 m2產量在562.5~607.5 kg,‘川香優178’產量最高,達607.5 kg,比對照增產10.5 kg,‘內5優39’產量達606.5 kg,‘陵優2號’產量達602.0 kg,‘豐兩優4號’產量達601.8 kg,‘內5優5399’產量達600.3 kg,‘D優128’產量達598.5 kg,以上品種產量高于對照‘渝香203’,‘忠優78’、‘川香優2號’、‘天優華占’、‘深兩優5814’、‘宜香10號’產量低于‘渝香203’。
3小結
本試驗結果表明,‘川香優178’、‘內5優39’、‘陵優2號’、‘豐兩優4號’、‘內5優5399’、‘D優128’產量高于對照‘渝香203’的597 kg,適宜在渝東南地區推廣種植。 (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