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孩子有這樣那樣的過敏癥狀,但是你知道嗎?除了本身是過敏體質(zhì)之外,很多過敏都是由于輔食添加不當造成的,在這一點上,媽媽可是責任重大。
第1步 米粉:米粉對添加輔食之初的寶寶而言是最安全的首先食物,特別是強化鐵的嬰兒米粉,可降低貧血的發(fā)生幾率。但前提是寶寶對牛奶蛋白、雞蛋蛋白不過敏,因為市售米粉中很多都添加了奶粉成分,媽媽在購買時可留意包裝上的成分說明。如果寶寶對牛奶蛋白過敏,媽媽也可在家中用粉碎機自制米粉給寶寶食用。
第2步 蔬果:寶寶成 功接受米粉后,媽媽可為寶寶添加適量的蔬菜汁(泥),以保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同時,可以添加水果汁(泥)。雖然,大部分水果對寶寶來說也是不易導致過敏的安全食物。但專家指出,由于水果的口味過于香甜,過早接觸水果,可能不利于寶寶健康口味的培養(yǎng)。
第3步 蛋黃:雖然寶寶存在對雞蛋過敏的風險,但相比較而言,蛋黃的蛋白質(zhì)構(gòu)成最接近人體蛋白質(zhì)結(jié)構(gòu),最容易被人體吸收。蛋黃較蛋清而言,導致寶寶過敏的幾率較低。切記,蛋黃不適合作為添加輔食的第一個種類。
第4步 肉類:可先從肉質(zhì)比較細膩的魚肉開始(要是出現(xiàn)濕疹等過敏癥狀應(yīng)停止添加),逐漸過渡到豬、雞、牛、羊肉。
第5步 面食:這一步,媽媽可以先從爛面、小餛飩等軟爛的面食開始添加。
第6步 蛋清:如果以上步驟添加順利,媽媽可以考慮為寶寶適量添加蛋清。一定要遵循“漸進、少量”的原則。如果寶寶吃完后有皮疹或者腹瀉現(xiàn)象,要暫停,并詢問保健醫(yī)生。
第7步 海洋:在成功添加蛋清的基礎(chǔ)上,媽媽才可以嘗試讓寶寶接觸蝦、貝類等海鮮類食物。如果是之前對魚過敏的寶寶,在回避一段時間之后,媽媽可以再次讓他嘗試,如果寶寶不再過敏則可以食用,否則繼續(xù)回避。
很多媽媽可能不知道,中華兒科學會組建議寶寶從4~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但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寶寶6個月以內(nèi)純母乳喂養(yǎng),6個月以后添加輔食,可以預(yù)防寶寶過敏的發(fā)生。過早添加輔食會增加寶寶過敏的風險,而且在添加過程中要注意添加的順序。
媽媽注意
因為每個孩子添加輔食的肘間不同,對同一種輔食的適應(yīng)時間也不一樣,這個步驟不是以月齡,而是以順序為線索。
寶寶添加食物應(yīng)通過“試吃——適應(yīng)——喜歡”這一過程后,再轉(zhuǎn)入新食物,這樣可以發(fā)現(xiàn)寶寶有無食物過敏。新食物的試食量開始要少,約5~10毫升,主要觀察寶寶有無過敏,以后可逐漸增大食量至30~40毫升。同一食物一次不要喂得太多,過量吃單一食物也是誘發(fā)食物過敏的原因之一。
添加過程中,要將寶寶吃的每樣東西都記錄下來,包括吃的正餐和點心,連續(xù)記錄3~4天甚至1周。這樣,一旦過敏,也容易追溯“嫌疑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