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霞,陳玉琴,費偉英,等.五種生物農藥防治大葉黃楊斑蛾藥效試驗[J].南方農業,2014,8(1):29-30
摘 要 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1%甲維鹽EC2000倍、25 g/L菜喜SC1000倍、16000 IU/mg蘇云金桿菌WP200倍、0.3%苦參堿AS1000倍、森得保WP1000倍對大葉黃楊斑蛾3~4齡幼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藥后3 d均停止取食,保葉效果優良,校正蟲口減退率分別為96.4%、94.1%、76.0%、100.0%、87.4%;藥后7 d校正蟲口減退率均達100.0%。5種生物農藥可在園林綠地中推廣應用,其中以甲維鹽和森得保使用成本低,值得大面積推廣使用。
關鍵詞 大葉黃楊斑蛾;生物農藥;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S43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01-029-02
The Efficacy of 5 Biopesticides on Prgeria sinica Moore
WANG Xia, CHEN Yu-qin※, FEI Wei-ying, XU Mei-ling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axing, Zhejiang 314036, China)
Abstract: Field evaluation results indicated: 1% emamectin benzoate EC2000×, 25 g/L success SC1000 times, 16000 IU/mg Bacillus thuringiensis WP200 times, 0.3% matrine AS1000 times, sendebon WP1000 times have good control effects to 3~4 instar larvaes of Prgeria sinica Moore. 3 days after treatment, all larvaes stopped feeding. Respectively corrected population decline rate of these treatments was 96.4%, 94.1%, 76.0%, 100.0% and 87.4%. All biopesticides have 100% corrected population decline rate after 7 days treatment. The results showed all of these 5 biopesticides can be applied in landscape green spaces. The emamectin benzoate and sendebon were worth wide use in the large area because of low cost.
Key words: biopesticide;efficacy;Prgeria sinica Moore
大葉黃楊斑蛾(Prgeria sinica Moore),屬鱗翅目斑蛾科,主要為害大葉黃楊、金邊大葉黃楊、絲棉木等衛茅科植物,以幼蟲取食葉片,常將葉片吃光,削弱樹勢,損傷樹形,影響觀賞,降低綠化和美化效果。是嘉興地區大葉黃楊及金邊大葉黃楊的重要害蟲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該蟲在嘉興1年發生1代,幼蟲為害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4月下旬入土化蛹。目前園林綠地中多用氧化樂果、敵百蟲等化學殺蟲劑防治,為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創建生態園林城市,于2013年4月對5種生物農藥防治大葉黃楊斑蛾的效果進行了田間試驗。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時間、地點
試驗于2013年4月9—16日,在嘉興職業技術學院校園綠地進行。
1.2試驗材料
供試藥劑為:(1)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EC(下簡稱甲維鹽,青島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2)25 g/L菜喜(多殺霉素)SC(美國陶氏益農公司生產);(3)16000 IU/mg蘇云金桿菌WP(江蘇省揚州綠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產);(4)0.3%苦參堿AS(運城綠齊農藥有限公司生產);(5)森得保(0.18%阿維菌素·100億活芽孢/g蘇云金桿菌)WP(浙江省樂斯化學有限公司生產)。選擇受大葉黃楊斑蛾為害較嚴重的大葉黃楊球進行試驗,施藥時害蟲為3~4齡幼蟲。
1.3試驗設計
1.3.1 試驗處理
依據供試農藥的使用濃度范圍共設6個處理:(1)1%甲維鹽EC2000倍;(2)25 g/L菜喜SC1000倍;(3)16000 IU/mg蘇云金桿菌WP200倍;(4)0.3%苦參堿AS1000倍;(5)森得保WP1000倍;(6)不施藥作空白對照(CK)。每個處理為1棵黃楊球,黃楊球直徑為120~130 cm。每個處理重復3次,隨機排列。
1.3.2 施藥與調查方法
于2013年4月9日下午,用背負式噴霧器均勻噴布,噴至枝葉欲滴、不流下藥液為度。分別于施藥前調查蟲口基數,施藥后3 d、7 d調查殘蟲量,每次調查于黃楊球的不同方位隨機取樣3點,每點查0.1109 m2(33.3 cm×33.3 cm的鐵絲框),用白瓷盆接住,輕拍下枝葉上的幼蟲記數蟲量。
防治效果計算方法如下:
蟲口減退率(%)=(施藥前蟲量-施藥后蟲量)/施藥前蟲量×100
校正蟲口減退率(%)=(施藥區的蟲口減退率-對照區的蟲口減退率)/(1-對照區的蟲口減退率)×100
1.4試驗統計
采用 F測驗和新復極差測驗進行差異顯著性測定。
2結果與分析
2.1防治效果
5種生物農藥對大葉黃楊斑蛾的防治效果詳見表1。由表可知,藥后3 d防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為0.3%苦參堿AS1000倍、1%甲維鹽EC2000倍、25 g/L菜喜SC1000倍、森得保WP1000倍、16000 IU/mg蘇云金桿菌WP200倍,平均校正蟲口減退率分別為100.0%,96.4%、94.1%、87.4%、76.0%;農藥品種間差異均未達顯著。從藥后3 d植株是否繼續被食害觀察,藥劑處理過的植株均沒發現新鮮被害的葉片,說明施藥3 d后幼蟲已停止取食,保葉率均達100%;而對照植株上的幼蟲仍大量取食,造成更嚴重的為害。藥后7 d,5種生物農藥的校正蟲口減退率均達100.0%。
2.2用藥成本
在本試驗濃度下,按農藥的市場價格,每667 m2用藥液50 kg計算,5種生物農藥皆使用1次,其用藥成本見表2。成本由低到高依次為甲維鹽、森得保、菜喜、苦參堿、蘇云金桿菌。甲維鹽僅2.00元,森得保僅2.25元,防治成本低,性價比高,便于大面積推廣使用。菜喜、苦參堿、蘇云金桿菌在15~30元,防治成本高,適于小范圍小面積使用。
3小結
甲維鹽、菜喜、蘇云金桿菌、苦參堿、森得保5種生物農藥對大葉黃楊斑蛾3~4齡幼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作為綠色環保的農藥在園林綠地中推廣使用。從經濟有效角度出發,大面積推廣使用宜優選甲維鹽和森得保。5種生物農藥防治黃楊斑蛾幼蟲的最低有效濃度及防治適期有待進一步試驗研究。
(責任編輯: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