薺菜
俗話說“三月三,薺菜當靈丹”,大家對薺菜的印象不僅在于清爽的口感,煲湯、炒菜、做餡兒均可的“濃妝淡抹總相宜”,更在于父母陪同或者小伙伴邀約的郊游時光——挖野菜的樂趣深深地留在很多人的腦海里。的確,無論河溝邊、田野里,就連如今被銅墻鐵壁覆蓋的城市里,那些帶著鋸齒的葉子也不難找到,只是少了過去的肥嫩翠綠,多了被塵世污染的滄桑,顯得多少有些灰頭土臉。
薺菜別名薺菜花、菱角菜、地菜、清明草、枕頭草等,營養價值非常高。據測定,每100 g胡蘿卜素達到3.2 mg,核黃素(即維生素B2)0.19 mg,僅次于苜蓿菜,維生素C含量55 mg超過橘子,此外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各種礦物質,正因如此,薺菜向來享有蔬菜中的“甘草”美譽。又因為烹制后清香撲鼻,味美而鮮,民間有“薺菜賽牡丹”的諺語,又有“寧吃薺菜鮮,不吃白菜餡”之說。《名醫別錄》中記載薺菜“主利肝氣、和中”?!度沼帽静荨芬舱f“薺菜明目、益胃”?,F代醫學實驗證明,薺菜具有多種醫療功能,如降血壓、健胃消食等。
紫蘇
一看到紫蘇這樣深顏色的植物就能預感到,它的抗氧化物質、花青素的含量一定非同尋常。其實,紫蘇并不算嚴格意義上的春季特有食材,不過在這個季節食用更能品嘗到其鮮美的味道和濃郁的紫蘇香。
紫蘇又名紅蘇、香蘇、赤蘇,具有降氣消痰、平喘潤腸等功效,是第一批被衛生部確定的既是食品又具有醫藥保健功能的物質。從紫蘇葉中提取的紫蘇色素及黃酮類化合物具有調節血脂、抗氧化和抗菌作用。
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蒲公草、黃花地丁、黃花三七、婆婆丁等,既是傳統的營養保健野菜,又是常用多效的中藥材,更是孩子們心中漫天飛舞的小小降落傘。據統計,每100 g蒲公英中氨基酸總量達8 143 mg,高于大多同類野生植物。蒲公英中不僅含有蒲公英素、蒲公英醇、膽堿、有機酸、菊糖、葡萄糖甙等活性物質,同時還含有人體中稀缺的抗腫瘤活性物質硒元素,并且含量達到14.7μg/100 g,是自然界中罕見的富硒植物?,F代大量研究表明,蒲公英具有廣譜抑菌和明顯的殺菌作用,還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止痛消炎等作用,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近幾年來的研究發現,蒲公英具備抗病毒、抗感染、抗腫瘤的“三抗”作用。
板藍根
在很多人眼里,板藍根是大名鼎鼎的中藥材,尤其在禽流感、SARS時期,更是眾多人心目中的“保護神”。不過似乎很少有人見過板藍根的“真身”,倒是對板藍根沖劑泡出來的黑褐色藥汁更為熟悉。
板藍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功效,為傳統的抗病毒中藥之一。中藥的顆粒、片劑、糖漿等均是取板藍根的水煎液經特定工藝制成。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具有抗病毒的功效,但板藍根的各種中藥制品并不適合用作日常飲品,尤其在疾病高發的季節里,更不能成為解毒防病、增強抵抗力的“萬能神藥”。均衡飲食、加強鍛煉才是保證健康的根本,如果你還對板藍根略有迷信,不妨趁著春季到市場上買點新鮮的板藍根,真正感受一下它的療效。
香椿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把香椿當作蔬菜的國家,民間食用香椿,據說從漢代起就開始了,與荔枝一樣作為貢品進獻給皇室。香椿芽不僅營養豐富,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殺蟲固精等功效。此外,香椿中還富含維生素C、優質蛋白質和磷、鐵等礦物質,是蔬菜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每年從早春至立夏,香椿可多次采摘食用,故民間素有“門前一棵椿,青菜不擔心”的說法。不過,“雨前椿芽嫩如絲,雨后椿芽如木質?!币馑际枪扔旯潥庖郧暗南愦缓苣郏^了谷雨,香椿就老了,所以食用香椿最好在谷雨以前,否則不僅口感乏味,營養價值也大大降低了。
面條菜
石竹科植物麥瓶草的全草,多生長于黃河中下游地區,是河南、山東人民愛吃的一種野菜,中醫認為有潤肺止咳、涼血止血的功效。初春的麥田和田埂地頭,都有著面條菜的身姿,葉片細長,形似面條而得名。面條菜一般用來涼拌、做餡或粉蒸。但無論哪種吃法,都能唇齒留香,粗茶淡飯中自有一份春天的悠然與甘甜,仿佛把整個春天都端上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