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在高中音樂課程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教會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中,一定要加強探究性學習模式的應用,提高教學質量。本文主要分析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中的作用,闡述其應用情況,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 音樂欣賞課 探究性學習模式
在高中教育階段,音樂教學主要是以審美為核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不斷完善學生的人格,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創作能力與表現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探究性學習模式概念及作用
探究性學習模式指的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自主明確研究課題,在現有知識與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相關問題,利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相應的探討,得出一定的結論,進而得到新能力與新知識的過程。
探究性學習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培養與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實踐能力,在整個教學中,老師給予適當的指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協作能力的培養,在探究、實踐、論證、再認識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精神,并且逐漸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與自學能力。
二、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音樂欣賞課中的運用
(一)加強學生主體地位,構建科學化、人文化的課堂教學體系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實施,在教學過程中,探究性學習模式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其目的主要就是培養學生的知識素養,并且促進學生的發展,收集與處理相關信息,為學生的終生學習與適應社會提供可靠保障。學生知識素養主要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等內容,這也就決定了,為了實現音樂教學的目標,一定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科學化、人文化的課堂教學體系,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可以分成以下環節開展:問題的提出、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評價總結。
(二)激發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興趣
1.利用情境予以激發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營造一定的情境與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情緒,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心理傾向,進而投入到相應的教學活動當中,并且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比如,在欣賞《春江花月夜》這一曲目的時候,老師可以在黑板上掛一幅江邊月夜畫,之后利用優美語言進行引導:湖面如鏡,皓月當空,讓人癡醉,和音樂實現同步。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想象與聯想,讓學生可以充分感受音樂中的美,促進學生審美情趣的提高。
2.利用問題激發
為了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中逐漸產生新的想象、靈感、問題、創意,老師一定要加強對教學內容的創設,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通過學生的探究,可以進行深層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比如,《我是歌手》節目正在熱播,各位歌手的唱功、技巧,均是堪稱一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對其熱播情況進行分析與探究,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與探究能力。
3.利用比賽激發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不僅要對學生的研究課題進行相應的指導,也要加強學生對課內外效果的研究,盡可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比賽活動的舉辦,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比如,在音樂欣賞課教學中,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根據教材內容,給定相應的課題,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并且制作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講解。最后,讓學生進行互相的交流,進行初步的評價,之后老師予以相應的總結,進行打分。通過這樣比賽活動的開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進而實現探究性學習模式的全面落實。
(三)為學生構建一定的探究性學習平臺
1.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
在音樂欣賞課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解放思想,進而對知識進行不斷的探究。學生只有在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才可以做到敢做、敢說、感想,進而展開全面的探究。針對這一情況,老師一定要放下架子,和學生做朋友,在平等的環境中和學生進行交流,并且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傾聽學生的心聲,鼓勵學生表現自我。在實際教學中,老師一定要明確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可以真正感受到老師的關愛,進而展開全面的學習,提高學習成績。
2.組織多樣化教學內容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音樂元素越來越多,教材中的音樂元素也越來越豐富。隨著教材內容的不斷延伸與增加,為學生探究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傳統教學模式主要就是根據教材整體編排情況,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教學顯得非常機械化,導致學生逐漸失去了探究音樂知識的興趣,進而也就無法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因此,一定要轉變教學模式,加強對教材內容的整合與擴展,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與此同時,老師一定要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獲取更多音樂信息,通過網絡、書籍等,豐富教學內容,充分挖掘學生探究潛能,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提高。
3.加強教學活動的展開
加強校園藝術活動的開展,是學生探究性學習空間與時間的擴展。比如,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才藝展示、校慶文藝演出、年級大合唱比賽、校園周末劇場等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音樂情趣,還可以逐漸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同時,也可以通過一些曲目讓學生得到情感的升華,如《藍色多瑙河》等。除此之外,也可以對一些曲目進行改編,讓學生從不同的方面欣賞音樂,如《春天來了》,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曲目內容,進而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與音樂素質。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中,通過探究性學習模式的運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增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實現學生的全面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通過音樂欣賞課的教學,可以擴展學生的視野,培養與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自學能力,實現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舒.高中音樂欣賞課探究性學習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新教師教學,2011(02).
[2]陳華松.淺談高中音樂欣賞課中探究性學習模式[J].西江月(上旬刊),2013(07).
[3]滕艷.淺談中學音樂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