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小學教學的第一道難關,也是小學教學中最枯燥乏味的內容之一、再加上教學對象是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這就使得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學難上加難。讓剛入學的兒童掌握一組相對單調、枯燥、抽象的符號,其困難是可想而知的。如何把枯燥的教學內容,通過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之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習興趣,圓滿地解決好這個難題呢?我來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體會:
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樂趣。
新的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學生要有主動學習的愿望,強調學生要喜歡學習,有興趣學習,從中感受學習的興趣。當一個新的事物提在孩子們面前時,求學若渴的孩子一定非常有興趣。但,當一個他們已熟悉的字母擺在面前時,孩子還會有興趣去研究它,探索它呢?我們說,不會。那么,如何在孩子已熟悉的事物中去激發他們新的學習熱情呢?我們說,讓孩子去體驗他們認識事物的過程。
在教學單個拼音字母時,由于大部分學生認識,課堂上往往呈現一片嘈雜聲,正確的發音,非正確的發音,充斥耳旁。此時,我們一個問題(是怎樣發出這個音的?)拋下去,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老師這兒來。他們會用心地聽老師的發音,仔細的觀察老師口型的變化。然后自己去嘗試發音,去體會發音過程,探索發音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上找到新的未知點,從而產生了興趣和學習的欲望。
例如,我們在教學 ɑ o e i u ü時,嘗試著讓學生自己看圖編兒歌體驗發音的方法。當然,學生看圖編兒歌之前,教師要做個示范,講清一些編寫要領,讓學生在本來感覺到沒什么可學時,接受新的挑戰。在教 6 個單韻母 ɑ時,我先編兒歌:小紅練唱,嘴巴張大ɑɑɑ。并告訴學生這個兒歌前分句是圖中的事物,后面分句是發音要領,然后讓學生自己學習編兒歌。學生通過看圖觀察,體驗發音,編出了像模像樣的兒歌:
公雞打鳴,嘴巴圓圓 o o o。 白鵝照鏡,嘴巴扁扁 e e e。媽媽晾衣,上下對齊 i i i。烏鴉銜食,嘴巴小小 u u u。小魚吹泡,嘴巴扁扁 üüü。當教學漢語拼音第3課,我講到“b”的字形時,說“小姐姐聽廣播,右下半圓bbb”。學到聲母“p”時,我問“你準備怎么記住p的樣子呀?”一名學生在我的啟發下學著編了句兒歌“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圓ppp?!蔽衣牶蟠蠹颖頁P。后來的漢語拼音學習,基本上是學生自己編兒歌記字母,我只是稍加指點。如“姐姐弟弟來摸瞎,兩個門洞mmm”,“椰子樹上椰子多,左i右e ie ie ie”,“我愛北京天安門,左ɑ右n ɑn ɑnɑn”等等,這樣不僅讓學生對學習漢語拼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的語言得到了發展。這樣的游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
二、創設語境,馳騁想象
漢語拼音是一串枯燥無味的字符,要想讓學生想學、樂學,就要變無趣為有趣。要充分利用教材,聯系生活、學習實際,創設語言環境,讓音節在語言環境中反復出現,使學生熟練掌握、鞏固、運用漢語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地發揮漢語拼音多功能的作用??梢酝ㄟ^編故事、表演等途徑讓學生生動有趣地學拼音。我在教學bɑ的四聲時就是用故事穿插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聰聰。我說:“徐老師知道同學們有的喜歡唱歌、跳舞,有的喜歡畫畫,還有的喜歡玩,那聰聰喜歡做什么呢?”(多媒體顯示喇叭花面),接著出現音節bā,以多種形式練讀。又說:“有一天,天氣特別好,聰聰出去玩兒,走到院子旁看到了什么呀?”(多媒體顯示小女孩打靶畫面)再以多種方式練讀bǎ?!奥斅斃^續走啊走,又看到什么呀?”(多媒體顯示小男孩拔蘿卜)“聰聰看到這么多有趣的事,真高興,他要回去告訴爸爸?!保ǘ嗝襟w顯示爸爸畫面)一個故事講完,學生學得興趣昂然,bɑ的四聲也學會了。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還拿出了八支鉛筆、八本書、一把傘、一把刀等東西,通過訓練說話達到鞏固音節的目的。
另外,在學習整體認讀音節yi、wu、yu時,我也是編故事穿插。如:“小i的媽媽是大y,它們生活在一起,整體認讀音節yiyi yi”,“小u的爸爸是大w,他們住在屋子里,整體認讀音節wu wu wu”,“小ü沒有爸爸和媽媽,去掉兩點和大y在一起,整體認讀音節yu yu yu”學生對這類故事特別感興趣,新知識掌握得既快又牢固。
三、讓學生把現有的經驗和新的事物聯系起來。
在教學拼音的部件的字形時,我們除了讓學生聯系課文中的情境圖找出與拼音部件相似之處外,還讓學生回憶一下在家里、在幼兒園里、在街上、在公園里等實際生活中與拼音部件相似的事物。此話題一出,學生的小手如林舉起。他們有的說,“ i ”像高爾夫球桿;有的說“ y ”像媽媽晾衣的撐桿;還有的說:“ m ”像麥當勞的標記;說:“ k ”像柯達彩色膠卷的標記……當單調的拼音字母與實際生活中兒童感興趣的事物結合起來的時候,學生已牢牢記住了拼音部件的樣子。同樣,在教學拼音第 2 課整體認讀音節時,我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用音節組詞,學生一下子組出了:ā yí、 è yú 、wū yī 、 yí yì、 wǔ yī、 è yì 、 yú wù 8 個詞,想想,孩子們在學習拼音第 2 課時,一下子會了 8 個音節詞,他們的成就感會是多么的強烈。在課堂上,他們的眼里,臉上都洋溢著成功的喜悅。
四、充分利用情境圖豐富學生的語言和內心感受。
色彩鮮艷的情境圖把學生帶入了美的境界。它形象地展示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萬物。在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情境圖訓練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豐富學生的語言,并把它有機的與學習漢語拼音聯系起來。學生在看圖學拼音說話中,由一個詞發展到一個短語,由一個短語發展到一個長句,由一個長句發展到一個句群。如我在教學ɡ k h 時,在學完字母和規定的音節后,出示了以下幾個詞和短語 “ ɡē zi ” 、“ɡū”、“ ɡē ɡe hé我、” “ yǐ zi ”、“ hē”、“ kē”、“ hú”。任意貼在黑板上,讓學生看圖猜一猜,連線,并說明為什么這樣連?這個問題的確有一定的難度,教室里安靜了好一會兒,孩子們茫然地望著我。很明顯他們不知道怎樣做。這時,老師做了個示范,把“ɡē zi ”—— “ɡū”連在一起,說:鴿子咕咕叫。霎時,孩子的眼睛一亮,小手紛紛舉起。一個孩子走上臺,把“ɡē ɡe hé我”—— “ yǐ zi ” ——“ hē”連在一起,說:“哥哥和我坐在椅子上喝水”。又一個孩子上臺,把“ kē”和“ hú”連在一起,說:“小蝌蚪快活地在湖里游來游去”。這種學習活動給孩子們帶來的刺激頗大,使他們感到學習是一種有趣的活動。
新的課程標準特別重視學生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法,并樂于和人交流的培養。雖然這個要求在閱讀目標中出現,但我們在看圖學拼音時,就讓他們去體驗,去感受,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學生們在看第 1 幅圖時,還不知如何表達內心的感受,他們只知道看圖后覺得圖畫得美,心里高興。隨著每篇看圖說感受的強化訓練,他們漸漸學會表達自己的感情??吹?2 課中的情境圖時,他們說,農家的小院真干凈呀!看第 3 課的情境圖時,他們有的說,我覺得這一家好幸福呀!有的說我真羨慕這一家。真快樂。要是我的爸爸、媽媽不離婚,該多好啊!看第 5 課的情境圖時,他們說,我覺得人與自然、動物在一起簡直太完美了!
語文教學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馳騁學生的想象力,開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拼音教學也不例外。其實,漢語拼音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在教學中要用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把拼音教學和語言訓練結合起來,把漢語拼音納入到整個語文教學體系中去認識、去定位,使漢語拼音教學真正能為整個語文教學奠基鋪路。借助于上述這些方法,我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課堂教學顯得活躍而有序,收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