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已經過去,我們迎來了馬年。對我們中華民族的子孫來說,馬年是一個吉祥年—馬到吉祥。但是,全球乃至地區的安全形勢并不隨人意,而是不斷地動蕩。由于我國國家利益不斷向海外拓展,人們對軍事形勢發展的關心與日俱增。
全球軍事形勢不容樂觀
世界軍事形勢的特點將是:總體穩定,局部動蕩。總體穩定是指世界大的戰爭不會發生。當今,有能力打世界大戰的國家只有兩個,美國和俄羅斯。美俄兩國既沒有打起來的戰略企圖,也沒有將兩國引入大戰的利益驅使。同時,美俄兩國在許多重大國際問題上還保持著溝通與合作,這說明美俄真正發生軍事沖突或戰爭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在冷戰時期,美蘇博弈那樣激烈的情況下,兩國都沒有面對面進行過戰爭或軍事沖突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冷戰時期出現的局部戰爭,只是美蘇代理人進行的戰爭。
但是,美俄即便不直接打起來,并不意味著美俄之間沒有利益沖突。事實上,美俄兩國在利益爭奪問題上進行的博弈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也是不會停止的,對這一點我們不應報有任何幻想。由于美俄的博弈,世界各地的熱點問題就不會輕易冷下來。比如,美俄兩國在敘利亞化武問題上,在南高加索問題上,在阿富汗問題上等一系列問題,兩國都會出現博弈。這種博弈有時會激烈起來,導致地區性的安全形勢動蕩。只要美俄爭奪霸權存在,地區性的動蕩就不會停,這種動蕩幾乎是一種常態性的。這也是世界局部動蕩一直存在的一個根本性原因。
除了美俄博弈引起局部動蕩之外,世界各地的熱點問題,即便沒有美俄博弈在作怪,也總是伴隨著美國的影子,這也是局部動蕩的一個重要原因。冷戰后,美國成為惟一的超級大國。美國一方面要維護超級大國的地位,同時還在繼續鞏固其超級大國的地位,還要防止可能威脅其超級大國地位的國家出現。在這種利益驅動下,美國在近20年來幾乎一直沒有停止過使用戰爭手段。從海灣戰爭到南斯拉夫地區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利比亞戰爭諸多戰事,哪一個沒有美國的參與或沒有美國的影子?但是,從近20年美國參與的戰爭或軍事沖突中,我們還應該看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軍事行動基本上都是在伊斯蘭世界穆斯林地區展開的。這是否也驗證了美國一名學者提出來的,“文明沖突論”在驅使、指導美國當權者進行著這種戰事呢?從目前看,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是美國最為痛恨的一種思潮,嚴重威脅著美國主張的霸權。我們可以大膽地預判,進入馬年后,美國仍然會在伊斯蘭的穆斯林世界繼續進行戰事。比如,敘利亞在化武問題解決后,一旦阿薩德政權做的哪一件事不符合美國的心愿,美國是否會對敘利亞動武
呢?當今,美國沒有對敘利亞動武,根本的問題在于還沒有找到“合適”人選來代替阿薩德。伊拉克、利比亞、埃及等國家動蕩之后,美國并沒有樹立起美國喜歡的主政人物,對美國的霸權并沒有產生什么好的效果,反而牽制了美國的精力。美國不想在敘利亞再看到這種情況發生。這也是美國為何不急于對敘利亞動武的根本原因。一旦敘利亞化武問題解決了,敘利亞境內各派力量發生重大力量變化,美國尋找到了合適的代理人等形勢出現后,美國極可能會采取武力措施推翻阿薩德政權。當年,即便卡扎菲按照美國的要求解除了核武器,美國不是照樣將其政權推翻嗎?美國掃除其霸權之路上的一切絆腳石是既定的政策,只是針對誰、何時推翻的問題。
自蘇聯退出歷史舞臺后,美國一直圍繞著地中海和中東地區的穆斯林世界采取軍事行動。從目前看,美國并沒有解決穆斯林世界中存在的威脅美國霸權的問題,如伊拉克境內反美勢力越來越猖獗,阿富汗境內的塔利班勢力越來越坐大,土耳其也越來越不聽話……諸如此類的煩心事,越來越讓美國不安。美國在馬年如何對對手采取高壓的軍事手段,是人們關心的問題。筆者個人認為,美國在馬年將繼續把穆斯林世界作為其采取軍事行動的重點。
世界的局部動蕩是不會止步的。我們也不能幻想會出現一個沒有動蕩的世界。我們必須適應這種動蕩。
亞太軍事形勢不會太平
如果說美國將繼續在穆斯林世界“挑事兒”這一點可以肯定的話,亞太地區將是馬年世界上軍事形勢
最為不明朗的地區。隨著美國將其全球稱霸戰略重心從穆斯林所在的主要地區中東向亞太地區調整步伐的加快,美國在亞太地區采取何種行動,至今不僅美國心中沒有數,試探著前行,亞太地區“挑事兒”的國家也在試探著前行。這是亞太地區軍事形勢發展趨勢不明朗的重要原因。亞太地區將構建一個什么樣的軍事格局?亞太地區各種力量博弈的最后結局是什么?馬年能不能最后出現定局?這些是亞太地區軍事形勢發展趨勢不明朗的根本原因。
美國將繼續挑起亞太地區的動蕩,但不會允許亞太地區出現戰爭,特別是不允許中日之間出現戰爭,這將是美國的根本策略。這是大國插手地區事務的一個常用手法。如英國撒出南亞地區時,遺留下一個克什米爾問題;二戰結束時,美蘇又遺留一個朝鮮半島南北軍事分界線問題等等。克什米爾問題給英國繼續插手南亞事務提供了契機,朝鮮半島分裂給美國插手朝鮮半島事務,乃至東北亞地區事務提供了由頭。隨著美國將其全球稱霸戰略向亞太方向調整,美國要對亞太地區的格局進行新的安排。美國在亞太地區大力推行所謂的“再平衡戰略”,一方面是在力量上要對海外兵力部署進行調整,將亞太地區作為海外兵力部署的重點,同時也是對亞太地區的國際力量進行一個新的平衡,構建一個亞太力量新秩序,但這種秩序是以美國為主導、為中心的。如何構建?這種秩序是不可能在和平的環境中建立起來的,任何一個國家不可能輕易聽從美國的安排,這只能是在動態中,力量經過博弈后才能相對平靜,最后認可以力量排定亞太地區的秩序。所以,美國要使亞太地區動蕩起來,在亂中構建亞太新格局、亞太新秩序。同時,亞太地區某些國家也將會行動起來,通過動蕩,使其國家獲得一個有利的地位。這是亂的原因、動蕩的原因。
那么,美國為什么既喜歡動蕩,又不喜歡真的發生軍事沖突或戰爭呢?美國有美國的打算。美國認為,動蕩有利于美國實現其所謂的再平衡,排定亞太的新秩序,構建亞太的新格局。但真的打起來了,戰爭出現了,就不是美國所能完全控制得了的事情了。亞太地區的諸多國家可能會大力發展軍力。如果這種情況出現,是美國不希望的事情,那將對美國的霸權非常不利。所以,美國既要制造亞太地區的動蕩,又要控制亞太地區的動蕩。這就是馬年亞太地區繼續動蕩的根本原因。可以設想,亞太地區可能會更加動蕩,因為目前這種動蕩還在美國的控制之下。但是,一旦亞太地區真的動蕩起來,美國也難以按照其設想的軌跡前進。
亞太地區最值得關注的是日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自2012年上臺以來就一天也沒有消停過。最近,安倍鼓噪說要修改教科書,教唆日本學生,胡說“釣魚島是日本的領土”,同時又準備將準航母“出云”號改造成“奪島”部隊司令部,云云。實際上,修改教課書是安倍準備在宣傳上造勢的一個手法,其目的是繼續為他的荒謬立場尋找支持力量,同時也是心虛的表現。因為關于釣魚島的主權越辯越明,日本國內支持安倍的力量變得越來越無力,安倍必須尋找支持力量;由于安倍的荒謬做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安倍越來越心虛,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在國內造勢,在精神上來支撐他的頑固立場。安倍準備將“出云”號準航母改造成“奪島”部隊的司令部,這說明安倍準備用武力解決中日之間的島嶼爭端問題,而不是準備用談判手段來解決。這是軍國主義在安倍腦袋中作怪的外在體現。從安倍上臺后的一系列表現可以看出,人們有理由認為,安倍是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的總代表。安倍如此加速“奪島”軍事力量準備,有首先挑起中日間軍事沖突或戰爭之嫌。安倍的這種做法,不僅引起亞太地區人們的關注,也引起世界愛好和平人們的關注。
其實,在亞太地區動蕩的背后有美國的因素。美國鼓勵日本“挑事兒”,是日本不斷制造動蕩的根本原因。日本安倍政府的內閣官房長官就公開說過,安倍這樣做得到了美國的支持。事實上,安倍敢于如此猖狂,美國因素是重要的外在動因。當今,美國在亞太地區推行進攻性戰略,因實力相對下降而不得不再一次借力于日本。因為有美國撐腰,安倍的喧囂在美國亞太戰略框架內不斷升級。這種升級之勢可能還會持續下去。
近代以來,日本最強大的時期是二戰中對外瘋狂侵略、企圖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之時。安倍“為強大的日本而戰”,是不是意味著要為實現軍國主義的宿愿而戰?由于軍國主義勢力影響力越來越大,安倍的做法迎合了這種勢力的胃口。雖然挑釁國際正義遭到愛好和平人們的譴責,安倍卻一點也不擔心國內執政地位的穩定。軍國主義支撐安倍執政的穩定,安倍為軍國主義的復興造勢。兩者正相互借力,形成互動之勢。
安倍在2014年新年賀詞中提出“戰斗剛剛開始”之說,意味著他還將繼續出手挑戰國際正義,如他會不顧一切地遍訪南太平洋諸島,為侵略戰爭中的死亡者“招魂”,在與周邊國家島嶼爭端問題上采取更大的軍事力度,更深度地從軍事上參與國際危機,一意孤行地推進突破《和平憲法》等等。安倍的“戰斗剛剛開始”之說,或許意味著日本將加大挑戰國際正義的力度,亞太乃至世界動蕩已經開始。馬年,安倍將更加猖狂。因為日本與相關國家還沒有走到劍拔弩張的地步,美國不會讓安倍制造動蕩的步伐輕易剎車。馬年,亞太地區會更加動蕩,這一點是不應懷疑的。
在亞太地區,除了安倍主政下的日本制造亞太地區的動蕩最應給予關注外,還有其他的熱點問題也不應忽視。馬年,美國將從阿富汗撤軍,美國軍事力量撤出后,中亞地區的軍事力量將出現嚴重失衡,什么力量會進入中亞地區?阿富汗境內的什么力量將確立主導地位,阿富汗的安全形勢是否是像美國撤出伊拉克之后那樣開始惡化,給中亞地區安全帶來哪些威脅?南亞地區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將如何進行博弈?這些都是未知數。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這些熱點問題將不會熄滅,會存在下去,或將對地區安全產生更大的影響。
當然,在影響亞太地區安全的各種因素中,最讓人捉摸不定的是朝鮮半島問題。朝鮮的軍事走向是最讓人關注的事情。隨著金正恩執政地位的穩定,朝鮮的軍事重點極可能由穩定政權向提高國際地位方向轉移。如果形勢向這個方向發展,朝鮮半島軍事形勢的發展將會更加詭譎。朝鮮無法以一國軍事之力來對抗韓國、美國、日本,它必然不能按常規套路出牌。如何使用它的軍事手段,是一個未定數。所以,朝鮮的金正恩如何在馬年使用軍事力量,是人們最為關切的問題。當然,朝鮮半島軍事形勢不會穩定,還將會動蕩下去。這既是美國期望的,以此來削弱朝鮮實力,同時也是朝鮮執政當局需要的,因為這樣可以轉移國內矛盾,維護政權的穩定。但是,朝鮮半島在馬年不會出現大的動蕩,這一點是應該肯定的。一旦朝鮮出現大的動蕩,目前的現狀還沒有條件消化這種情況出現的后果。因此,朝鮮內外因素都不允許朝鮮出現大的動蕩。
在東南亞地區,菲律賓將仍然是一個最為活躍的因素,是引發地區安全動蕩的活躍分子。阿基諾出于對內維護執政地位、對外轉移矛盾的需要,不會停止在南海地區制造事端的活動。阿基諾存在一種心理,只要死死抓住中國,任何一件事都會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都會引起美國的關注,更會得到美國的支持,從而贏得美國的援助。得到美國的援助,這是根本。阿基諾在馬年更為活躍,將是一個不爭的問題。
中印邊界地區的問題,仍然會像傳統一樣,只要中印兩國有領導人訪問,邊界地區還會出現問題。對此,人們不應抱有中印邊界地位會走向平靜的幻想。因為印度國內有些人需要中印邊界地區平靜,國際社會也有不期望中印邊界平靜因素的存在。這些因素都是導致中印邊界問題時不時出現動蕩的癥結所在。
馬年,亞太地區將是全球最為動蕩的地區,其走勢也是全球最為不明朗的地區。
中國周邊軍事形勢嚴峻
馬年,中國軍事形勢的發展走向是全球最吸引關注的問題。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強大,中國軍事向何處發展,這是人們關注的;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中國軍隊在國際舞臺上發揮何種作用、如何發揮作用,更是人們關注的。“鹽城”號軍艦參加消除敘利亞化武護航的行動,已經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馬年,中國將會以更大的力度參與國際軍事問題,中國軍隊將會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我認為,仍然會以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來定位。
進入馬年,中國軍隊進入改革的攻堅期。中國軍隊的改革,已經開始起步。具體改革會呈現一個什么樣的未來,將會是馬年國內外熱議的一個焦點話題。比如,有關聯合作戰司令部是否組建的問題,已經引起國內外的關注。在馬年,這種聯合司令部能否會組建、如何組建等,將會與中國軍事發展走向直接相關。
對外而言,中國會隨著外部軍事威脅的加大,適當地運用軍事手段捍衛國家主權、維護領土完整和安全。在武器方面,中國會加大新式武器亮相的力度。這既是向廣大國民的展示和匯報,同時也是一種威懾。
在軍事訓練上,中國軍隊還將加大力度,根據實戰要求,堅決摒棄“演戲”的做法,進行高強度軍事訓練,進一步加大與其他國家軍隊的聯系,加大軍事透明,提高軍事互信。尤其是,人們關注的“遼寧”號航母將會有更加出彩的表現,人們對中國的軍事實力提升會更加有信心,對軍隊捍衛國家安全的能力會更加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