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釣魚島主權爭端涉及中國大陸、日本、美國、中國臺灣三國四方關系,在某種意義上講,已經成為中日關系的風向標,也是美國左右中日關系的一顆棋子。中方公務船釣魚島附近海域常態化巡航并非單純的海洋維權執法活動,而是中、日、美政治智慧、軍事力量以及綜合國力的較量。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提升級別,明確目的清晰概念,加大力度提高效率,改變現狀掌握主動。
常態化巡航效果顯著
2012年9月,時任日本首相的野田佳彥不顧中國方面的一再警告,于9月10日以內閣名義作出非法從私人手里購買我國釣魚島等三個島嶼的錯誤決定。中方對日方的野蠻行徑表示堅決反對并進行強烈譴責,并同時采取了十幾項實質性的反制措施,其中之一便是中方決定派出公務船對釣魚島附近海域進行常態化巡航執法。中方這一舉措,有利、有力、有效地打破了日方幾十年來單方面實際控制釣魚島附近海域的局面,從而充分體現了反制日方錯誤決定的作用。從2012年9月14日至今,中國公務船編隊對釣魚島附近海域的常態化巡航執法從未間斷。這期間,中國公務船進入釣魚島領海巡航執法達70多次,最近離釣魚島本島0.28 海里(約518米),最長一次滯留領海的時間長達28小時36分鐘,最大規模一次性出動10艘公務船;多次有效阻攔和終止日本右翼分子利用漁船釣魚進行搗亂活動,對侵犯我領海的日本海上保安廳巡視船通過現場喊話驅離和對峙,為進入釣魚島領海宣示主權的民間保釣船保駕護航,登臨檢查我國作業漁船以示強化實施管轄等。2012年12月13日,中國海監飛機首次飛臨釣魚島上空與海監船編隊協同進行海空聯合巡航執法。中方此次對日方非法購島并國有化反響強烈,反對堅決,完全出乎日方意料。中方采取公務船和飛機對釣魚島附近海域常態化巡航的反制措施,對日方是一個巨大沖擊和沉重的打擊。日方從官方到民間甚至出現后悔、埋怨等情緒以及抨擊野田佳彥和石原慎太郎的聲音。新任首相安倍晉三強烈要求中日關系回到原點,內心希望我國公務船中止釣魚島附近海域的常態化巡航執法。由此反證,中方此次采取的反制措施一舉中的,效果十分顯著。這標志著我國在對中日釣魚島領土主權爭端方面,保持克制的歷史已經結束,從現在起要與日方針鋒相對進行反制的同時,逐步走向全面控制,轉換角色,變被動為主動。因此,我們非但不會中止公務船的常態化巡航,而且還要不斷加強和逐步完善體制機制,使其在維護領土主權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和效益。
常態化巡航執法尚須提高效率
我國宣布公務船對釣魚島附近海域實施常態化巡航執法先后有兩次,第一次是在2010年9月28日,我外交部針對日方故意制造“9·7漁船事件”(日方以我國福建漁船“閩晉漁5179”號違反其《漁業法》和妨礙公務為由,逮捕該船船長詹其雄),公開宣布中國漁政對釣魚島附近海域實施常態化巡航。我外交部的主要目的是要保護在釣魚島附近海域作業的包括中國臺灣在內的我國漁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因此執行常態化巡航任務的僅限于中國漁政船編隊。我國第二次正式開始對釣魚島附近海域實施常態化巡航執法,是在日本內閣決定購島并與栗原家族簽約之后的2012年9月14日。此次常態化巡航執法,是由媒體報道透露的。常態化巡航是以中國海監船編隊為主,漁政船編隊也參與其中,但是由于海監和漁政分別隸屬于兩個不同的系統,所以即使這兩支編隊同時出現在同一海域也是各自為政。直到2013年3月中編辦宣布海監、漁政、海警以及海關緝私四個部門合一之后,原來的海監執法船和漁政執法船混合編隊,統一指揮,共同承擔釣魚島附近海域常態化巡航執法任務。我國2010年9月開始的第一次對釣魚島附近海域常態化巡航執法已經3年多了,第二次開始的常態化巡航執法也已經1年多了。我們必須在肯定成效的基礎上進行梳理、評估、總結并進行適當調整。因為在這幾年里,尤其是2012年安倍上臺執政以后,中日關系發生了巨大變化,國際形勢也是風云變幻,我國已經開展的公務船對釣魚島附近海域的常態化巡航執法不能再停留在現階段的意識和認識上,巡航執法的具體做法和行為也不能一成不變,依然保持常態化巡航初期的粗放型上了。我們的對手是世界上最先進和發達國家之一的日本,其背后又有世界頭號霸權主義者美國的支持。要戰勝如此強勁的對手,非得下苦功夫不可,必須及時梳理總結,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常態化巡航須細化目的清晰概念
2013年7月22日,中國海警局在北京掛牌成立。此后承擔釣魚島附近海域常態化巡航任務的執法船的船體都涂上了“中國海警”字樣。體制機制變了,常態化巡航執法的其他方面也應該隨之變更和調整。執行任務的一線指揮員和執法人員首先要很好地推敲和斟酌以及理解巡航執法的具體目的和目標。目前的認識依然停留在2008年中國海監51船、46船編隊首次進入釣魚島巡航時所用的“顯示存在、體現管轄、宣示主權”12個字上。然而,5年前和5年后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況且,此次常態化巡航執法的性質和目的,當然與5年前單純為打破日方實際控制釣魚島周邊海域局面的目的和性質有很大的不同。我們此次常態化巡航的目的必須細化和具體化,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行動。只有有了明確和具體的目標,才能使海上執法機構充分運用智慧和才能,產生實際效果。本次常態化巡航的目的可以細化為以下五點:
一是迫使日方對其非法購島認錯改錯。
中方始終認為,2012年9月日方內閣決定非法購島和國有化完全是錯誤的。在過去的40年里,在釣魚島爭端問題上中方一直遵循雙方最高領導層達成的默契,保持高度的克制姿態,竭力維護雙邊穩定和睦鄰友好。但是,日方完全無視中方的善意,堅持作出非法購島決定以實現其所謂“國有化”之目的,把中方逼到忍無可忍的地步。中國公務船常態化巡航執法的首要目的就是要用實際行動要求日方公開承認錯誤,就野田政府“誤判”造成的嚴重后果作出合理解釋,并保證不再犯類似錯誤。
二是防止和阻止日籍官員、右翼非法登島。
防止和阻止日籍官員和右翼分子非法登島,這也是中國公務船常態化巡航執法的目的之一。現任首相安倍晉三在其施政演說中以及擔任首相之后,多次在公開場合揚言要派公務人員上島。有跡象表明,日本右翼分子也在蠢蠢欲動,千方百計企圖登上釣魚島進行非法活動。釣魚島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釣魚島周邊海域是中國的管轄海域,我們絕不容許日籍公務人員和右翼分子非法登陸釣魚島。公務船實施常態化巡航執法比起間斷性的巡航執法,防止和阻止外國人非法登島的效率高得多。
三是反制日方船機非法入侵我領海。
日本海上保安廳巡視船和海上自衛隊飛機P-3C反潛巡邏機,從20世紀70年代初期就對我釣魚島周邊海域執行所謂的“領海警備”任務。在2008年中國海監船編隊“12·8行動”之前,日方平時承擔“領海警備”的是2艘千噸級的巡視船,自2008年12月9日起增加到3艘。2009年2月1日之后,其數量上繼續保持3艘,但其中1艘由千噸級的巡視船換成3200噸級搭載直升機的大型巡視船。據悉,日方正在強化對釣魚島附近海域的防范能力,組建由訓練有素的上千自衛隊員組成的奪島部隊,以及擁有600人、20艘艦船、13架直升機實力的“尖閣”專門部隊。安倍晉三最近又放出所謂的“安保三支箭”,內閣會議先后通過了《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衛計劃大綱》《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等三個文件,毫不掩飾地公開叫囂這三個文件主要是針對中國的,新出臺的防衛大綱明確以中國為敵。中日釣魚島領土爭端的形勢將會越來越嚴峻,雙方的斗爭也必將日趨復雜和激烈。因此,驅離非法入侵我領海的日本海上保安廳巡視船也是我國公務船執行常態化巡航的重要使命之一。
四是保護我國公民生命財產安全。
承擔所謂“領海警備”的日本海上保安廳巡視船,非法抓扣我保釣船和漁船,逮捕我漁船船長,甚至將我臺灣游覽船“聯合”號故意撞沉。日方對我在釣魚島附近海域進行海洋調查、漁業捕撈作業以及保釣活動的包括中國臺灣在內的中國公民,態度極其蠻橫,手段相當殘忍,中國公民生命財產受到極大威脅。中方公務船對釣魚島周邊海域實施常態化巡航,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堅決杜絕這種現象的再次發生。
五是打破日方主張“釣魚島無爭”之說。
日本至今主張釣魚島是其固有領土,拒不承認中日之間存在領土主權爭端。同時也否認1972年9月中日恢復邦交正常化,以及1978年10月中日簽訂《和平友好條約》期間兩國首腦達成“擱置爭議”的共識。我公務船對釣魚島周邊海域實施常態化巡航執法,就是要用實際行動告訴全世界,釣魚島自古就是中國的,中方捍衛釣魚島的決心和信心是堅定不移的,堅不可摧的。中日釣魚島不存在爭議是無視歷史的掩耳盜鈴,日本巡視船的所謂“領海警備”是違反《和平憲法》的違法行為。
常態化巡航須改變做法講究實效
一是進入領海實施管轄。
據日方媒體報道,目前我國公務船編隊進入領海巡航執法的少,在遠離釣魚島海域活動的比較多。常態化巡航執法是否每天必須進入領海巡航,應該結合巡航執法目的深入研究。即使不是每天進入領海巡航執法,那么多長時間進入一次、一次巡航多長時間為宜都需充分論證后決定,同時根據形勢和需要隨時進行調整。
二是轉換角色主動出擊。
目前我國公務船編隊進入釣魚島領海巡航執法的方式基本固定,總體按照2008年中國海監51船、46船編隊首次進入釣魚島海域巡航的“12·8行動”模式。除了對日巡視船現場喊話驅趕之外,還是圍繞釣魚島等六個島嶼航行,日方稱:“這是無害通過。”就我公務船常態化巡航的方式、方法和活動內容也必須進行深入探討以期達到最佳效果。中方要從體現管轄逐漸過渡到實施管轄,必須在如何實施管轄上動腦筋、想辦法、下功夫。譬如,適當組織在領海內登檢我國作業漁船,在領海內監護漁業人員放流魚苗,保護相關船只和人員在領海內進行測量或調查作業等。真正做到意識轉換,行動轉換和角色轉換。在防止中日公務船在領海內發生沖突的前提下,應該最大限度地多做能體現我國實施管轄的活動或舉動。
三是相互配合提高效率。
我國承擔常態化巡航執法的公務船編隊一旦進入釣魚島領海巡航執法,不僅要向在那里進行所謂“領海警備”的日本海上保安廳巡視船喊話,表明我國政府的一貫立場和政策,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權活動并離開我國管轄海域;同時,要詳細記錄日方船只和飛機的活動樣式、時間、地點以及相關要素。我外交部門應該根據海上報告視情向日方進行外交交涉,或者直接抗議,或者召見駐華大使表示強烈不滿,要求對方作出合理解釋等。主流媒體也要配合外交和海上執法,作出準確和針對性較強的報道。要以釣魚島主人翁的姿態來審視一切,看待一切,應對一切,使我國公務船常態化巡航執法在島爭問題上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在變被動為主動方面起到催化劑作用。海上巡航執法,只有在外交、媒體、學界、軍界、政界以及民間的協調配合下,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是未雨綢繆防范于未然。
安倍晉三于選舉前和當選后多次揚言派公務人員登陸釣魚島,我們必須提高警惕,充分準備。針對一旦日本公務人員或右翼分子登上釣魚島,我方要事先制定切實可行的預案。此外,日本正在組建的奪島部隊和“尖閣”專門部隊一旦就位,將與我方實力拉開相當大的距離,屆時如何準確應對也要提前研究作好相應的準備。有人預測中日釣魚島之爭發展趨勢有8種可能:武力解決、訴諸法律、國際仲裁、保持現狀、政治談判、雙方拉鋸、共同開發、成為飛地。以上8種趨勢我方必須選擇一種或兩種對我最有利、最有可能、最實際的作為最終目標或努力方向。只有這樣我們的常態化巡航執法才能有的放矢,減少盲目性,增強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才能收放自如,體現應有的價值。
責任編輯:李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