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你已經通過一些途徑了解到,寶寶吃手是正常的,可還是不由自主地加以干涉來全面了解一下寶寶吃手是怎么回事吧,你就會知道到底該怎樣做了。
吃手是寶寶認識世界的途徑
寶寶4個月之后,視覺和觸覺的協調能力發展起來了,看到什么東西,都會主動有意識地去摸一摸,通過觸覺來探索外在世界。媽媽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寶寶看到的東西,能夠讓寶寶摸一摸的都盡量讓他摸一摸,建立視覺和觸覺的聯系和協調。
用嘴來探索是寶寶的一大特點,早在胎兒期,胎兒的小手不經意觸碰到了自己的嘴唇,就會吸吮自己的小手。出生后,媽媽把任何東西放在寶寶嘴邊,他都會出現吮吸動作。
吮吸讓寶寶獲得快樂和滿足
4個月以前的寶寶,手的運動能力還比較差,不能隨時隨地把手放在嘴邊,只有不經意間碰到嘴唇時才開始吸吮自己的小手。所以,吸吮手指并不頻繁。隨著寶寶月齡增加,手的運動能力增強,當寶寶很容易把手放在嘴邊時,吮吸手指的頻率相當之高。當寶寶能夠自己拿物品時,會不加選擇地把拿到的東西放在嘴里吸吮。
同時,寶寶也通過吸吮手指,緩解一時的緊張情緒,獲取安全感。通過吸吮手指,打發無聊的時間,獲得快樂。通過吸吮手指,緩解饑餓感,獲得滿足。通過吸吮手指,來哄自己睡覺,讓自己更快進入夢鄉。
干涉寶寶吃手收效甚微
寶寶吃手,許多父母能認識到是正常的,但還是不由自主地加以干涉。認為寶寶的小手不干凈,吸吮手指不衛生。隨便拿到什么東西就往嘴里放,這習慣不加以干涉還了得。這些都是爸爸媽媽干涉寶寶吸吮手指的強大理由。但從效果上來看,沒有什么收效,甚至效果相反,真的讓寶寶染上了吮指癖,到了三四歲,寶寶還吃手。這恰恰是當時父母反應過度給寶寶留下的后遺癥,不是寶寶天生就有吮指癖。
保證安全和衛生才是最需要做的事
如果父母能夠滿足寶寶在嬰兒期吃手,用正確方法引導寶寶,減少寶寶吃手頻率,而不是橫加干涉,那么到了幼兒期,寶寶拼命吃手的現象就不會發生了。
如果認為寶寶的小手不衛生,幫助寶寶洗干;爭就是了,不能因為小手不干凈,就剝奪寶寶吃手的自由。
如果認為寶寶拿的東西不衛生,那就換上衛生的東西給寶寶拿,矛盾也就解決了,哪里用得著剝奪寶寶認識物品的機會啊!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考《鄭玉巧育兒經》)
新生兒最需要什么?
初到人世間,新生兒的體驗并不像成年人想象的“換了個新環境”“又新奇又好玩”。面對這個新環境,寶寶會產生強烈的焦慮情緒,會緊張得發抖。他最需要的是媽媽的懷抱,當聽到媽媽的心跳,感受到媽媽的體溫,間到熟悉的氣味,就會感到奠大的安慰,會產生再度與媽媽結為一體的心理安慰。所以,出生后媽媽盡可能地多摟抱寶寶吧,這對于他來說非常重要。
寶寶為何發咬人
長牙期的寶寶會有口腔不適的感覺,會因為牙齦疼癢而咬人咬物。如果過晚地添加輔食,寶寶沒有辦法體會咀嚼的感覺,會通過咬人來體驗牙齒和口腔的感覺。還有一種可能是,寶寶在吮吸母乳時姿勢不正確,覺得自己沒有被抱穩,本能地咬住乳頭,防止自己摔下去。
蕩蕩寶寶好處多
將寶寶放在大毛巾或者被單上,爸爸媽媽分別抓住四個角,輕輕地搖動,并將寶寶側身翻動,每次時間3~5分鐘,這樣可以刺激寶寶大腦的深部知覺和平衡感,有助于感覺統合能力的開發。
1歲
球在寶寶眼里是個有趣的“家伙”
1歲以內,小寶寶對于擁有動感的東西都十分喜歡。如果寶寶情緒不好或正在哭鬧,試試看,給他一個乒乓球,讓他扔出去再彈回來。或者你用拍子掂球表演給他看,他一定會破涕為笑,被這個游戲所吸引。到底穿多少?
在寒冷的冬季,到底給寶寶穿多少衣服又成了媽媽心頭最糾結的問題。原則上,寶寶只需要比你多穿一件衣服。要知道寶寶是冷是熱,你應該摸摸他的頸背部而不是手腳,因為寶寶的手腳通常都會比你稍微涼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