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3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并發布航空器識別規則公告和識別區示意圖。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上校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東海防空識別區公布劃設后,中國空軍進行了首次空中巡邏。
中國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本來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但是日本和美國兩國對此反應很大,跳得老高,不僅指手畫腳,說三道四,而且還采取具體措施進行干擾和搗亂。美國派B-52轟炸機飛臨我防空識別區,實施抗議性飛行。日本更是肆無忌憚,在我宣布劃設后不久,每天連續起飛多批次戰斗機,故意進入我防空識別區進行干擾性飛行,甚至與我執勤飛機擦肩而過制造緊張氣氛。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竟然下令日本民航機中止向中方通報飛行計劃,還拉攏美國強烈要求中國撤銷已經宣布劃設的東海防空識別區。
自1950年美國最早建立空中識別區以來,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日本、德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也相應建立了海上空中識別區。防空識別區已經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默認和遵守,成為國際法默認的事實存在的國際習慣。那么,為何日本、美國對我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如此反感,大肆抨擊和強烈反對?
究其原因:其一,中日關系處于自1972年9月恢復邦交正常化以來最緊張時期。特別是安倍第二次就任首相后,采取對華強硬政策。極力推行修憲、強軍和走“正常國家”道路,拉攏東盟各國以及美國、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對華實行外交圍堵、軍事封堵、輿論塞堵,以達其抗華、制華之目的。在這種形勢下,以安倍為首的日本右翼勢力對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反對和抨擊。其二,我國劃設的東海防空識別區與日本已有的東海防空識別區有很大一部分重疊,更重要的是覆蓋了釣魚島上空,觸及了日本的痛處。按理說我國劃設東海防空設別區是符合國際慣例的,也是沿海國固有的權利,沿海國單方面的意志就可以決定了,日本沒有理由反對。但是,把釣魚島上空包括進來其實是打破了日方原先劃設的東海防空識別區獨一無二的優勢,威脅其獨霸地位。日本非常不甘心失去它保持了幾十年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不管中方劃設是否合法,安倍一律采取堅決反對策略,大造聲勢、大造輿論,企圖連唬帶蒙逼退中方。其三,日本雖然是二戰的戰敗國,但二戰之后隨著日本經濟迅速恢復,日本的航空事業也有了大發展。幾十年來東海的空中管制實際上一直是由日本主宰和支配的,如今中國的航空事業突飛猛進,軍機的數量和質量有了長足的進步,甚至在某些領域接近或超過了日本,制空權和空管能力明顯提高,對此一直把日本作為亞洲老大自居的安倍之流非常不服氣,又很無奈。此次,抓住我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這個機會大發雷霆,作最后的掙扎。原本想拉著美國一塊兒“修理”中國,結果美國耍了個滑頭只是派B-52重型轟炸機象征性地搗亂了一下,接著支持美國民航機向中方通報航行計劃,安倍碰了一鼻子灰。
安倍政權攻擊我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沒有法理依據,也沒有道理可言,就是要公開反對,堅決推翻以解心頭之恨。不過安倍的瘋狂反對和無理取鬧也給我們提了個醒,類似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等涉及國際社會的事務還要慎之又慎,全面考量,做到滴水不漏,以防居心叵測的安倍之流趁機搗亂而產生不應有的負面效應,總結起來主要應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宣布劃設防空識別區明確由頭事半功倍。如上所說,劃設防空識別區本來是國際慣例,是沿海國單方面可以決定的權利。但是,從此次宣布劃設實踐來看,運用法定權利在特殊環境和條件下也要選擇有利時機。至少有一個很好的由頭,以堵住安倍之流有意搗亂分子的嘴,效果將會更好。2010年9月28日和2012年9月14日,中國公務船先后兩次對釣魚島海域實施常態化巡航執法,由頭就抓得非常及時和準確。前者是針對時任首相的菅直人政權非法下令扣押在釣魚島海域正常作業的我福建漁船“閩晉漁5179”以及逮捕船長詹其雄,并準備給予判刑的反制措施。后者是針對時任日本首相的野田佳彥完全不聽中方的嚴重警告,上演了一出非法購島并“國有化”的鬧劇,逼中方在釣魚島的策略改變,從克制轉向反制。日本故意制造的“9·7”漁船事件不僅給中方提供了改變對釣魚島爭端問題上方針政策的機會,連中日首腦經過多年努力達成的中日東海共同開發的“6·18共識”的貫徹落實也遇到了重重困難,很有可能劃上了一個休止符。現在日方甚至有些后悔和埋怨民主黨無能和幼稚,把日方一直對釣魚島海域實際控制的有利局面一掃而光。所謂“由頭”就是目的性一定要強,如果此次我國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對外說明,除了上述理由之外矛頭直指日本攔截我東海上空正常飛行的公務飛機,揚言要擊落我無人機,曳光彈射擊中國海監飛機等,同時把重點放在攔截和驅趕幾乎每天都飛臨我國東海平湖和春曉油氣田上空進行搗亂的日本海上自衛隊P-3C反潛巡邏機身上,那么情況就會大不相同,成效必然更加顯著。
二、宣布劃設防空識別區的法理依據應清晰明了。劃設防空識別區是國際慣例,20多個國家已經樹立榜樣。對此,不僅有外交部和國防部的官方解說,更應該讓專家和學者來解釋,詳細介紹情況。尤其是要從國際法的角度和國際實踐兩個方面進行對照性和比較性的解說。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對我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的目的作過比較清晰的說明: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領空安全,維護空中飛行秩序,不影響有關空域的飛越自由。他還列舉了作為劃設防空識別區法律依據的《國防法》《民用航空法》《飛行基本規則》等。但沒有引用上述法律法規的具體條文。既然提到“飛越自由”,那么,應該在作為劃設防空識別區法律依據中加上《領海及毗連區法》和《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此次劃設的東海防空識別區,說到底絕大部分是我國管轄海域上空的空域,并非公海上空。
三、宣布劃設防空識別區的性質定位要準確無誤。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對我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的解釋總體上比較客觀全面。防空識別區是沿海國家為防范可能面臨的空中威脅,在領空外劃設的空域范圍,用于及時識別、監視、管制和處置進入該空域的航空器,留出預警時間,保衛空防安全。中國政府按照國際通行做法,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是中國有效行使自衛權的必要措施,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不影
響有關空域的飛越自由。楊宇軍首先明確了對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定位,它是為維護領空主權劃設的,保衛空防安全早期預警范圍,不具有排他性和全部支配權的領空地位。防空識別區隨著時間變化、時代進步,其內涵也在發生變化。從最初的在領空以外的公海上空實行純粹的航空器敵我識別早期預警,發現可疑目標實施攔截和驅趕,發展到現在的沿海國對專屬經濟區上空的權利行使以及義務和責任的履行。時代發展到今天,必須明確對飛越自由與非正常飛行器的管制和查證說明?!胺揽兆R別區”名稱雖然沒有變化,但其內涵已經悄然在發生改變,我們必須適應新的變化。無論專屬經濟區上空的空管,還是傳統的防空識別區空管都需要國家實踐,有所創新,有所發現,有所進步。不要抱著老一套陳舊觀念不放,僵死的理解必然會出現落伍現象和差錯。尤其是在和平時期對民航安全飛行的責任分工,重在關注和研究保障飛行秩序,確保區域內飛行安全是沿海國應該肩負的責任,預防和一旦發生劫機事件、飛機發生故障時的應急處理和救助等也應該納入防空識別區空管范疇內。如果這樣,對傳統的防空識別區空管會是一個突破,也必然會受到國際社會的歡迎和褒揚。
四、宣布劃設防空識別區的方法程序須與國際接軌。劃設防空識別區雖然是國際習慣,沿海國有單方面宣布劃設的固有權利。但是,防空識別區畢竟涉及世界各國尤其是鄰國的航空飛行安全和國家利益。宣布劃設之前采取事先通報,或事前吹風的方式效果會更好。如果預先通報有關國家,聽取對方的意見或建議,對處理好事情,取得各方滿意的結果肯定會大有好處。即便對方有不同的意見或強烈反對,也不會影響我防空識別區的最后劃設。如果對安倍那樣沒有政治素養的故意搗亂者采取外交回避手段不予通報,另當別論。這種區別對待的做法一方面可以遏制安倍囂張氣焰,另一方面還可以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減少阻力。隨著時代的發展,防空識別區的功能在不斷擴大,內涵不斷豐富,捍衛主權的空防預警功能和正常飛行安全保障的作用并存。要達到上述目的都需要他國積極配合。因此,有時放下身段事先征求意見反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綜上所述,此次我國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是非常及時和正確的。它是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和里程碑意義的海洋維權領域里的一件大事,標志著我國海防、空防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根據國際慣例,我國要劃設海上防空識別區是任何國家用任何方式都無法阻擋的。如果我們從此次劃設防空識別區的實踐中積累一些有益的經驗,結合國際社會成功的做法,想必在今后宣布劃設類似的防空識別區時,效果將會更好。
責任編輯:葛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