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健康》雜志近日刊文,總結了少吃肉的10個益處。
1. 減輕體重
素食者和雜食者患上肥胖癥的概率為9.4%和33.3%。此外,即使攝取的能量相同,吃肉少的人也更苗條。
2. 不易得心血管疾病
吃太多肉和乳制品會增加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而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過高會增加人們患上心臟病的風險。
3. 患高血壓的風險降低
素食者的高血壓患病率要低于肉食者。這是因為前者的平均體重較輕,且他們會攝入大量的果蔬。
4. 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
少吃肉會降低人們患上代謝綜合征的風險,它是與2型糖尿病、中風和心臟病相關的一組風險因素。
5. 患癌風險降低
食用素食會降低所有癌癥的發病率。
6. 改善消化功能
食用更多的蔬菜和豆類意味著對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增加,這能改善總體的消化功能,減少便秘。
7. 皮膚更光澤
多吃素食是對皮膚最有益的飲食方案。多吃新鮮的水果和全粒谷物能增加抗氧化劑的攝入量,而抗氧化劑可以中和會造成皺紋、褐斑和其他導致老化跡象的自由基。
8. 身體味道更好
食用素食會讓異性覺得你的氣味更有吸引力、更令人愉悅。
9. 感覺更開心
研究表明,每天吃7份果蔬的人感覺最快樂,而普通人平均每天食用不足3份。
10. 身體能量水平會增加
多吃菠菜、羽衣甘藍和豆類等富含膳食硝酸鹽的食物會讓你感覺精力更充沛。硝酸鹽對血管健康有益處,它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甚至能提高運動能力。
中小學生平衡膳食的“10個拳頭原則”
《北京市中小學生健康膳食指引》要求,中小學生每天的營養配比應該達到肉︰糧︰奶、豆︰菜、果=1︰2︰2︰5。即不超過1個拳頭大小的魚、禽、肉、蛋;相當于2個拳頭大小的各種主食,包括粗糧、雜豆和薯類;2個拳頭大小的豆、奶制品;不少于5個拳頭大小的蔬菜和水果。
春季多吃哪些蔬菜?
吃蔥殺菌、補維生素C
蔥中的維生素C含量比蘋果高10倍,比柑橘高2倍。蔥還含有蔥蒜辣素,有較強的殺菌作用。
大蒜殺菌補腦
大蒜有很強的殺菌能力,其中的蒜辣素功不可沒。據最新研究發現,大蒜還具有一定補腦作用,富含維生素B1,能抵制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危害。
韭菜利于陽氣生發
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性溫,最宜人體陽氣。韭菜富含糖、蛋白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C、鈣、磷以及揮發油等,還含有活性物質,具有調味、殺菌的功效。
“烹飪醬油”勿生吃
如果家里要做涼拌菜或直接蘸食,選擇醬油時應該選擇佐餐醬油。我國醬油的國家標準規定:成品醬油的標簽上,必須標注“佐餐醬油”或“烹飪醬油”。佐餐醬油是供人們在飲食時直接入口食用的,衛生質量要求很高,按國家衛生標準要求,其菌落總數要小于或等于30 000個/mL。即使生吃,也不會危害健康。而烹飪醬油最好經過加熱再食用,更適合于燉、煮、炒等熱菜加工。如果將烹飪醬油用于涼拌菜、餃子蘸料等生吃,則可能由于食用過多致病菌而導致腹瀉或其他胃腸疾病。
常食紅色魚類利于延年益壽和提升幸福感
日本國立醫藥食品衛生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究發現,經常食用紅色魚類有利于延年益壽。原因是紅色魚類含有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夠促進人腦的血液循環以及物質交換等,此類魚肉中富含的ω-3脂肪酸,還有抑制關節炎的功效。同時進行的問卷調查還顯示,在飲食中攝入足量魚類,尤其是紅色魚類的人,自我感覺良好度比其他人高出40%,在情感上的幸福度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