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寶寶嘴巴里總有像白色奶塊一樣擦不掉的東西,那媽媽可就應該注意啦,有可能寶寶出了鵝口瘡,你需要及早帶寶寶去看醫生,并找出原因,對癥解決。
鵝口瘡是怎么回事?
鵝口瘡是一種常見口腔疾病,又叫雪口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導致的口腔黏膜疾病,任何年齡的寶寶都可能患病,但是新生寶寶和6個月以內的寶寶尤其常見。
怎么知道寶寶患了鵝口瘡?
如果寶寶唇、舌、頰、上腭等黏膜上出現散在的凝乳狀斑點,并逐漸形成白色微凸的片狀偽膜,而且不容易擦掉,那就應該注意了。在新生兒期間要尤為注意,用棉簽能擦掉則為奶瓣,擦不掉則很可能是鵝口瘡。鵝口瘡一般不痛,不影響寶寶吃奶。但是隨著病情加重,口腔內會有大片的白色斑膜覆蓋,甚至蔓延到咽部、食管等處,可能會影響進食,并伴有發熱癥狀。
哪些原因容易導致寶寶患病?
媽媽產道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通常寄生在人體的皮膚、腸道以及女性的陰道中,如果準媽媽孕前有白色念珠菌陰道炎,寶寶出生時經過產道,就容易被感染。所以,患有該病的準媽媽,一定要及時治療以免傳染給寶寶。喂養時不注意衛生。乳頭不潔或喂養者的手指不干凈,伸入寶寶口腔后就容易造成感染。另外,不干凈的手觸摸乳頭或是內衣不凈也會使媽媽乳頭有致病菌,帶入寶寶口腔內。另外,在親吻寶寶時,盡量不要用嘴巴直接接觸寶寶的口周。
和寶寶親密接觸的物品清潔不到位。一些和寶寶親密接觸的物品,如果沒有做到及時的清潔和消毒,就有可能成為病菌的傳染源。比如寶寶的玩具、毛巾、奶嘴等物品。藥物副作用所致。如果寶寶長期服用廣譜抗生素、類固醇藥物,可能會造成體內正常菌群失調,造成真菌感染。
寶寶患病后怎么護理?
不要用力擦拭。當發現寶寶口腔內有類似奶瓣的斑塊時,不要隨便擦洗,以免黏膜損傷引起細菌感染。如果已經確診寶寶患有鵝口瘡,爸爸媽媽可以用消毒藥棉蘸2%的小蘇打水擦洗口腔,擦洗的時候動作要輕,并使用制霉菌素甘油涂抹在患處。
癥狀消失以后要再繼續用藥。通常用藥幾天以后病癥就會消失,但是鵝口瘡特別容易反復發作,所以爸爸媽媽應該在病癥消失以后繼續用藥幾天,以鞏固療效,避免復發,盡量一次治愈。
喝奶后涂藥。涂藥后不要馬上吃奶或喝水,以免沖掉口腔中的藥物或引起寶寶嘔吐。最好在吃奶后30分鐘左右(以免胃淺的寶寶惡心、吐奶),先進行口腔清潔再涂藥,在使用任何藥物前,都要到醫生處咨詢。
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治療。不要在家盲目用藥,要去醫院,如果治療不當,斑點狀霉菌會越長越多,可融合成片或連在一起,且厚度增加,嚴重的可擴散到咽喉,引起吞咽困難。若擴散到氣管,可引起霉菌性肺炎,甚至全身性念珠菌感染。避免給寶寶喂過燙或刺激性食物。寶寶患了鵝口瘡,應該給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而且溫涼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避免吃過酸、過咸、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疼痛。同時多喂溫白開水,以清潔口腔,防止感染。
新好咪寶貝“思想匯”
2013年接近尾聲的時候,來自日本尤妮佳集團旗下備受矚目的媽咪寶貝品牌參加了由古納雅爾公司舉辦的主題為“全媒體·贏未來”的全媒體營銷服務發布會暨2013年度客戶答謝會,并在期間的“私享會”環節帶來了驚喜。
“私享會”中“思想匯”
“私享會”可謂這次發布會活動的“重頭戲”。而作為主辦方特別甄選的母嬰品牌,媽咪寶貝也確實帶著新技術和新思想,為全國經銷商,也為媽媽和寶貝們
帶來了新的驚喜。會上,媽咪寶貝以數據證實了其在日本紙尿褲市場中的地位,并介紹了媽咪寶貝憑借32年間獲得的技術及品質管理經驗而對母嬰護理行業做出的突出貢獻。不僅如此,媽咪寶貝還積極了解媽媽和寶寶們的新需求,并提出解決方案。而正是這些不同尋常的原因,使得媽咪寶貝給在場參加活動的各位經銷商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瞬吸層變大了!
細心的媽媽可能已經有所察覺,最近購買的新媽咪寶貝不僅在包裝上有了變化,打開之后發現紙尿褲上的瞬吸層也變大了。是的,你沒有看錯!因為媽咪寶貝經過大量調查發現,媽媽們最擔心由于紙尿褲的吸收力不夠,而破壞寶寶整晚的睡眠質量。而此次瞬吸層加大20%的設計,顯著提升了紙尿褲的吸收力,讓寶寶能整晚安睡,媽媽更放心!
POKO來了
嗨~大家好!我是POKO!或許你還對我有些陌生,但是我相信你一定會喜歡上我!讓更多的寶貝展露笑容,是媽咪寶貝的使命所在。為了這個信念,我和我的小伙伴們一直在努力著!而我——POKO,也正是為了給寶寶帶來更多歡笑而誕生的~聽說,由我出鏡的新媽咪寶貝紙尿褲在電視上一經播出,就受到了廣大媽媽和寶寶們的關注呢!如果你們足夠幸運,還有可能通過購買紙尿褲得到實實在在的我喲!能讓更多的寶寶綻放開心笑容、讓更多的媽媽安心,讓我感到無比幸福!
媽瞇寶貝堅持多年以來始終傾聽媽媽們的需求,并為寶寶們持續提供具有新價值的產品。其目的只有一個:把最好的紙尿褲獻給更多的媽媽,讓更多的寶寶展露開心笑容。相信今后,媽瞇寶貝也會依然帶著這個信念,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