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根據調查分析認為,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津校區行道樹總體配置常綠、落葉以及季相變化是合理的。學校綠化主基調是常綠喬木,配以落葉喬木和季相變化喬木,符合綠化總體規劃要求。但香樟占到主干道喬木數量的70%以上,顯得過于單調。由于其他行道樹特別是黃葛樹、天竺桂、杜英品種由老校區移栽而來,造成樹木規格較大和不統一的結果,這會影響行道樹統一的景觀效果,也為以后養護管理造成一定困難。
關鍵詞 行道樹;常綠喬木;落葉喬木;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津校區
中圖分類號:TU98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10-009-02
知網出版網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40611.1607.009.html 網絡出版時間:2014-6-11 16:07:00
為推動建設西部高等教育高地的進程,重慶將根據西部大開發中的定位,利用獨特的政策優勢,支持部分有條件的高職高專院校升格為應用型本科院校。逢此機遇,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發展勢頭良好,全日制高職學生在校人數即將達到上萬人,按照重慶市教委規劃,在2015年將達到16000人,因此現有校園用地、校舍建筑面積嚴重不足。為達到“立足重慶,依托行業,科學發展,注重特色,發揮優勢,爭創一流”的發展目標,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江津濱江新城征地73.33 hm2作為新校區建設用地,期冀打造出一所開放性、國際化、高水平的國家示范高職學院。
1 簡介
江津區位于重慶市區西南,既是重慶都市區空間擴展的重要方向,又是西南部分省市進入重慶的門戶。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新江津校區的選址位于江津區濱江新城職教園區的東北角,處于控制性詳細規劃B1-03-1/01地塊,占地約73.33 hm2,距沙坪壩上橋車行距離36 km左右,車程時間30 min左右。地塊西側可遠眺風景秀麗的國家級風景區縉云山脈,東鄰重慶主城至江津城區雙向八車道交通主干線的津馬路,目前津馬公路已通車,并且按照城市規劃將被拓寬為更高級別的城市交通主干線;地塊靠近津馬公路東南端的用地,是輕軌車站的建設用地;南北分別面向城市規劃路科教中路及科教北路。
2 調查結果
截至2014年2月,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綠化工程還沒全面展開。在新校區綠化方面,主要干道行道樹和主要景觀區域的基調樹種已栽植或確定。校園主干道上目前栽植有香樟、重陽木(三葉樹)、天竺桂、杜英、桂花,按照規劃確定的品種還有小葉榕,一共6個品種作為校園主干道行道樹種。
從表1的統計結果可知,香樟的數量占大部分,達到了71.67%,其他樹種都占比很小,最大也才8.65%,說明在行道樹栽植過程中,香樟樹種比較受歡迎,使用很多。從常綠和落葉來看,香樟、天竺桂、小葉榕、桂花是常綠樹種;重陽木、黃葛樹、杜英(半落葉)為落葉樹種,常綠和落葉樹種配置比4∶3。從數量來看,常綠和落葉配置比為7∶1,行道樹主體是常綠樹種。從色相變化看來,有色彩變化的是黃葛樹(葉色)、杜英(少數葉秋季變紅)、桂花(開花),有色相變化和無色相變化樹種配置比3∶4,數量配置比1∶10。
為推動建設西部高等教育高地的進程,重慶將根據西部大開發中的定位,利用獨特的政策優勢,支持部分有條件的高職高專院校升格為應用型本科院校。逢此機遇,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發展勢頭良好,全日制高職學生在校人數即將達到上萬人,按照重慶市教委規劃,在2015年將達到16000人,因此現有校園用地、校舍建筑面積嚴重不足。為達到“立足重慶,依托行業,科學發展,注重特色,發揮優勢,爭創一流”的發展目標,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江津濱江新城征地73.33 hm2作為新校區建設用地,期冀打造出一所開放性、國際化、高水平的國家示范高職學院。
1 簡介
江津區位于重慶市區西南,既是重慶都市區空間擴展的重要方向,又是西南部分省市進入重慶的門戶。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新江津校區的選址位于江津區濱江新城職教園區的東北角,處于控制性詳細規劃B1-03-1/01地塊,占地約73.33 hm2,距沙坪壩上橋車行距離36 km左右,車程時間30 min左右。地塊西側可遠眺風景秀麗的國家級風景區縉云山脈,東鄰重慶主城至江津城區雙向八車道交通主干線的津馬路,目前津馬公路已通車,并且按照城市規劃將被拓寬為更高級別的城市交通主干線;地塊靠近津馬公路東南端的用地,是輕軌車站的建設用地;南北分別面向城市規劃路科教中路及科教北路。
2 調查結果
截至2014年2月,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綠化工程還沒全面展開。在新校區綠化方面,主要干道行道樹和主要景觀區域的基調樹種已栽植或確定。校園主干道上目前栽植有香樟、重陽木(三葉樹)、天竺桂、杜英、桂花,按照規劃確定的品種還有小葉榕,一共6個品種作為校園主干道行道樹種。
從表1的統計結果可知,香樟的數量占大部分,達到了71.67%,其他樹種都占比很小,最大也才8.65%,說明在行道樹栽植過程中,香樟樹種比較受歡迎,使用很多。從常綠和落葉來看,香樟、天竺桂、小葉榕、桂花是常綠樹種;重陽木、黃葛樹、杜英(半落葉)為落葉樹種,常綠和落葉樹種配置比4∶3。從數量來看,常綠和落葉配置比為7∶1,行道樹主體是常綠樹種。從色相變化看來,有色彩變化的是黃葛樹(葉色)、杜英(少數葉秋季變紅)、桂花(開花),有色相變化和無色相變化樹種配置比3∶4,數量配置比1∶10。
3 主干道行道樹種配置分析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主干道行道樹種配置,屬于以常綠喬木為基調樹種的綠化形式。
筆者分析認為,常綠樹種(特別是香樟)占比過大。在調研過程中發現,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三點:(1)社會評價好。香樟樹種在川、渝兩地近年來被大量引用,且綠化效果佳、病蟲害較少,社會評價好。(2)廣大師生喜好。從學校師生抽樣調查來看,大部分師生比較喜好香樟樹作為行道樹;特別是據學校后勤部門反應,此樹種養護管理較為便捷。(3)客觀原因。由于電纜溝設計得不合理,擠壓了行道樹栽植的位置,又加上香樟樹生長較慢,形成綠化和遮蔭效果慢,故根據現場情況決定,以前由1株/4 m間隔調整為1株/3 m,為的是盡可能在較短時間產生綠化效果,這樣就造成了此種樹的量大大增加。
4 主干道行道樹種配置評價
根據以上數據和調查分析來看,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行道樹總體配置常綠、落葉以及季相變化是合理的。學校綠化主基調是常綠喬木,配以落葉喬木和季相變化喬木,符合綠化總體規劃要求。但香樟占到主干道喬木數量的70%以上,必然會顯得過于單調。行道樹間距過密(市政園林行道樹間距要求是≥4 m),再加上電纜溝對行道樹(靠近車行道一側,主要是香樟)土球空間的擠壓,勢必會造成往后對香樟生長的不利影響,導致形成林蔭效果緩慢。
由于其他行道樹特別是黃葛樹、天竺桂、杜英品種由老校區移栽而來,造成樹木規格較大和不統一的結果,這會影響行道樹統一的景觀效果,也為以后養護管理造成一定困難。
(責任編輯: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