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一次吃貨聚會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沒有特色不去、沒有主題不去、沒有氛圍不去?!安蝗ト龢藴省背蔀槊看尉蹠叶y決的重大議題,也讓組織者煞費苦心。不過,最近一次聚會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同一家餐廳,對于這些無比挑剔的媒體圈吃貨們來說,還真是第一次。這是一家規模不大、以燒烤為特色的主題餐廳,內外部裝修借鑒酒吧文化,采用半開放的卡座設計,搖滾范十足,燒烤內容五花八門,僅提供黑、白、黃三種啤酒。用餐期間,駐場歌手根據現場食客情緒,在以機械部件、齒輪、鏈條等裝飾的小舞臺區激情獻唱;用綠色小絲巾遮著口鼻的服務人員還會在座位之間集體表演自編的小舞蹈。燒烤、音樂,酒吧還是餐廳?傻傻分不清楚,不過三者的完美融合賦予了美食全新意義。
音樂餐廳的流行最早源自西方,西餐向來被認為代表高雅飲食文化,與之相配,高雅的西方音樂在西餐廳大行其道,美妙悠揚的背景音樂、柔和溫馨的燈光甚至成為西餐廳的標配。與普通餐廳相比,人們更愿意在這樣的環境里品味美食或者打發時光。對于音樂伴餐,中國人同樣也有研究,據說周朝時期的君王就有“奏樂伴餐”的習慣,奏樂的時間一直要延續到把餐桌上所剩的食物撤回廚房為止。近年來,也有不少美食家將音樂與美食相結合而嘗試各種主題餐廳,不過總體來看,其中或多或少都有些西方的影子,純粹的“國飲配國音”還比較少見,各種宴會上背景音樂也大都以烘托喜悅氣氛為主,與美食本身無關。
有醫學和心理學研究證實,音樂作為一種振動能量傳入人體后,能激發人體本身能量,使其從靜態變成動態,提高神經細胞的興奮性,促進人體一些有益于健康的物質(如激素、酶和乙酰膽堿等)分泌,起到調節血流量、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并增加胃腸蠕動,加強唾液、膽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刺激食欲提高、幫助消化。盡管對美食和音樂的搭配沒有做過研究,不過我想就像美食和紅酒搭配一樣,一定是有其內在規律的,就像前面提到的燒烤、酒吧、音樂一樣,合適的音樂環境不僅有利于食物的消化,還可能會讓你覺得平常那些營養卻難吃的食物變得不那么差。籠統來看,伴餐音樂一般以我國民間輕音樂和西方古典音樂為佳,不適宜采用迪斯科、爵士樂等節奏強烈的樂曲,這是因為當音樂的節拍超過每分鐘80拍時,人會感到心跳加快、心情緊張。
看來美食與音樂確實不可辜負,為健康來點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