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移動通信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微信普遍使用,特別是智能手機的普及,二維碼得到了廣泛應用,為此,為了適時把微信二維碼的現代技術手段引入高校多媒體課堂來發揮其作用,文章從微信、二維碼的特性進行了深入探討,探索出一個基于二維碼新技術的多媒體開放型互動交流教學平臺,并重點分析了其在多媒體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微信二維碼;多媒體課室;新技術應用;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TN919;G48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1302(2014)06-0064-02
0引言
“二維碼技術”是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形體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上分布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數據符號信息的應用技術。二維碼在代碼編制上使用若干與二進制相對應的幾何形體來表示數值信息,并通過圖像輸入設備或光電掃描設備(智能手機)自動識讀以實現信息的自動收發處理。其優勢在于編碼范圍廣,可把圖片、聲音、文字、簽字、指紋等可數字化的信息進行編碼,具有易制作,成本低,持久耐用特點,最主要在使用者的手機上安裝“微信軟件”,可以直接用手機攝像頭來掃描和識別“微信二維碼”所包含的信息或生成自己唯一的二維碼,通過客戶終端,從而獲得特定信息,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其應用十分廣泛,目前國內“微信二維碼”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領域:商業應用、物流、電子商務、娛樂、媒體服務、公共事業、旅游行業、餐飲行業、商業營銷、工業制造業、環境保護、公共安全、智能家居、消防預警、交通管理、工業監測及控制、教育事業等等。
1“微信二維碼”概念及在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隨著“微信”軟件和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和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通過“微信”在網絡上進行交友、購物、學習等等活動,體現了人們對信息個性化的需求,尤其重要的是,年輕人恰恰是對這些新興技術最為崇尚的群體。因而,適時把掃描“微信二維碼”的現代技術手段引入高校教學工作和活動之中,不但方便快捷,也很符合青年學生的行為習慣。一定意義上來講,其中折射出的與時俱進,更是學校以人為本、轉變教學方法以及服務學生理念的變遷。
師生通過掃描“微信二維碼”進行互動式的雙向交流,并以多媒體的色彩紛呈的生動效果,來激發學生感興趣的求知欲和創新激情,讓學生多互動、多思考、多交流,使教師和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增強課堂參與意識,營造一個以智能手機與“微信二維碼”相結合支持下,進行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教學環境。
“微信二維碼” 作為一種全新的自動識別技術, 引入課堂教學中改變了我們原有的教學思想、方式、方法和手段,體現創新精神,對培養學生積極自主學習的習慣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教學方式。
2“微信二維碼”在多媒體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首先,師生都要擁有一個“微信”賬號,在智能手機上安裝微信二維碼的軟件平臺,應用具體方式如下:
2.1基于“微信二維碼”在多媒體網絡教室的互動式教學
讓互動交流時,都有二維碼,所以,在多媒體網絡教室投影幕上顯示出一個“微信二維碼” 圖片,讓學生拿出自己的手機對“二維碼圖片”進行了掃描,幾秒鐘后,手機上顯示相關信息(語音、文字消息、圖片和視頻),學生收到信息后,根據信息的關鍵的提示,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認真學習和思考,從而加深對課文重點內容、疑點了解,并對思考題進行作答。對一些不理解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發“微信”向教師咨詢和提出的問題,使問題得到迅速的解決。其特點:實時快速,同步響應;操作方便,形象直觀,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鞏固。
學生通過掃描“微信二維碼”來達到學習的目的。當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時,掃描“微信二維碼”的方式詢問教師,教師通過微信方式對學生的疑難問題給予解答。為了保證每位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思考,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指定的問題予以回答,并把結果發布到微信上,學生掃描“二維碼圖片”,獲取正確的答案,這樣才能逐漸培養起學生自主學習和創造性思考的習慣,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這種方式比較適合現在的大多數學校開展互動交流課堂教學模式的需要。
2.2“微信二維碼”在多媒體網絡教室的個性化學習
學生在課堂上通過手機掃描“微信二維碼”登錄數字化學習資源平臺,進行 下載、 閱讀數字音像作品、電子圖書和期刊、查詢相關數據庫等。把這些資源與“微信二維碼”網絡服務系統結合起來,擴展學習資源,同時學生可以存放個人信息到“微信二維碼”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庫,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來學習,并根據自己的情況安裝適合自己學習風格的教學軟件,真正提供個性化學習發展空間,從而提高學習的便利性。
2.3以學生為本的 “微信二維碼”課堂教學互動實踐
學生可以通過圖像、圖表的拍照,發送到小組每個組員的手機上開展小組討論;同時還可以語音的方式發送傳遞信息進行互動交流。這個教學互動實踐內容往往是圍繞課程來展開,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直接掃描“微信二維碼”,將學生討論的結果與正確答案發到投影幕上呈現給大多數學生觀看和評論,掃描“微信二維碼”具有靈活多樣,達到課堂互動教學的效果。
3“微信二維碼”在多媒體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3.1兼用性制約
微信在蘋果、安卓、塞班、黑莓等手機平臺上都可以使用,但由于生產手機的廠家不同,操作系統也大不相同,所以,應用的軟件也基本上互不兼用,因此,存在著手機的兼用性問題的制約,有待廠商進一步研究操作系統的統一性和兼用性。
3.2智能手機普及性限制
據有關資料顯示,近年來高校貧困生,數量不斷上升。截至2010年,我國高校貧困生已有約600萬人,占學生總數的22%。因此,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擁有智能手機。在智能手機沒有完全普及之前,既要兼顧大部分學生,又要兼顧部分貧困生,在高校各項活動中不要完全依賴如二維碼這樣的新技術,一方面是為了保證教學落實效果,不讓一個學生被新技術屏蔽在外,另一方面,更是為了尊重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感受,避免他們因為無法使用新技術而造成心理傷害。所以,在高校各項活動中必須得到重視這些貧困生的群體。有必要性適時保留其他方式進行互動交流。
3.3手機電池損耗問題
由于手機電池容量小,長時間手機上網和頻繁使用造成電池消耗量大,從而引發信號的不穩定,網速慢等現象,手機攝像掃描性能弱,甚至無法掃描二維碼。同樣制約著“微信二維碼”在教學中的推廣應用。只有外置移動電源來解決。
4“微信二維碼”應用對策
充分發揮“微信二維碼”的技術獨特性與優勢,根據不同教學群體與學習科目的共性和特點,學校應盡早將“微信二維碼”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中來,運用新技術重新建構新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方式,帶來課堂多姿多彩的變化,營造互動式的課堂交流氛圍,尋求“微信二維碼”教學應用的創新與突破,促進課堂教學的變革。
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應用在教學中,讓“微信二維碼”作為多媒體教學互動體系的新型載體,為師生提供了教學互動的平臺和空間。學校應有序漸進地推廣,使之更符合現代教育教學的要求,更具有發展潛力。必將推動新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應用,來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互動教學的環境。
“微信二維碼” 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媒體與技術,具有技術集成、資源整合、便于交互、親近師生等多種優勢。我們應用“微信二維碼”技術手段進行多媒體課堂教學時,要克服二維碼依賴性,切不可因此患上技術依賴癥,不要以為已經提供了這些便捷的方式,就可以丟棄其他傳統方式。
5結語
本文綜述了 “微信二維碼”在多媒體教學中的應用,分析了其應用方法,并提出了相應策略,不斷嘗試各種新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為學校今后如何運用“微信二維碼”技術在多媒體教學中發揮作用提供參考思路。我們相信,隨著物聯網的不斷發展,“微信二維碼”將會在更多的學校得到廣泛運用。但是,目前國內剛剛開始“微信二維碼”技術在多媒體教學中的應用,還有待我們進一步探討。
參 考 文 獻
[1]呂海燕,劉瑞儒,霍惠芳.二維碼在移動學習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3 (2):60-63.
[2]姜海,李萌. 手機二維碼在網絡媒體中的應用及發展前景[J].出版發行研究,2013(5):61-65.
[3]胡維平.手機二維碼對大學生未來學習方式的影響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3(26):191-192.
[4]黨昊祺. 從傳播學角度解構微信的信息傳播模式[J].東南傳播,2012(7):71-72.
[5]白浩,郝晶晶.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化,2013(4):80-83.
[6]王瑤.微信與微傳播[J].傳媒觀察,2013(2):39-41.
[7]姜紅梅.微信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58-60.
作者簡介:梁柏櫸(1959—),男,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教育技術與傳播學院實驗師。研究方向為教育技術應用、實驗教學和實驗室建設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