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別以為讓小寶寶吃飽了,睡足了,喝夠了就萬事大吉了。你知道知道寶貝還需要你的愛撫、觸摸和擁抱嗎?
嬰兒成長不僅需要吃、喝、睡,而且需要成人的觸摸、愛撫。這種觸摸、愛撫,能刺激嬰兒體內某些化學物質的分泌,促進其生理、心理的發育。失去觸摸和愛撫而引起的發育不良現象,國外心理學家們謂之“皮膚饑餓”。在福利院的孤兒有“皮膚饑餓”,爸爸媽媽整天忙于工作的孩子也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膚饑餓”。
根據研究指出,和喂食比起來,寶寶更喜歡大人的觸摸和擁抱,它是小兒體格發育和神經心理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品。
所以,無論何時何地,與寶寶在一起的時候都可以對他進行溫和的撫觸。其實,寶寶會很享受和你親密的接觸的時光,撫摸可以使他感到身心舒適愉悅。
每天騰出15分鐘和寶寶互動實驗證明,花15分鐘的時間進行輕輕搖動,撫觸或輕拍嬰兒這種互動活動,將會極大地幫助他發展協調運動以及將來的學習能力。
出生兩小時內的摟抱很重要
1958年,科學家哈里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將剛出生的幼猴與母猴分離,同時給小猴子食物和用絨毛做的假母猴,這些幼猴更多地選擇了絨毛做的母猴,說明動物對情感的需求大于對食物的需求,它們也需要母體的溫暖和撫觸。哈里同時發現,幼猴與母猴分離后就停止了對外界環境的探索,說明動物的成長也離不開親情的交流。
出生后兩小時內摟抱嬰兒非常重要,新生兒對最初擁抱自己的人懷有深深的依戀。把呼吸順暢的新生兒抱在靠近媽媽心臟的部位,讓其聽聽他在子宮里就熟悉的心跳聲,可以緩和他的不安。和慈祥的媽媽肌膚接觸最能滿足嬰兒心靈的需求,使嬰兒產生滿足感和平靜的心情,并產生與人交流的意念。加拿大一所兒童研究中心的人員做過長時間的觀察后發現,媽媽摟抱嬰兒時間的長短,對寶寶日后的智力發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愛撫促使乳母乳汁分泌
愛撫不僅對寶寶有大大的好處,叉寸新媽媽來說也一樣,可促進母乳分泌,刺激子宮修復……聽到這里,動心了吧。嬰兒剛出生就和媽媽保持皮膚接觸,嬰兒對撫觸所產生的反應會刺激媽媽的腦垂體分泌兩種激素:一種是催乳素,可分泌乳汁;另一種是催產素,可刺激子宮復舊,使媽媽保持良好的體形。媽媽分泌乳汁旺盛,嬰兒吃奶量增加,從而促進嬰兒的生長和發育。
請把寶寶從嬰兒車里抱出來
當寶寶覺醒或和寶寶說悄悄話的時候,配以輕輕的皮膚撫觸或按摩;天氣較暖時,可幫助寶寶做被動操,增加與寶寶的接觸機會;抱抱、親親嬰兒,這是最好的觸摸與愛撫的方式,它能使寶寶感到愉快和斤欠慰,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有利于他們智力的發展和良好個性的形成。爸爸媽媽要多抱寶寶。其實,如果出門不是那么辛苦的情況下,爸爸媽媽不妨把寶寶從嬰兒車里抱出來,這樣會使寶寶獲得被撫摸的享受和用耳朵聽話的效果,使寶寶更聰明。經常得到愛撫的寶寶長大后會更機靈,對增強獨立自信的性格有益處。
年齡越小,對皮膚觸摸的需要越多
當寶寶要求爸爸媽媽抱抱時,要盡量滿足寶寶的要求。有人也許以為,爸爸媽媽們如果順從寶寶的撒嬌,寶寶會缺乏自立觀念。事實恰恰相反,我們常常發現有些寶寶2~3歲以后還吸吮手指或喜歡玩弄生殖器,追究其根源就是嬰兒期未得到爸爸媽媽充分的愛撫。總是纏著媽媽不放的寶寶,并不是那些在幼小的時候充分享受到母愛的寶寶,若是寶寶依戀的情緒從出生后就沒有得到過滿足,便會出現這種現象。越是拒絕,寶寶則越不會停止謀求父母對自己的愛。如果謀求的東西經常遭到拒絕,兩歲嬰兒心里所遺留下的傷痕也許會伴隨他的一生。
微笑、點頭多一點
成人對寶寶的贊賞也是一種愛撫的形式,如點頭、微笑等。一般來說,寶寶的年齡越小,對皮膚觸摸的需求越大,隨著年齡的增長,贊賞的作用逐漸增強。為實現早期教育,爸爸媽媽對寶寶應觸摸與贊賞并舉,年齡小的以觸摸為主,年齡大的以贊賞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