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為什么會在吃奶時“大汗淋漓”?
在喂奶的時候,媽媽會發現,寶寶經常會出汗。媽媽很疑惑,寶寶是不是生病了,還是室溫太高。其實,這是正常現象,是因為食物的特殊生熱作用(又稱食物的熱效應)。寶寶在吃奶時,奶里的某些成分能迅速分解成葡萄糖,產生熱量,我們成年人在吃食物后,都會感覺到很暖和或少量出汗,也是這個原因。對此媽媽們大可不必擔心。
可以在寶寶水里加葡萄糖嗎?
有的孩子不喜歡喝水,有些媽媽會在白開水里放些葡萄糖給寶寶吃,實際上這種做法不可取。因為多吃葡萄糖,會影響食欲。如長期以葡萄糖代替糖,會造成胃腸消化酶功能下降,消化功能減退,導致幼兒貧血和維生素缺乏而降低抵抗力。
奶瓣不是食物過敏所致
寶寶出生4的1個月里,新手媽媽經常會在寶寶的大便或吐的奶里發現白色的塊狀物,即所謂的“奶瓣”。媽媽看到寶寶有奶瓣就會擔心,是不是因為食物過敏引起的,實際上不是。“奶瓣”又稱乳凝塊,是母乳或者配方奶里的脂肪與鈣、鎂等元素結合形成的不易溶解的皂塊,不是食物過敏所致,主要與寶寶的消化系統不夠完善,消化酶分泌的還不夠多有關。寶寶出生后各個器官的功能有一個繼續完善的過程,在新生寶寶的大便或者吐的奶里有奶瓣,是很正常的現象,一般隨著寶寶消化系統的完善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